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控制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27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舞台控制台,包括:承载座;及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支架、铰接所述支架的托盘、放置于所述托盘上的触摸屏、及安装于所述承载座内的控制主机与电源;所述触摸屏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主机均电连接所述电源;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托盘的背面安装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匹配铰接。上述舞台控制台,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集成了触摸屏与控制主机,触摸屏可以调整角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确保舞台工作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舞台控制台
本技术涉及舞台效果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舞台控制台。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用户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服务愈发的智能化,比如,在进行舞台表演时,可控制舞台装置进行相应的实时操作以提升表演的效果。又比如,在进行舞台表演时,可控制舞台灯光营造相应的氛围以提升表演的效果。目前的朗读或演讲比赛中,一般是由工作人员对参赛选手的参赛相关数据进行人工记录和保存在纸质材料上。这样一来,在比赛过程中,若需要调整人员出场顺序时,容易将参赛选手的参赛相关信息弄混淆,从而影响比赛的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舞台控制台,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方便工作人员实施系统化和电子化控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舞台控制台,包括:承载座;及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支架、铰接所述支架的托盘、放置于所述托盘上的触摸屏、及安装于所述承载座内的控制主机与电源;所述触摸屏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主机均电连接所述电源;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托盘的背面安装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匹配铰接。上述舞台控制台,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集成了触摸屏与控制主机,触摸屏可以调整角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确保舞台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的底端具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用于抵接所述触摸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座包括底座、间隔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上的多个滑轮、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的座体、及安装于所述座体顶部的台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呈中空设置,所述座体的内部具有隔板,以将所述座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或音频放大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所述过线孔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面包括载板、垂直连接于所述载板一侧的背板、及垂直连接于所述载板相对两侧的侧板;所述载板承载安装所述支架;所述侧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载板,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舞台控制台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移动板、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一面上的滑块、及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匹配连接;所述移动板用于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架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接所述滑块,以将所述滑块限位于所述滑轨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舞台控制台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舞台控制台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舞台控制台中控制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舞台控制台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舞台控制台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舞台控制台中控制组件与滑动组件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承载座,11-底座,12-滑轮,13-座体,130-隔板,14-台面,15-第一容纳腔,16-第二容纳腔,17-载板,170-通孔,18-背板,19-侧板;20-控制组件,21-支架,210-第一铰接部,22-托盘,220-第二铰接部,23-触摸屏,24-控制主机,25-防脱部;30-滑动组件,31-移动板,32-滑块,33-滑轨,34-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舞台控制台,用于操控演讲舞台的舞台流程和效果。该舞台控制台包括承载座10、及安装于承载座10上的控制组件20。所述承载座10包括底座11、间隔安装于底座11底部上的多个滑轮12、连接底座11顶部的座体13、及安装于座体13顶部的台面14。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3呈中空设置,座体13的内部具有隔板130,以将座体13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腔15及第二容纳腔16。进一步地,隔板130上开设有过线孔(图未示),第一容纳腔15通过过线孔连通第二容纳腔16。第二容纳腔16用于容纳电池或音频放大器。台面14包括载板17、垂直连接于载板17一侧的背板18、及垂直连接于载板17相对两侧的侧板19;侧板19靠近背板18的一端的宽度大于侧板19远离背板18的一端的宽度,方便操作员的双手放置于侧板19上。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载板17开设有通孔170,通孔170贯穿载板17,通孔170连通座体13的内部。具体地,通孔170连通第一容纳腔15。所述控制组件20包括安装于载板17上的支架21、铰接支架21的托盘22、放置于托盘22上的触摸屏23、及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5内的控制主机24。其中,控制主机24的内部具有主控板(图未示)、及安装于主控板上的功放模块(图未示);控制主机24电连接触摸屏23,可将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送到触摸屏23上进行显示、及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可以是VGA或者HDMI等连接线。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1固定安装于载板17上,如图3所示,支架21上安装有第一铰接部210,托盘22的背面安装有第二铰接部220,第二铰接部220与第一铰接部210匹配铰接,以实现支架21与托盘22的铰接,使用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转动托盘22,改变托盘22与水平面的角度,进而改变触摸屏23与水平面的角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地,托盘22的底端具有防脱部25,防脱部25用于抵接触摸屏23,可有效防止触摸屏23脱离托盘22。进一步地,如图4及图5所示,舞台控制台还包括滑动组件30,滑动组件30包括移动板31、安装于移动板31一面上的滑块32、及安装于载板17上的滑轨33;滑轨33与滑块32匹配连接。移动板31用于连接支架21,滑块32与支架21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滑轨33的相对两端分别凸设有限位部34,限位部34用于抵接滑块32,以将滑块32限位于滑轨33内,防止脱轨。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台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座;及/n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支架、铰接所述支架的托盘、放置于所述托盘上的触摸屏、及安装于所述承载座内的控制主机与电源;所述触摸屏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主机均电连接所述电源;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托盘的背面安装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匹配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台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座;及
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支架、铰接所述支架的托盘、放置于所述托盘上的触摸屏、及安装于所述承载座内的控制主机与电源;所述触摸屏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主机均电连接所述电源;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托盘的背面安装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匹配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底端具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用于抵接所述触摸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底座、间隔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上的多个滑轮、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的座体、及安装于所述座体顶部的台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舞台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呈中空设置,所述座体的内部具有隔板,以将所述座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或音频放大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祖济莫兆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