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及施工、维护方法
该专利技术涉及公路
中的桥头跳车治理技术。
技术介绍
桥头跳车是桥梁与路堤交界处由于桥头与路堤的沉降不一致,导致桥头错台,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加速桥梁及路面的病害。关于桥头跳车治理技术,目前主要针对的是当桥头跳车发生后,进行紧急修复,且修复的目的是以提升桥台和路堤之间的过渡区域为主,即,将桥台和路堤之间的30米至50米的过渡地带为提升区,将该过渡地带有效的进行高度提升,使得桥台和路堤之间形成一个由路堤向跳台方向逐渐倾斜的过渡,例如:山东交通学院于2019年08月27日提交的专利技术申请,申请号2019107958692中公开了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包括在填筑路堤过程中,将桥头跳车治理部件分层预埋于路堤中,桥头跳车治理部件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埋设于路堤中,第二管嵌套于第一管中,且第二管的一端中空或安装有可拆卸的端盖,第二管和第-管的周侧均开有孔口。发生桥头跳车后,相对于第一管转动第二管,实现第二管和第一管孔口的相通,向第二管中分通入高压水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该桥头结构包括桥面段以及位于两侧的路堤段,且在路堤段和桥面段之间为过渡区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桥面段的桥梁上铺设可调式沉降填充体,该可调式沉降填充体至少包括彼此叠夹的一层网格板和一层复合塑料垫板,并在远离复合塑料垫板一侧的网格板表面覆盖土工布,所述复合塑料垫板是由自上而下的ABS/PVC/PA/PVC/ABS板复合形成的,且在两两板层之间设置有发热电阻丝,并将发热电阻丝的电极极耳设置在复合塑料垫板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该桥头结构包括桥面段以及位于两侧的路堤段,且在路堤段和桥面段之间为过渡区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桥面段的桥梁上铺设可调式沉降填充体,该可调式沉降填充体至少包括彼此叠夹的一层网格板和一层复合塑料垫板,并在远离复合塑料垫板一侧的网格板表面覆盖土工布,所述复合塑料垫板是由自上而下的ABS/PVC/PA/PVC/ABS板复合形成的,且在两两板层之间设置有发热电阻丝,并将发热电阻丝的电极极耳设置在复合塑料垫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为两层,分别设置在复合塑料板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为20mm镂空结构的钢板,且镂空部位与非镂空部位的比例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为由钢丝和发热电阻丝交叉形成的立体编织网,立体编织网具有50%的密实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为具有网格状的骨架,以及一个外部的蒙皮组成的立体结构,该蒙皮结构为不锈钢薄板,且在该蒙皮结构上设置有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两侧分别设置竖立状态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并在两块预制混凝土墙板之间通过多组钢绞线线束预应力拉紧。
7.一种降低桥头跳车发生率的桥头结构施工方法,首先完成路堤段的施工,然后进行过渡区域的施工,过渡区域各个垫层从下至上依次为软土地基、灰土夯层和碎石垫层,其特征在于,在软土地基内根据需要植入螺旋桩,该螺旋状为预制混凝土结构,旋入深度控制在两米左右,按照1米×1米方格密集布置,然后在软土地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