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53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壳(1),设置在手持外壳(1)上的检测镜头(3);所述检测镜头(3)包括安装在手持外壳(1)上的外壳(23),安装在外壳(23)上的检测结构,连接在检测结构上的缓冲结构,安装在外壳(23)下端的端罩,设置在端罩内部的照明结构,设置在端罩内且位于照明结构前方的起偏片(12),设置在照明结构后方的检偏片(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LED灯和紫外灯,通过调节按钮可以切换两种照明模式,当使用LED灯时,可以提高观察面照度,获得更清晰的成像效果;使用紫外灯模式时,可以清晰检测毛孔堵塞、皮肤癣、由紫外线引起的紫外斑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
本技术涉及皮肤检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
技术介绍
皮肤镜是医院皮肤科检查色素性皮肤病,快速诊断黑色素瘤的重要设备,现医院的皮肤科已在广泛推广使用。另外,光学诊断目前已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其包括紫外、OCT、红外等,不同光照射下的皮损改变差异对于皮肤病变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在皮肤镜中整合多种照明模式,则有助于皮损的快速鉴别诊断,使检查结果更加精确。因此,研发一种整合多种照明模式的医学皮肤镜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整合了多种照明模式,有助于皮损的快速鉴别诊断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包括手持外壳,设置在手持外壳上的检测镜头;所述检测镜头包括安装在手持外壳上的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检测结构,连接在检测结构上的缓冲结构,安装在外壳下端的端罩,设置在端罩内部的照明结构,设置在端罩内且位于照明结构前方的起偏片,设置在照明结构后方的检偏片;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置在端罩内且具有内孔的安装套,安装在安装套上的LED灯安装板,安装在LED灯安装板上的LED灯,安装在安装套前端的紫外灯安装板,以及安装在紫外灯安装板上的紫外灯。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一端伸入到外壳内、另一端位于外壳外侧的镜筒,设置在镜筒内部的第一胶合镜和第二胶合镜,设置在镜筒内部且位于第一胶合镜和第二胶合镜之间的间隔套,设置在镜筒内用于固定第二胶合镜的固定环;所述镜筒与缓冲结构连接,且镜筒能相对外壳前后移动,所述镜筒的位置与安装套的内孔相对应。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挡圈,开设在外壳相对两侧壁上的限位槽,一端连接在镜筒上、另一端伸出限位槽的压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挡圈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杆上的压缩弹簧;所述镜筒前后移动时,压杆沿限位槽移动。所述挡圈和压杆上均设置有限位杆,压缩弹簧的两端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端罩包括连接在外壳前端灯罩,通过插接部插接在灯罩前端的聚光罩,以及安装在聚光罩开口上的保护片;所述检偏片位于灯罩和挡圈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LED灯和紫外灯,通过调节按钮可以切换两种照明模式,当使用LED灯时,可以提高观察面照度,获得更清晰的成像效果;使用紫外灯模式时,可以清晰检测毛孔堵塞、皮肤癣、由紫外线引起的紫外斑点。(2)本技术设置有起偏片和检偏片,通过偏振方式,使照明光照射呈单一方向,可减少皮肤角质层反光而产生的杂光,提高对皮肤成像的解析度。(3)本技术设置有缓冲结构,使用时通过推动压杆即可调节检测结构到皮肤之间的距离,达到精确成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镜头的剖示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手持外壳,2—调节按钮,3—检测镜头,4—第一胶合镜,5—间隔套,6—固定环,7—压杆,8—限位杆,9—检偏片,10—安装套,11—LED灯,12—起偏片,13—紫外灯安装板,14—聚光罩,15—保护片,16—紫外灯,17—插接部,18—灯罩,19—LED灯安装板,20—挡圈,21—压缩弹簧,22—限位槽,23—外壳,24—第二胶合镜,25—镜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包括手持外壳1,设置在手持外壳1上的检测镜头3。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镜头3包括外壳23、检测结构、缓冲结构、端罩、照明结构、起偏片12以及检偏片9。具体的,该外壳23安装在手持外壳1上,检测结构安装在外壳23上,缓冲结构连接在检测结构上,端罩则安装在外壳23下端,照明结构设置在端罩内部,起偏片12设置在端罩内且位于照明结构前方,检偏片9则位于照明结构后方。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一端伸入到外壳23内、另一端位于外壳23外侧的镜筒25,该镜筒25伸出外壳23的一端凸出外壳1的背面,并且镜筒25能相对外壳23前后移动。镜筒25内部设置有第一胶合镜4和第二胶合镜24,第一胶合镜4和第二胶合镜24之间设置有间隔套5,通过间隔套5将第一胶合镜4和第二胶合镜24隔离开来。具体的,该镜筒25的端部设置有挡肩,第一胶合镜4的一端抵靠挡肩、其另一端则由间隔套5压紧。镜筒25内部侧壁还设置有卡口,卡口上卡有固定环6,固定环6的后端抵紧第二胶合镜24,即通过固定环6将第二胶合镜24固定。当镜筒25前后移动时,即可调节第一胶合镜4和第二胶合镜24到皮肤的距离,达到精确成像的目的。所述镜筒25与缓冲结构连接,通过缓冲结构来将镜筒25复位。具体的,该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23内部的挡圈20,开设在外壳23相对两侧壁上的限位槽22,一端连接在镜筒25上、另一端伸出限位槽22的压杆7,一端固定连接在挡圈20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杆7上的压缩弹簧21。该挡圈20与外壳23为一体结构,当镜筒25向前移动时,压杆7沿限位槽22移动,同时压缩弹簧21被压缩。为了更好的固定压缩弹簧21,如图2所示,所述挡圈20和压杆7上均设置有限位杆8,压缩弹簧21的一端套设在挡圈20的限位杆8上、其另一端则套设在压杆7的限位杆8上。所述端罩包括连接在外壳23前端灯罩18,通过插接部17插接在灯罩18前端的聚光罩14,以及安装在聚光罩14开口上的保护片15。具体设置时,该灯罩18可卡入到外壳23的前端,其也可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在外壳23上。该聚光罩14和灯罩18之间可拆卸。所述检偏片9位于灯罩18和挡圈20之间,通过灯罩18固定检偏片9。该保护片15为透光性好的玻璃片,其可防止灰尘进入检测镜头3;另外,镜筒25的后端也可设置保护片(图中未示出)。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置在灯罩18内的安装套10,安装在安装套10上的LED灯安装板19,安装在LED灯安装板19上的LED灯11,安装在安装套10前端的紫外灯安装板13,以及安装在紫外灯安装板13上的紫外灯16。该安装套10上设置有内孔,所述镜筒25的位置与安装套10的内孔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外壳1可以由两部分壳体组成,该手持外壳1内可以设置控制电路板,其用于控制LED灯和紫外灯工作,另外,该手持外壳1上可以设置调节按钮2,该调节按钮2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通过按压调节按钮2可以控制灯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切换LED灯模式或紫外灯模式,使本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上述类型的控制电路板较为常见,具体不再详细说明。工作时,手握手持外壳1,将检测镜头3的前端接触患者皮肤,通过调节按钮2调节工作模式,通过起偏片12将入射光变为线偏振光照射到皮肤上,经皮肤反射的光线则保持原来的偏振方向反射入检测结构,利用所述检偏片9把直接反射光过滤掉,从而可以观察到皮肤下的组织机构,这样就提供了深层皮损的可视性。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壳(1),设置在手持外壳(1)上的检测镜头(3);所述检测镜头(3)包括安装在手持外壳(1)上的外壳(23),安装在外壳(23)上的检测结构,连接在检测结构上的缓冲结构,安装在外壳(23)下端的端罩,设置在端罩内部的照明结构,设置在端罩内且位于照明结构前方的起偏片(12),设置在照明结构后方的检偏片(9);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置在端罩内且具有内孔的安装套(10),安装在安装套(10)上的LED灯安装板(19),安装在LED灯安装板(19)上的LED灯(11),安装在安装套(10)前端的紫外灯安装板(13),以及安装在紫外灯安装板(13)上的紫外灯(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壳(1),设置在手持外壳(1)上的检测镜头(3);所述检测镜头(3)包括安装在手持外壳(1)上的外壳(23),安装在外壳(23)上的检测结构,连接在检测结构上的缓冲结构,安装在外壳(23)下端的端罩,设置在端罩内部的照明结构,设置在端罩内且位于照明结构前方的起偏片(12),设置在照明结构后方的检偏片(9);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置在端罩内且具有内孔的安装套(10),安装在安装套(10)上的LED灯安装板(19),安装在LED灯安装板(19)上的LED灯(11),安装在安装套(10)前端的紫外灯安装板(13),以及安装在紫外灯安装板(13)上的紫外灯(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种照明模式的便携式皮肤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一端伸入到外壳(23)内、另一端位于外壳(23)外侧的镜筒(25),设置在镜筒(25)内部的第一胶合镜(4)和第二胶合镜(24),设置在镜筒(25)内部且位于第一胶合镜(4)和第二胶合镜(24)之间的间隔套(5),设置在镜筒(25)内用于固定第二胶合镜(24)的固定环(6);所述镜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梅冯晨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景鉴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