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磊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及生物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48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及生物发酵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箱体和发酵罐,所述发酵罐位于所述箱体后侧,所述箱体内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与所述箱体内壁两侧之间分别具有预制腔、接种腔,所述预制腔内滑动连接有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插接有内箱,所述分隔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具有一个分隔腔;通过设置的预制腔和接种腔,当微生物在预制腔内预先培养好后,可以直接作用在推拉板上,使盛放微生物的培养箱能够在预制腔内滑动,培养箱位于预制腔内,此过程将微生物从单独的一个空间传输到另一个单独的空间,避免了微生物与外部环境接触时间过长,增加了生物被外界细菌污染的概率,并且便于操作,提高生物培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及生物发酵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酵
,具体为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及生物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生物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生产各种工业溶剂和化工原料,发酵生产中,先将微生物种子放入无菌环境预先培养,然后通过菌种接种至种子罐内进行培养,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微生物种子在种子罐内培养到生产最旺盛时期需转入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培养。目前,在最初的状态进行培养微生物时,经过预培养后将种子在位于种子罐内进行培养,位于种子罐内的种子液接种至发酵罐,有的采用压差法进行输送,即通过金属钢管连接种子罐和发酵罐,然后升高种子罐内的压力,将种子罐内的种子液压入发酵罐内,但是在将预培养好的微生物位于种子罐内进行再次培养时,往往需要将预先培养好的生物取出来,在放入到下一培养容器内,这样容易导致预先培养好的微生物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时间过长,增加了生物被外界细菌污染的概率,并且操作较为麻烦,影响生物培养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包括箱体和发酵罐,所述发酵罐位于所述箱体后侧,所述箱体和所述发酵罐通过连接管道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与所述箱体内壁两侧之间分别具有预制腔、接种腔,所述预制腔内滑动连接有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插接有内箱,所述分隔板底部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具有一个分隔腔,所述培养箱位于所述分隔腔内,且所述培养箱顶部端面贴合在所述分隔板底部端面上,所述预制腔和所述接种腔内均设有投料筒,两个所述投料筒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侧,所述箱体外侧设有外封板,所述外封板插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培养箱靠近所述外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一端贯穿所述外封板,且所述推拉板与所述外封板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和所述内箱均开设有对接孔,且两个所述对接孔轴线重合,所述对接孔与所述连接管道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长度均等于所述培养箱的长度,且所述箱体开设有两个密封槽,两个所述密封板分别滑动在两个所述密封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内箱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块,两个所述插接块呈对称分布,且所述培养箱开设有两个插接槽,两个所述插接块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插接槽内,所述内箱顶部端面与所述培养箱顶部端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外封板为透明亚克力板,所述外封板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柱,且所述箱体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外封板开设有滑槽,所述推拉板滑动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槽的长度是所述推拉板宽度的六倍。进一步的,所述预制腔的长度的等于所述接种腔的长度,且所述内箱的长度等于所述预制腔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外封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箱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均设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且所述安装螺栓外壁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投料筒均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一端为开放式,且所述投料筒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箱体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对应的限位槽。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的使用方法,所示具体步骤如下:S1:首先将微生物放置在位于预制腔处的投料筒内,将需要培养的微生物,直接位于投料筒的内部,位于存放腔内储存,可以将投料筒插入至箱体内,限位板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物料可以直接通入到预制腔处的培养箱内,能够避免了通过人手投放微生物,降低微生物被污染的几率;S2:当微生物在预制腔内预先培养好后,可以直接作用在推拉板上,使盛放微生物的培养箱能够在预制腔内滑动,沿着分隔腔往接种腔内滑动,此时培养箱位于接种腔内,此过程将微生物从单独的一个空间传输到另一个单独的空间,避免了微生物与外部环境接触时间过长,增加了生物被外界细菌污染的概率,并且便于操作,提高生物培养的效率;S3:当微生物在接种腔内培养好后,培养箱位于接种腔内,对接孔与连接管道相对应,培养箱位于接种腔内,此时对接孔与连接管道对接,在连接管道的作用下,将微生物液压入发酵罐内,能够使微生物位于发酵罐内,完成最终发酵的目的。一种生物发酵工艺,该生物发酵工艺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预制腔和接种腔,微生物能够分别的在预制腔内进行先培养,然后在接种腔内通过菌种接种培养,当微生物在预制腔内预先培养好后,可以直接作用在推拉板上,使盛放微生物的培养箱能够在预制腔内滑动,沿着分隔腔往接种腔内滑动,培养箱位于预制腔内,此过程将微生物从单独的一个空间传输到另一个单独的空间,避免了微生物与外部环境接触时间过长,增加了生物被外界细菌污染的概率,并且便于操作,提高生物培养的效率。2、通过设置的两个投料筒,投料筒的存放腔一端为开放式,将需要培养的微生物或者菌种,直接位于投料筒的内部,可以将其插入至箱体内,使物料可以直接通入到培养箱内,此过程能够避免了通过人手投放微生物,降低微生物被污染的几率。3、通过设置的外封板为透明的亚克力板,可以直接观察箱体内部微生物培养的情况,当不使用箱体时,可以直接拧动安装螺栓,将外封板从箱体上取下来,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内箱,内箱可以直接从培养箱内抽出来,这种设置能够直接的更换内箱,使装置可以对不同的微生物进行培养,避免不同的微生物混合,影响微生物的培养。4、通过限位板和限位槽的配合,可以限位投料筒安装在箱体上的位置,投料筒正对着培养箱的中心位置处,能够使投料筒内的物料稳定的落入在培养箱内,在拆卸投料筒时,只需要拔动投料筒即可,使在安装和拆卸投料筒都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预制腔和接种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培养箱和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培养箱运动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101、预制腔;102、接种腔;103、密封槽;104、分隔腔;105、定位孔;106、限位槽;11、分隔板;12、培养箱;121、密封板;122、插接槽;13、内箱;131、插接块;14、推拉板;15、对接孔;16、第一连接板;2、发酵罐;3、连接管道;4、投料筒;401、存放腔;41、限位板;5、外封板;501、滑槽;51、第二连接板;52、定位柱;6、安装螺栓;61、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包括箱体(1)和发酵罐(2),所述发酵罐(2)位于所述箱体(1)后侧,所述箱体(1)和所述发酵罐(2)通过连接管道(3)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两侧与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之间分别具有预制腔(101)、接种腔(102),所述预制腔(101)内滑动连接有培养箱(12),所述培养箱(12)内插接有内箱(13),所述分隔板(11)底部与所述箱体(1)内壁之间具有一个分隔腔(104),所述培养箱(12)位于所述分隔腔(104)内,且所述培养箱(12)顶部端面贴合在所述分隔板(11)底部端面上,所述预制腔(101)和所述接种腔(102)内均设有投料筒(4),两个所述投料筒(4)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侧;培养箱(12)和所述内箱(13)均开设有对接孔(15),且两个所述对接孔(15)轴线重合,所述对接孔(15)与所述连接管道(3)相对应;所述培养箱(12)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板(121),两个所述密封板(121)长度均等于所述培养箱(12)的长度,且所述箱体(1)开设有两个密封槽(103),两个所述密封板(121)分别滑动在两个所述密封槽(103)内;所述内箱(1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块(131),两个所述插接块(131)呈对称分布,且所述培养箱(12)开设有两个插接槽(122),两个所述插接块(131)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插接槽(122)内,所述内箱(13)顶部端面与所述培养箱(12)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箱体(1)外侧设有外封板(5),所述外封板(5)插接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培养箱(12)靠近所述外封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板(14),所述推拉板(14)一端贯穿所述外封板(5),且所述推拉板(14)与所述外封板(5)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包括箱体(1)和发酵罐(2),所述发酵罐(2)位于所述箱体(1)后侧,所述箱体(1)和所述发酵罐(2)通过连接管道(3)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两侧与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之间分别具有预制腔(101)、接种腔(102),所述预制腔(101)内滑动连接有培养箱(12),所述培养箱(12)内插接有内箱(13),所述分隔板(11)底部与所述箱体(1)内壁之间具有一个分隔腔(104),所述培养箱(12)位于所述分隔腔(104)内,且所述培养箱(12)顶部端面贴合在所述分隔板(11)底部端面上,所述预制腔(101)和所述接种腔(102)内均设有投料筒(4),两个所述投料筒(4)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侧;培养箱(12)和所述内箱(13)均开设有对接孔(15),且两个所述对接孔(15)轴线重合,所述对接孔(15)与所述连接管道(3)相对应;所述培养箱(12)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板(121),两个所述密封板(121)长度均等于所述培养箱(12)的长度,且所述箱体(1)开设有两个密封槽(103),两个所述密封板(121)分别滑动在两个所述密封槽(103)内;所述内箱(1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块(131),两个所述插接块(131)呈对称分布,且所述培养箱(12)开设有两个插接槽(122),两个所述插接块(131)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插接槽(122)内,所述内箱(13)顶部端面与所述培养箱(12)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箱体(1)外侧设有外封板(5),所述外封板(5)插接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培养箱(12)靠近所述外封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板(14),所述推拉板(14)一端贯穿所述外封板(5),且所述推拉板(14)与所述外封板(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板(5)为透明亚克力板,所述外封板(5)靠近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柱(52),且所述箱体(1)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52)相对应的定位孔(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用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板(5)开设有滑槽(501),所述推拉板(14)滑动在所述滑槽(501)内,且所述滑槽(501)的长度是所述推拉板(14)宽度的六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磊
申请(专利权)人:侯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