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折叠床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35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享折叠床椅,包括:床体、支撑于床体的支架、用于锁定床体折叠状态的智能锁以及唤醒装置,唤醒装置与智能锁电连接,并感应于使用者的接触而输出唤醒信号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智能锁唤醒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共享折叠床椅具有唤醒操作方便,节省能耗且待机时间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享折叠床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陪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折叠床椅。
技术介绍
随着共享概念的普及,医院中的共享折叠床椅也逐渐普及,考虑到方便使用及远程管理,需要尽可能地延长共享折叠床椅中智能锁的待机时间,日常使用折叠床椅的时间较为集中,剩余较长时间智能锁处于待机状态,产生了不必要的电量消耗,导致共享折叠床椅的维护成本提高,且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差。因此设计一款避免前述现有相关技术不足的共享折叠床椅是本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共享折叠床椅,具有待机时间长、唤醒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具体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共享折叠床椅,包括:床体,包括互相铰接的多个床板;支架,连接于所述床体的所述多个床板,所述支架包括多个中间梁,以在所述床体展开状态下支撑所述床体;智能锁,固定在所述多个中间梁中的目标中间梁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床体一侧;唤醒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智能锁,以感应使用者的接触并输出唤醒信号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智能锁唤醒。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床板包括:坐板、前靠板和后靠板,所述前靠板相对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坐板和所述后靠板;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支撑所述坐板,所述第二支架支撑所述前靠板,所述第四支架支撑所述后靠板,所述后靠板远离所述前靠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支架,且在所述床体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架支撑所述后靠板,所述第五支架铰接于所述前靠板和所述后靠板,且在所述床体展开状态下支撑于所述前靠板和所述后靠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位于所述坐板远离所述前靠板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坐板的面板,所述唤醒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中的第一中间梁,所述第二支架上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中的第二中间梁,所述第一中间梁或者所述第二中间梁作为所述目标中间梁以固定连接所述智能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床体两边的扶手架,所述唤醒装置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扶手架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中的第三中间梁,所述第四支架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中的第四中间梁,所述第三中间梁或者所述第四中间梁作为所述目标中间梁以固定所述智能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和配合于所述限位柱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扶手架靠近所述后靠板的一侧,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对应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远离所述坐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唤醒装置包括电容式触摸开关模块,所述电容式触摸开关模块与所述智能锁电连接,以感应于使用者的接触并输出唤醒信号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智能锁唤醒。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中的第一中间梁,所述第三支架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中的第三中间梁,所述共享折叠床椅还包括: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和配合于所述导向柱的导向块,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第一中间梁和所述第三中间梁中的任意一者,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第一中间梁和所述第三中间梁中的另一者。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在共享折叠床椅上增加手动唤醒装置,并设计所述唤醒装置的安装位置及结构,使用户使用能更方便,且能实现节省能耗,增加共享折叠床椅待机时间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共享折叠床椅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折叠床椅折叠状态且唤醒装置位于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折叠床椅折叠状态且唤醒装置位于第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共享折叠床椅,包括:床体10、支架20、智能锁30和唤醒装置40。床体10包括多个互相铰接的床板11,支架20连接于床体10的多个床板11,支架20包括多个中间梁26,以在床体10展开状态下支撑于床体10的底面。智能锁30固定多个中间梁26中的目标中间梁上、且位于远离床体10的一侧,即目标中间梁位于智能锁30和床体10的底面之间。唤醒装置40,固定在支架20上且电连接于智能锁30,以感应使用者的接触并输出唤醒信号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智能锁30唤醒。在本实施例公开的共享折叠床椅中,床体10或者支架20上例如设置有锁舌或者其它配合于智能锁30锁定的机构,以实现折叠状态下的床体10被智能锁30锁定,折叠状态下床体10为座椅形态,可供人坐下休息,当长时间无人扫码解锁时,智能锁30进入休眠状态,部分电路停止工作。唤醒装置40例如包括按钮开关,当然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其他触动开关均可。当有用户需要躺下休息时,按下唤醒装置40上的按钮,唤醒装置40感应到使用者的接触并输出唤醒信号至智能锁30,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智能锁30唤醒,智能锁30结束休眠状态恢复通电工作。其中,智能锁30中例如还包括NB通信系统等,结束休眠状态后可接收于外部设备发出的解锁指令,并控制解锁。解除锁定后,用户可将拉动支架20,以展开床体10使各个床板11位于同一平面后即可躺下休息。其中,对比普通共享折叠床椅一般将智能锁设置在床体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折叠床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体(10),包括互相铰接的多个床板(11);/n支架(20),连接于所述床体(10)的所述多个床板(11),所述支架(20)包括多个中间梁(26),以在所述床体(10)展开状态下支撑所述床体(10);/n智能锁(30),固定在所述多个中间梁(26)中的目标中间梁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床体(10)一侧;/n唤醒装置(40),固定在所述支架(20)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智能锁(30),以感应使用者的接触并输出唤醒信号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智能锁(30)唤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折叠床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10),包括互相铰接的多个床板(11);
支架(20),连接于所述床体(10)的所述多个床板(11),所述支架(20)包括多个中间梁(26),以在所述床体(10)展开状态下支撑所述床体(10);
智能锁(30),固定在所述多个中间梁(26)中的目标中间梁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床体(10)一侧;
唤醒装置(40),固定在所述支架(20)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智能锁(30),以感应使用者的接触并输出唤醒信号将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智能锁(30)唤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折叠床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床板(11)包括:坐板(111)、前靠板(112)和后靠板(113),所述前靠板(112)相对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坐板(111)和所述后靠板(113);
所述支架(20)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23)、第四支架(24)和第五支架(25);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21)支撑所述坐板(111),所述第二支架(22)支撑所述前靠板(112),所述第四支架(24)支撑所述后靠板(113),所述后靠板(113)远离所述前靠板(11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支架(23),且在所述床体(10)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架(23)支撑所述后靠板(113),所述第五支架(25)铰接于所述前靠板(112)和所述后靠板(113),且在所述床体(10)展开状态下支撑于所述前靠板(112)和所述后靠板(1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折叠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包括位于所述坐板(111)远离所述前靠板(112)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坐板(111)的面板(2111),所述唤醒装置(40)设置在所述面板(211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享折叠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26)中的第一中间梁(261),所述第二支架(22)上包括所述多个中间梁(26)中的第二中间梁(262),所述第一中间梁(261)或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云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