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2350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水产设施领域,它包括微滤机单元、砂滤池单元、蛋白分离池单元、微生物处理池单元、消毒池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和生态处理池单元;各单元之间依次连通,所述的吸附池单元填充有吸附性材料,吸附池单元的上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洒水管,所述的洒水管为管状体,管状体上设有洒水孔,所述的洒水孔沿洒水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洒水孔为圆孔形,或长条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能够对养殖尾水中的粪便和残饵等实现固液分离,除臭,去除有机农药、醛类及油类等微量污染物,做到养殖尾水再利用,减少的水产养殖尾水污染,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设施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需要投放人工合成饵料或小杂鱼等鲜活饵料,而残剩饵料以及排泄物和动植物尸体,是造成养殖池内自身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污染产生的主要表现为:残剩饵料及排泄物和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并释放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硫化物等产物,从而增加水体中COD、总氮、总磷、氨氮等的含量,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增加水体底质耗氧量,降低底质氧化还原能力,导致底栖生物的组成与数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即使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仍然有很多在泡沫分离、微滤机中排出大量养殖尾水,并且粪便和残饵极易在管道的运动中、处理时和微滤机旋转过滤的冲击下分解成更小的颗粒或分解成了有机和无机可溶物;如这些固体废弃物和可溶物再次进入养殖系统,必将导致养殖系统水环境的变化,引起养殖生物死亡,甚至导致养殖失败。因此,目前大部分流水式和循环使用后的尾水不能回收再利用。目前工业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微滤机单元、砂滤池单元、蛋白分离池单元、微生物处理池单元、消毒池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和生态处理池单元;各单元之间依次连通,所述的吸附池单元填充有吸附性材料,吸附池单元的上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洒水管,所述的洒水管为管状体,洒水管上设有洒水孔,所述的洒水孔沿洒水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洒水孔为圆孔形,或长条形;/n所述的生物处理池包括多孔填料池和弹性填料池,所述的弹性填料池设有一个以上,所述的多孔填料池设有一个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微滤机单元、砂滤池单元、蛋白分离池单元、微生物处理池单元、消毒池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和生态处理池单元;各单元之间依次连通,所述的吸附池单元填充有吸附性材料,吸附池单元的上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洒水管,所述的洒水管为管状体,洒水管上设有洒水孔,所述的洒水孔沿洒水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洒水孔为圆孔形,或长条形;
所述的生物处理池包括多孔填料池和弹性填料池,所述的弹性填料池设有一个以上,所述的多孔填料池设有一个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池单元的填充有活性炭,蓄水池单元设置在吸附池单元的下部,中间有透水板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处理池单元中设有贝藻生物净化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时陈松林周波吴山林悦智李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