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信息防伪印迹、及其验证工具和验证方法及防伪印章技术

技术编号:293233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视信息防伪印迹,所述印迹(1)包括按规律排列的多个可视网点(12),其中,部分移动网点(12a)向同一侧偏移,形成隐含图案。还公开了一种所述透视信息防伪印迹的验证工具及验证方法,用基材是透明的验证胶片(2)作为验证工具来验证所述防伪印迹(1)的真伪,所述验证胶片(2)上有多条不透光的暗条纹(21),所述暗条纹(21)可以同时覆盖在所述印迹(1)的各排网点(12)之上或之间,从而露出各排网点(12)因移动网点(12a)的移动而形成的图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印制所述透视信息防伪印迹的防伪印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视信息防伪印迹,不易伪造,防伪效果较好,其验证工具及方法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印迹,特别涉及一种透视信息防伪印迹,还涉及验证所述印迹真伪的验证工具和验证方法,还涉及印制所述印迹的印章。
技术介绍
普通的印章在印制印迹后,要验证印迹的真伪,只能通过备案的另一个印迹进行重叠来核对,这样所述印迹及印章就很好伪造,安全性很差。有的防伪印迹,在通过改变油墨的性质,如油墨在干后,遇紫外线后变色或发萤光。但以上防伪印迹及印章,无论油墨或印章本身均很容易伪造,所以防伪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防伪效果好的透视信息防伪印迹,还提供了以上防伪印迹的验证工具和验证方法,还进一步提供了可以印制所述印迹的防伪印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透视信息防伪印迹,所述印迹包括按规律排列的多个可视网点,其中,部分移动网点向同一侧偏移形成隐含图案。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透视信息防伪印迹的验证工具,用基材是透明的验证胶片作为验证工具来验证所述防伪印迹的真伪,所述验证胶片上有多条不透光的暗条纹,所述暗条纹可以同时覆盖在所述印迹的各排网点之上,从而露出各排网点间的移动网点组成的隐含图案;或者所述暗条纹可以同时覆盖在所述印迹的各排网点之间,从而露出移动网点移动后留下的空位所组成的隐含图案。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透视信息防伪印迹的验证方法,用基材是透明的验证胶片来验证所述防伪印迹的真伪,所述验证胶片上有多条不透光的暗条纹,将所述暗条纹同时覆盖在所述印迹的各排网点之上,从而露出各排网点间的移动网点组成的隐含图案;或者将所述暗条纹同时覆盖在所述印迹的各排网点之间,从而露出移动网点移动后留卞的空位所组成的隐含图案。本专利技术的印制所述透视信息防伪印迹的防伪印章,所述印章可以印制出所述印迹。本专利技术的透视信息防伪印迹的网点细微,排列周密,防伪图案隐藏性较好,且可视图案和隐藏图案可变化的种类较多,因此不易伪造,防伪效果较好,其验证工具结构简单,验证方法也简单方便,因此验证时方便快捷。所述防伪印迹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防伪印章直接印制,所以使用起来也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防伪印迹及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验证胶片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a)(b)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验证时的局部放大效果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防伪印迹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验证胶片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a)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的印迹结构示意图;图6(b)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的验证胶片结构示意图;图6(c)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验证结果的示意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的防伪印迹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透视信息防伪印迹1,如图1所示,在印迹1多个可视网点12呈正交矩阵排列,从微观上看,网点12中有部分移动网点12a同时向同一侧水平偏移一定距离L,此时在已移走的移动网点12a会在其原位置上留下一个空位13。移动网点12a组合起来,可以组成不同的隐含图案,由于网点12的大小较小,间距也较小,且移动距离也较小,所以该图案在宏观上上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一定的验证方法才能显现出来。验证该防伪印迹1的真伪的验证方法,是通过一个基材是透明的验证胶片2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所述验证胶片2上印有多条平行的不透光的暗条纹21,所述暗条纹21的条纹间距为d2,条纹宽为d1,因此在验证胶片2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如果网点12的间距为w1,网点12的宽为w2,此时,w1可以等于w2。如果所述印迹1,从宏观上看,多个网点12的大小均匀,间距也相等。如果移动网点12a同时向同一侧水平偏移的距离L等于网点12的宽w2,此时移动网点12a就正好处于两排网点12之间上,不和相邻的没有移动的网点12相重合。如果验证胶片2的条纹间距d2与条纹宽d1恰好与网点间距w1,及网点12的宽w2均相同。那么,只要将验证胶片2的暗条纹21,与印迹1上的垂直网点12相平行放置,水平微移验证胶片2,此时暗条纹21时而处于不同列网点12之间,只露出一列列的网点12,而因为移动网点12a水平移动了距离L,处于两列网点之间,因此也被挡住,只露出留在原位置上的空位13,因此,从宏观上看,由于细条纹间会产生光的衍射,会清晰地露出原有的网点12,而在部分位置上有空位13,如果各移动网点12a组合起来,组成了一定的图案,那么,此时因为空位13的存在也会显示出该图案的阴模形状,如图3(b)所示。如果将验证胶片2水平微移距离L,那么此时暗条纹21与各排网点12相重合,将网点12和空位13全部挡上,只露出网点12之间的移动网点12a,因此,显示出移动网点12a组合起来的阳模图案,如图3(a)所示。如果连续水平移动验证胶片2,就会使阳模,阴模交替出现,产生闪烁变化的效果。以上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验证出印迹的真伪。所述所有网点12组成的宏观图案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这种宏观图案可以是任意的。实施例2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移动网点12a同时向同一侧垂直偏移一定距离L。此时,只要将验证胶片2的暗条纹21,与印迹1上的水平网点排相平行放置,垂直微移验证胶片2,就可以产生如实施例1相同的透视图案的效果。实施例3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只是移动网点12a同时向同一侧偏移的距离L,不等于网点12的宽w2,如果L<w2,此时移动网点12a局部位于空位13上,局部位于两相邻网点之间,在验证时,暗条纹21时而位于网点列之间,因此,从宏观上看,会露出原有的网点12,而在部分位置上有局部空位13,那么,此时局部空位13也会显示出该图案的阴模形状。当暗条纹21与各排网点12相重合,将网点12和空位13全部挡上,只露出网点12之间的移动网点12a的局部,因此,也可以显示出移动网点12a局部组合起来的阳模图案,只是以上两种透视后的宏观图案没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清晰,但仍可辨别出图案。实施例4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只是移动网点12a同时向同一侧偏移的距离L,不等于网点12的宽w2,如果L>w2,此时移动网点12a局部位于两相邻网点之间,局部与相邻的网点12或相邻的空位相重叠,同样,在验证时,暗条纹21时而位于网点列之间,只露出网点12及空位13,因此,从宏观上看,会露出原有的网点12,而在部分位置上有空位13,那么,此时空位13也会显示出该图案的阴模形状。当暗条纹21与各列网点12相重合,将网点12和空位13全部挡上,只露出网点12之间的移动网点12a的局部,因此,也可以显示出移动网点12a局部组合起来的阳模图案,只是以透视后的宏观图案没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清晰,但仍可辨别出图案。此时,移动网点12a同时向同一侧偏移的距离L最好小于w1+w2,这样有利于图案的隐蔽性。当然,偏移的距离L也可以大于或等于w1+w2,这样,最后验证出的阴、阳模图案的位置相距较大。实施例5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或相同,只是移动网点12a同时向同一侧与水平方向呈一夹角d,偏移一定距离,如果偏移的距离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值均等于网点12的边长,那么在验证时,无论将验证胶片2的暗条纹21,与印迹1上的水平网点排相平行放置,还是与印迹1上的垂直网点列相平行放置,经移动,可出现与实施例1或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视信息防伪印迹,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迹(1)包括按规律排列的多个可视网点(12),其中,部分移动网点(12a)向同一侧偏移,形成隐含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惠峰商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