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包括至少一层烹饪装置和智能控制单元,烹饪装置包括外壳以及用于烹饪加热的加热单元和用于过热保护的温控单元,智能控制单元与加热单元和温控单元均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烹饪设备每层烹饪装置可独立工作,采用智能控制单元控制烹饪装置开合,只要有烹饪设备的地方都可以操作,非常便利,适用于所有公共环境、家庭。该设备可以实现烹饪全过程智能自动运行管控,并与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对接,实施远程信息管理。本智能烹饪设备将传统的单加热源调整为双加热源,既有下方的加热板也有上方的加热管,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进一步提升了餐品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餐食烹饪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框架的迅速扩展,人们居住地点与办公、生产、经营等社会活动场所之间距离越来越远,加之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所处环境、单位不具备和无条件提供公共食堂的越来越少,由此导致中餐和部分晚餐,包括部分双职工中午无法给孩子、家人做饭,不得不在外边饭店就餐已成为普遍现象,长期在外就餐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已成为生活中无法回避的负担和餐食卫生安全等社会问题。针对在外就餐难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催生了互联网平台订餐、送餐,例如美团、饿了么等快餐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缓解民众在外就餐难的问题,虽然外卖送餐模式为民众就餐提交了极大方便,但该模式的餐食供给绝大多数来源于市场上的小型饭店为多,面对就餐时间短、店面顾客多,又想多出外订快餐。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餐食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及熟食配送过程不断地暴露出各种问题,这种分散式、无监管、无保障体系、出现问题无法追责等餐食供给模式,引起了社会的担忧和政府主管部门关注。目前面对餐饮市场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订购、配送、经专业加工配制的生鲜食材盒,避免了用餐者的食材采购、清洗、加工环节,方便了有烹饪设备的家庭加工成熟食,但在无烹饪设备的公共环境仍无法普及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所有公共环境、家庭使用的便捷式、小型化、可组合、智能操控生鲜食材的自动烹饪设备,解决就餐难和餐食卫生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烹饪设备,能够在办公场地或是其他公共场地随时对食材进行烹饪加热,烹饪过程可视化,既保证了卫生状况,又便于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包括:智能控制单元和至少一层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固定于外壳内用于烹饪加热的加热单元和用于温度调节的温控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和温控单元均控制连接。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板组件或者加热板组件和加热管组件的组合。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组件包括半弧型吊架和吊架下方设置的加热管,所述吊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架两侧还设有与其插装连接的反光罩组件,所述反光罩组件包括半弧型支撑架和与支撑架吻合插装的反光罩;所述吊架两侧设有向下开口的滑动托槽,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托槽配套插装的工字型滑动吊轨。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移动托架及其配套的滑轨驱动装置,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托架上,所述滑轨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及与其定位装配的滑轨条,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两侧,所述滑轨条固定安装于移动托架两侧。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移动托架及其配套的托架驱动装置,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托架上,所述托架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其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移动托架后部,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滑轨组件和齿轮齿条组件,滑轨包括滑轨座、滑轨条,滑轨座固定在外壳内部两侧,移动托架和滑轨条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齿轮并与移动托架固定连接,齿条固定安装于外壳内部一侧并与齿轮啮合。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后端处设置的电控锁鼻及与其配套的安装于所述移动托架上的电控锁环。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用于检测腔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对加热腔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为风冷调温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排气扇,所述排气扇设置于所述烹饪装置的后端处。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控制连接的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为突跳式温控器。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用于束缚线束的拖链,所述拖链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托架固连,另一端固定于外壳上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智能烹饪设备包括至少一层可独立工作的烹饪装置,每层均采用智能控制单元控制烹饪装置开合,由于待加热食物是搭配好的净菜包,保证了食材的干净卫生;烹饪加热是只要有烹饪设备的地方都可以操作,非常便利,适用于所有公共环境、家庭。该设备可以实现烹饪全过程智能自动运行管控,并与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对接,实施远程信息管理。本智能烹饪设备将传统的单加热源调整为双加热源,既有下方的加热板也有上方的加热管,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进一步提升了餐品的口感。另外,为了保证烹饪设备的安全,温控单元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加热腔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温度调节组件开启,对加热腔进行风冷降温,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腔内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以下时,智能控制单元再控制温度调节组件关闭。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加热腔的温度过高从而影响设备安全,也保证了烹饪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烹饪设备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烹饪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加热管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智能控制单元总控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对智能烹饪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包括至少一层烹饪装置1(图示为左右两排共八层)以及控制烹饪装置的智能控制单元,烹饪装置包括外壳21以及安装固定于外壳内用于烹饪加热的加热单元和对烹饪装置进行温度调节的温控单元,智能控制单元与加热单元和温控单元均控制连接。本实施例中各层烹饪装置均为抽屉式结构,其外壳为周向结构,除此之外,还包括前端盖4和后端盖9,前端盖4与其连接的抽拉机构可在外壳内抽拉活动,后端盖9与外壳21的后端固连,前端盖4上还设置有拉手14。智能控制单元控制该抽屉结构烹饪装置的打开以及加热单元的加热与否。本实施例的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板组件或者加热板组件和加热管组件的组合。在需要烹饪时,智能控制单元控制烹饪装置开启,将配置有待加热食物的餐盒3放置在抽拉机构的加热板组件上,再关闭烹饪装置,由于待加热食物是搭配好的净菜包,保证了食材的干净卫生;烹饪加热是只要有烹饪设备的地方都可以操作,非常便利。优选地,加热板组件包括加热板5和加热板下方贴设的加热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单元和至少一层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固定于外壳内用于烹饪加热的加热单元和用于温度调节的温控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和温控单元均控制连接;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板组件或者加热板组件和加热管组件的组合;所述加热管组件包括半弧型吊架和吊架下方设置的加热管,所述吊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单元和至少一层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固定于外壳内用于烹饪加热的加热单元和用于温度调节的温控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和温控单元均控制连接;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板组件或者加热板组件和加热管组件的组合;所述加热管组件包括半弧型吊架和吊架下方设置的加热管,所述吊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两侧还设有与其插装连接的反光罩组件,所述反光罩组件包括半圆弧型支撑架和与支撑架吻合插装的反光罩;所述吊架两侧设有向下开口的滑动托槽,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托槽配套插装的工字型滑动吊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移动托架及其配套的滑轨驱动装置,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托架上,所述滑轨驱动装置包括基座及与其定位装配的滑轨条,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两侧,所述滑轨条固定安装于移动托架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智能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移动托架及其配套的托架驱动装置,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庖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