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44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底部的进水组件、设置于机身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抽水泵,机身正面顶部设有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加热组件和抽水泵分别与出水组件通过管道连通,进水组件的进水口开口朝上。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将进水组件设置在机身底部,将整体的重心下移到与饮水机水平的高度,使饮水机不会受到外物的碰撞后轻易倾斜或者倾倒,使整体放置更加稳定,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部进水的饮水机
本技术属于饮水机领域,尤其涉及底部进水的饮水机。
技术介绍
饮水机是将桶装纯净水(或矿泉水)升温或降温并方便人们饮用的装置。通常与桶装水配套使用,市面上的饮水机多数被设计为机身顶部的一个专门的连接器用来倒放置水桶,使用时上方的桶装水通过自身的重力自动流入到饮水机中进行升温或者降温。但是该种饮水机由于进水口在机器的顶部,用户使用时需将桶装水搬运到较高的垂直高度后才能放置到饮水机上,由于桶装水重量较大,对于老人、小孩或女性用户搬运较高的高度比较吃力,同时该种顶部入水的方式重心将会位于顶部,当饮水机机身受到碰撞时,饮水机及其容易倾斜甚至有侧翻的危险,容易造成机器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底部的进水组件、设置于机身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抽水泵,机身正面顶部设有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加热组件和抽水泵分别与出水组件通过管道连通,进水组件的进水口开口朝上。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将进水组件设置在机身底部,将整体的重心下移到与饮水机水平的高度,使饮水机不会受到外物的碰撞后轻易倾斜或者倾倒,使整体放置更加稳定,增加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底部的进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抽水泵,所述机身正面顶部设有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和抽水泵分别与出水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进水组件的进水口开口朝上。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水组件形状相同的第一凹槽,所述进水组件嵌套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进水组件底部铰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面向第一凹槽的一面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凹槽内侧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进水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嵌套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面上设有C型槽,所述C型槽设有拉环,所述拉环呈C字型且两端铰接于C型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拉环有弧形段、直线段、弧形段依次连接构成。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的进水口上设有聪明座。进一步地,所述机身顶部设有与所述出水组件形状相同的第二凹槽,所述出水组件嵌套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出水组件顶部铰接于所述第二凹槽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组件的两端铰接柱上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驱动所述出水组件往外侧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下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可垂直方向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滑动件推动至所述滑槽顶部,所述出水组件自由端设有扣位,所述滑动件顶部对应所述扣位设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第二凹槽底部与所述扣位扣搭以限制所述出水组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机身顶部设有供用户操作控制的触控屏,所述机身底部设有连接电源线的插口。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底部的进水组件、设置于机身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抽水泵,机身正面顶部设有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加热组件和抽水泵分别与出水组件通过管道连通,进水组件的进水口开口朝上。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将进水组件设置在机身底部,将整体的重心下移到与饮水机水平的高度,使饮水机不会受到外物的碰撞后轻易倾斜或者倾倒,使整体放置更加稳定,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底部进水的饮水机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本技术进水组件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出水组件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进水的饮水机;2、机身;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滑槽;3、进水组件;31、拉环;4、出水组件;41、扭力弹簧;42、扣位;5、滑动件;51、卡扣部;6、弹簧;7、触控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本技术底部进水的饮水机1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机身2、设置于机身2底部的进水组件3、设置于机身2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抽水泵,机身2正面顶部设有出水组件4,进水组件3、加热组件分别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加热组件和抽水泵分别与出水组件4通过管道连通,进水组件3的进水口开口朝上。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将进水组件3设置在机身2底部,将整体的重心下移到与饮水机水平的高度,使饮水机不会受到外物的碰撞后轻易倾斜或者倾倒,使整体放置更加稳定,增加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进水组件3的进水口上设有聪明座。本实施例中的机身2为圆柱体状,所述机身2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水组件3形状相同的第一凹槽21,所述进水组件3嵌套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所述进水组件3底部铰接于所述第一凹槽21底部。通过该设置,当饮水机不使用时,进水组件3能够收缩进第一凹槽21内,其进水口不会裸露在空气中,不会被空气中的灰尘,粉屑污染。使饮水机使用更加卫生安全。优选的,所述进水组件3面向第一凹槽21的一面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凹槽21内侧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进水组件3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嵌套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通过磁力磁吸作用,进水组件3能够嵌套在第一凹槽21内,不会因为自身的重力而向外倾斜。同时,所述进水组件3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1的面上设有C型槽,所述C型槽设有拉环31,所述拉环31呈C字型且两端铰接于C型槽内。通过在拉环31设计,当进水组件3嵌套在第一凹槽21内后需要重新将进水组件3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可拉动进水组件3上端的拉环31,拉环31带动整个进水组件3转动,此时便可放置桶装水进行使用。优选的,所述拉环31有弧形段、直线段、弧形段依次连接构成。其中当进水组件3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由于进水组件3的底面稍高于机身2的底面,此时将拉环31转动至垂直状态,拉环31的中部直线段刚好接触到底面。拉环31作为支撑确保饮水机的重力平衡。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机身2顶部设有与所述出水组件4形状相同的第二凹槽22,所述出水组件4嵌套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所述出水组件4顶部铰接于所述第二凹槽22顶部。当饮水机不使用或者搬运时,可将出水组件4可收纳嵌套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出水组件4不会受到外部的碰撞,其出水口不会裸露在空气中,不会被空气中的灰尘,粉屑污染。使饮水机使用更加卫生安全。优选的,所述出水组件4的两端铰接柱上设有扭力弹簧41,所述扭力弹簧41驱动所述出水组件4往外侧转动。通过该设计,无需用户外力驱使便可使出水组件4自动弹出,用户便可在出水口得到饮用水。同时由于出水组件4常规状态下在扭力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底部的进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抽水泵,所述机身正面顶部设有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和抽水泵分别与出水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进水组件的进水口开口朝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底部的进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身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抽水泵,所述机身正面顶部设有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加热组件分别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和抽水泵分别与出水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进水组件的进水口开口朝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水组件形状相同的第一凹槽,所述进水组件嵌套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进水组件底部铰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面向第一凹槽的一面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凹槽内侧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进水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嵌套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面上设有C型槽,所述C型槽设有拉环,所述拉环呈C字型且两端铰接于C型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进水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有弧形段、直线段、弧形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亚养胡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