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3240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和细胞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荧光染料是由酚羟基为给体(D),萘乙烯为共轭桥(π),氰基环内酯为受体(A)组成的D‑π‑A型结构,由于分子内电荷转移作用的影响,荧光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达到687nm,最大发射波长达到716nm,均在近红外区,在PBS(pH 7.4)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达到3.2%。这种长波长的吸收和发射性质,使得该染料用于荧光成像时,能有效增加信号在组织内的穿透深度,并降低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和对生物体的光致毒性,而且该染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和光稳定性,能够减少在生物应用中的降解,提高成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和细胞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荧光成像技术由于时空分辨率好、灵敏度高、损伤小等优势在生物分析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广泛用于细胞内离子、小分子、蛋白质(酶)、核酸、多糖等的分析和检测。作为成像用的基本工具——荧光探针,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荧光成像的效果。而荧光探针的信号报告基团一般由荧光染料组成,也就是说荧光染料对于生物荧光成像的效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和增加信号在组织内的穿透深度,用近红外发光的荧光染料构建探针则非常有意义,在生物成像领域,一般认为近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为650-1000nm,它一方面能降低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另一方面能增加信号在生物组织内的穿透深度。专利CN110194900B提供了一种基于强给体(二乙基氨基)和强受体(三氟甲基修饰的TCF)的近红外发光染料,其最大发射波长达667nm,但是遗憾的是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2nm仍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般情况下,荧光团的最佳激发波长在其最大吸收波长附近,如果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染料的结构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染料的结构式如下: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由4-羟基-1-萘甲醛和氰基环内酯单体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哌啶、吡啶、四氢吡咯、醋酸、醋酸铵、醋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羟基-1-萘甲醛、氰基环内酯单体和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1-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惰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杜刚陈莉李婉青余响林黎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