一种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60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它包括固定带以及设于固定带上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固设于固定带上的外壳、嵌设于外壳底部的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用于充气的单向阀以及用于放气的出气嘴,单向阀以及出气嘴均经外壳侧壁上开设的孔道穿出;所述固定带分为外皮层设于外皮层内的吸汗棉以及设于外皮层内并位于吸汗棉下方的若干导流棉,外皮层底壁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若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凸起内部通过导流棉与吸汗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通过控制充气气囊的充放气,实现桡动脉穿刺口的按压止血,同时达到便捷调节按压压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冠状支架桡动脉穿刺术后,需即刻拔除动脉鞘管并利用加压器具进行压迫止血,加压器具需佩戴至少24小时,防止创口出血,在此期间需间断调节加压器具对创口的压迫压力。传统的加压器具在进行压迫压力的调节时,大都是通过调整加压器具腕带的口径实现的,这样的操作不仅不够便利,而且难以合理的控制加压器具对创口压迫力大小,另外,传统加压器具的腕带透气性欠佳,长时间佩戴加压器具,汗液不能及时排出,使腕带佩戴处积累大量的汗液,患者不仅会感觉不舒服,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对患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压力调节便捷且能吸收汗液的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它包括固定带以及设于固定带上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固设于固定带上的外壳、嵌设于外壳底部的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用于充气的单向阀以及用于放气的出气嘴,单向阀以及出气嘴均经外壳侧壁上开设的孔道穿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带(1)以及设于固定带(1)上的按压组件(2);/n所述按压组件(2)包括固设于固定带(1)上的外壳(21)、嵌设于外壳(21)底部的充气气囊(22),所述充气气囊(22)上设有用于充气的单向阀(221)以及用于放气的出气嘴(222),单向阀(221)以及出气嘴(222)均经外壳(21)侧壁上开设的孔道穿出;/n所述固定带(1)包括中间设有夹层的外皮层(11)、设于外皮层(11)夹层内的吸汗棉(12)以及设于外皮层(11)夹层内并位于吸汗棉(12)下方的若干导流棉(13),所述外皮层(11)底壁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凸起(14),所述凸起(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带(1)以及设于固定带(1)上的按压组件(2);
所述按压组件(2)包括固设于固定带(1)上的外壳(21)、嵌设于外壳(21)底部的充气气囊(22),所述充气气囊(22)上设有用于充气的单向阀(221)以及用于放气的出气嘴(222),单向阀(221)以及出气嘴(222)均经外壳(21)侧壁上开设的孔道穿出;
所述固定带(1)包括中间设有夹层的外皮层(11)、设于外皮层(11)夹层内的吸汗棉(12)以及设于外皮层(11)夹层内并位于吸汗棉(12)下方的若干导流棉(13),所述外皮层(11)底壁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凸起(14),所述凸起(14)上开设有若个均匀分布且沿纵向延伸的通孔(141),所述凸起(14)的内部通过导流棉(13)与吸汗棉(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口止血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热华缪星程章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