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33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教学黑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显示屏黑板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抽屉组件,所述抽屉组件包括能上下活动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收纳在所述框架内并能从框架的底部活动伸出,所述收纳盒的底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往前侧延伸并形成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能把笔槽和储物空间组合为一体,有效节约空间,并且操作方便,一体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教学黑板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教学黑板设备在设计放粉笔、教鞭等圆柱性物体时都会设计一个笔槽,而同时又会在内部空间里设计一个放置遥控器等物品的储物空间,或者在周边设计结构组装一个收纳盒,这些结构的设计都需要占用一定空间,且使用收纳盒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能把笔槽和储物空间组合为一体,有效节约空间,并且操作方便,一体美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显示屏黑板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抽屉组件,所述抽屉组件包括能上下活动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收纳在所述框架内并能从框架的底部活动伸出,所述收纳盒的底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往前侧延伸并形成笔槽。通过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抽屉组件,使抽屉组件上的收纳盒可以上下活动,使用时,可以把遥控器等物品放置在所述收纳盒的储物腔内,然后把收纳盒向上推入所述框架内,使遥控器等物品可以随收纳盒一起收纳在所述框架内,需要取用时才把收纳盒拉出,从而不会占用黑板的外部空间;另外,所述收纳盒的底部设置有把手并且所述把手往前侧延伸并形成有笔槽,一方面通过人手操控所述把手可以控制所述收纳盒上下活动,另一方面当收纳盒收纳在所述框架内时,所述把手仍然会外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此时便可以往所述把手的笔槽内放置粉笔等圆柱物,使用更为方便。上述收纳盒的结构方案可以把笔槽和储物腔组合为一体,减少设备的空间占用,有效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延伸的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向上抵接所述框架的下边缘。当所述收纳盒向上推入所述框架内时,通过所述止位结构向上抵接并顶住框架的下边缘,可以让所述把手仍然会外置在框架的底部,以使把手内的笔槽不会进入到框架内,笔槽的空间可以继续维持使用,从而可以便于随时取用笔槽内的粉笔等圆柱物,使用更为灵活方便。进一步地,所述两侧的止位结构挡隔在所述笔槽的两端,因此利用止位结构可以防止粉笔从把手的两端掉出。进一步地,所述笔槽内设置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隔板。各个排列的隔板可以把笔槽分隔为多段笔槽,从而可以便于放置多个粉笔,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内形成有储物腔,能便于放置遥控器等物品。进一步地,所述抽屉组件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竖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部内,所述收纳盒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能沿所述导轨上下活动。进一步地,所述抽屉组件包括导轨内支架和导轨外支架,所导轨内支架固定在所述框架内,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导轨内支架外侧,所述导轨外支架活动连接在所述导轨的外侧,所述收纳盒固定连接在所述导轨外支架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若干个螺丝柱,所述收纳盒通过各个螺丝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导轨外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磁条,收纳盒通过磁条磁吸固定在所述框架内。因此当收纳盒向上收纳在所述框架内时,可以通过磁条固定在框架内,使收纳盒能承载一定数量物品的重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抽屉组件,使抽屉组件上的收纳盒可以上下活动,使用时,可以把遥控器等物品放置在所述收纳盒的储物腔内,然后把收纳盒向上推入所述框架内,使遥控器等物品可以随收纳盒一起收纳在所述框架内,需要取用时才把收纳盒拉出,从而不会占用黑板的外部空间;另外,所述收纳盒的底部设置有把手并且所述把手往前侧延伸并形成有笔槽,一方面通过人手操控所述把手可以控制所述收纳盒上下活动,另一方面当收纳盒收纳在所述框架内时,所述把手仍然会外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此时便可以往所述把手的笔槽内放置粉笔等圆柱物,使用更为方便。上述收纳盒的结构方案可以把笔槽和储物腔组合为一体,减少设备的空间占用,有效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因此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能把笔槽和储物空间组合为一体,减少设备的空间占用,有效节约空间,一体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装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或简单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显示屏200黑板的框架1,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抽屉组件100,抽屉组件100包括收纳盒2、导轨5、导轨内支架6和导轨外支架7,收纳盒2内形成有储物腔21,导轨5竖向延伸并固定在框架1底部内,具体地,导轨内支架6固定在框架1内,导轨5固定在导轨内支架6外侧,导轨外支架7活动连接在导轨5的外侧,收纳盒2的顶部边缘一体成型有多个螺丝柱22,收纳盒2通过各个螺丝柱22与螺丝的连接而固定连接于导轨外支架7的底部,收纳盒2通过导轨外支架7可以在导轨5上沿导轨5上下活动;当收纳盒2向上活动时,可以让收纳盒2收纳在框架1内,当需要打开时,可以控制收纳盒2从框架1的底部活动伸出;另外,收纳盒2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把手3,把手3往前侧延伸一段后形成笔槽4。通过在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抽屉组件100,使抽屉组件100上的收纳盒2可以上下活动,使用时,可以把遥控器等物品放置在收纳盒2的储物腔21内,然后把收纳盒2向上推入框架1内,使遥控器等物品可以随收纳盒2一起收纳在框架1内,需要取用时才把收纳盒2向下拉出,从而不会占用黑板的外部空间;另外,收纳盒2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把手3并且把手3往前侧延伸后形成了笔槽4,该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手操控把手3控制收纳盒2上下活动,另一方面当收纳盒2收纳在框架1内时,把手3仍然会外置在框架1的底部,此时放置在笔槽4内的粉笔等圆柱物便可以随时取用,不构成妨碍,从而在使用上更为方便。上述收纳盒2的结构方案可以把笔槽4和储物腔21组合为一体,可以减少设备的空间占用,有效提高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显示屏黑板的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抽屉组件(100),所述抽屉组件(100)包括能上下活动的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收纳在所述框架(1)内并能从框架(1)的底部活动伸出,所述收纳盒(2)的底部设置有把手(3),所述把手(3)往前侧延伸并形成笔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显示屏黑板的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抽屉组件(100),所述抽屉组件(100)包括能上下活动的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收纳在所述框架(1)内并能从框架(1)的底部活动伸出,所述收纳盒(2)的底部设置有把手(3),所述把手(3)往前侧延伸并形成笔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延伸的止位结构(31),所述止位结构(31)向上抵接所述框架(1)的下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止位结构(31)挡隔在所述笔槽(4)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槽(4)内设置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隔板(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教学黑板的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2)内形成有储物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雪松陈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