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鹤翔专利>正文

一种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14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包括上机架、储液仓、冷却气、雾化构件和下机架,所述雾化构件安装在储液仓内,所述雾化构件和储液仓密封地固定在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所述雾化构件包括位于其下方的雾化仓、位于雾化仓底部的冷却通道、位于雾化仓顶部的出雾通道、雾化丝和引油件,所述雾化丝位于雾化仓内且固定在出雾通道的入口处,所述储液仓内的雾化剂通过引油件渗入到雾化丝进行加热和汽化,所述冷却气通过冷却通道主动送入到雾化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溶胶发生器,实现了产品的模组化、小型化和轻量化,具备低功率、低功耗、简捷更换和维护等优点,并有效解决产品的温控、漏油和喷油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溶胶发生器,大部分采用了加热丝或加热管,雾化剂流入到加热丝或加热管进行加热,形成了高温高压的雾化剂,在压力作用下,高温高压的雾化剂从喷口处喷出与外面的空气接触,因气压骤降雾化剂发生气化而形成雾气。这种设备存在一些问题:1、冷却的空气是被动地跟高温高压的雾化剂在“设备外面”进行接触,因雾化过程发生于设备外喷口处区域,该区域为高温的过饱和蒸汽,且伴随喷出具备动能的大量无法雾化的高温雾化剂液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装置功率和能耗较大、设备供电需依赖220V交流电和大容量电池,设备体积较大,难以实现便携式应用;3、因加热管需要达到一定温度且需要持续加热,设备才能够正常运行,故而该方案下,需要提前预热,无法做到冷机瞬时雾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的气溶胶发生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瞬时雾化、防止喷油现象发生、低功耗、低功率的气溶胶发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包括上机架、储液仓、冷却气、雾化构件和下机架,所述雾化构件安装在储液仓内,所述雾化构件和储液仓密封地固定在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所述雾化构件包括位于其下方的雾化仓、位于雾化仓底部的冷却通道、位于雾化仓顶部的出雾通道、雾化丝和引油件,所述雾化丝位于雾化仓内且固定在出雾通道的入口处,所述储液仓内的雾化剂通过引油件渗入到雾化丝进行加热和汽化,所述冷却气通过冷却通道主动送入到雾化仓内。>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下机架的顶部设有导液仓,所述导液仓与储液仓连通,且导液仓位于储液仓的底部;所述冷却通道的顶部高于导液仓的顶部。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雾化丝由耐热性好的金属制成,雾化丝的电阻阻值为0.05--25欧姆。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导液仓的底部外侧为倒锥形或圆弧斜面;所述引油件的中部固定在雾化丝内,所述引油件的两端填充在导液仓的底部。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雾化丝的形状为螺旋形或管状或网状或片状;所述引油件为耐温性好的柔性纤维织物材料或带有微小空隙的固体材料。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雾化丝为不锈钢或镍合金或钨丝,所述雾化丝的电阻阻值为0.05--5欧姆。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气电混合接头,所述下机架的中间设有安装孔,所述气电混合接头穿过安装孔且与下机架密封连接;所述气电混合接头内部设有气道,所述冷却气通过气道和冷却通道主动送入到雾化仓内,所述雾化丝的正极和负极通过气电混合接头与电源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气电混合接头包括固定接口和活动接口,所述固定接口与活动接口能够导通或断开电源的正负极和冷却气的气源,所述活动接口通过螺纹或卡扣或外力压合或磁力吸合与固定接口进行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雾化丝位于出雾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冷却通道位于雾化丝的正下方,所述出雾通道两侧的雾化仓顶部设计为圆弧形或倒锥形或圆柱形。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活动接口包括第一绝缘环、正极底座和负极固定头,所述正极底座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第一绝缘环位于负极固定头与正极底座之间,所述雾化丝的正极与正极底座连接,所述雾化丝的负极与负极固定头连接,所述固定接口包括第二绝缘环、正极连接座和负极连接头,所述第二绝缘环位于正极连接座与负极连接头之间;所述固定接口与活动接口进行连接时,所述气道与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负极固定头设置在下机架上,所述下机架通过螺纹或卡扣或外力压合或磁力吸合固定在负极连接头上,所述正极底座紧贴在正极连接座上。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雾化仓的底部且与雾化构件的内侧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引油孔、正接头和负接头,所述雾化丝的正极通过正接头与正极底座连接,所述雾化丝的负极通过负接头与负极固定头连接,所述引油件的中部穿过雾化丝并固定在雾化丝内,所述引油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引油孔并填充在导液仓的底部。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出口回流机构,所述出口回流机构位于出雾通道内。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冷却气为空气或惰性气体或二氧化碳,所述冷却气的气压在0.002--0.7Mpa之间。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气泵和冷却气喷嘴,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气道进行连通,所述冷却气喷嘴位于气道内,所述冷却气喷嘴可改变气道的孔径或/和结构,所述气泵的电压可调节。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气溶胶发生器设置了功率控制装置,所述功率控制装置与电源连接,所述功率控制装置可调控雾化丝的工作电压。本技术实施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包括上机架、储液仓、冷却气、雾化构件和下机架,雾化构件安装在储液仓内,由于雾化构件和储液仓密封地固定在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能够防止雾化剂从储液仓中渗漏;为了进一步提升可持续供油的工作姿态,保证直立、倾斜、平置等姿态下的持续供液,防止倒置姿态下出现渗漏现象,下机架的顶部设有导液仓,导液仓与储液仓连通,同时,雾化仓的底部增加了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引油孔、正接头和负接头,雾化丝的正极通过正接头与正极底座连接,雾化丝的负极通过负接头与负极固定头连接,引油件的中部固定在雾化丝内,引油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引油孔并填充在导液仓的底部,由于安装座与雾化构件的内侧密封连接,雾化剂只能通过引油件渗入到雾化仓内进行加热和汽化,储液仓内的雾化剂在外界大气压强和内部负压的作用下,阻断雾化剂直接由储液仓灌入液面低的雾化仓内,仅能够通过引油件的毛细作用吸引导液仓内的雾化剂供给至雾化丝进行加热和雾化,导液仓内“上大下小”结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了引油件充分浸润在雾化剂中且不受工作姿态的影响。当气溶胶发生器倒置时,储液仓内的雾化剂与导液仓分离,引油件吸附住残余的雾化剂,从而防止产品倒置等情况下出现雾化剂的渗漏现象。雾化构件包括位于其下方的雾化仓、位于雾化仓底部的冷却通道、位于雾化仓顶部的出雾通道、雾化丝和引油件,储液仓内的雾化剂通过引油件渗入到雾化丝进行加热和汽化,冷却气通过冷却通道主动送入到雾化仓内,由于雾化丝位于雾化仓内且固定在出雾通道的入口处、冷却通道位于雾化仓的底部,雾化剂通过加热丝进行加热,形成蒸汽状态的雾化剂,此时,冷却气从雾化仓底部的冷却通道主动地进入雾化仓内,对雾化丝表面被加热至过饱和状态的雾化剂蒸汽进行急速降温,此时蒸汽状态的雾化剂在冷却气的作用下快速形成气溶胶并吹出气溶胶发生器,实现了雾化剂在气溶胶发生器内部经过“液体-气体-液体”的物理变化形成气溶胶,雾化效果好。同时,气溶胶发生器的供油方案采用毛细管原理,引油件选用耐温性好的柔性纤维织物材料或带有微小空隙的固体材料,储液仓中的雾化剂在负压和渗透作用下不断地渗入到雾化丝,连续地重复“液体-气体-液体”的雾化过程,并随着储液仓内雾化剂的消耗,储液仓内处于负压状态可防止雾化剂过多导致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包括上机架、储液仓、冷却气、雾化构件和下机架,所述雾化构件安装在储液仓内,所述雾化构件和储液仓密封地固定在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构件包括位于其下方的雾化仓、位于雾化仓底部的冷却通道、位于雾化仓顶部的出雾通道、雾化丝和引油件,所述雾化丝位于雾化仓内且固定在出雾通道的入口处,所述储液仓内的雾化剂通过引油件渗入到雾化丝进行加热和汽化,所述冷却气通过冷却通道主动送入到雾化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包括上机架、储液仓、冷却气、雾化构件和下机架,所述雾化构件安装在储液仓内,所述雾化构件和储液仓密封地固定在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构件包括位于其下方的雾化仓、位于雾化仓底部的冷却通道、位于雾化仓顶部的出雾通道、雾化丝和引油件,所述雾化丝位于雾化仓内且固定在出雾通道的入口处,所述储液仓内的雾化剂通过引油件渗入到雾化丝进行加热和汽化,所述冷却气通过冷却通道主动送入到雾化仓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的顶部设有导液仓,所述导液仓与储液仓连通,且导液仓位于储液仓的底部;所述冷却通道的顶部高于导液仓的顶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丝由耐热性好的金属制成,雾化丝的电阻阻值为0.05--25欧姆。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仓的底部外侧为倒锥形或圆弧斜面;所述引油件的中部固定在雾化丝内,所述引油件的两端填充在导液仓的底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丝的形状为螺旋形或管状或网状或片状;所述引油件为耐温性好的柔性纤维织物材料或带有微小空隙的固体材料。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丝为不锈钢或镍合金或钨丝,所述雾化丝的电阻阻值为0.05--5欧姆。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气电混合接头,所述下机架的中间设有安装孔,所述气电混合接头穿过安装孔且与下机架密封连接;所述气电混合接头内部设有气道,所述冷却气通过气道和冷却通道主动送入到雾化仓内,所述雾化丝的正极和负极通过气电混合接头与电源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模组化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电混合接头包括固定接口和活动接口,所述固定接口与活动接口能够导通或断开电源的正负极和冷却气的气源,所述活动接口通过螺纹或卡扣或外力压合或磁力吸合与固定接口进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鹤翔赵建基张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赵鹤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