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07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母棚、设置于母棚内的子棚,以及与各个子棚连通的尾气输送管路,子棚内部种植植物,且能够密封或打开与大气连通,尾气输送管路在与各个子棚的连通通路上设置有阀门;还包括设置于子棚内部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器,第一检测单元对子棚内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控制器能够在子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阀门,并在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对应子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吸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进行碳吸收,结构简单,绿色环保,且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对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整个吸收过程精确可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发电,供热,以及垃圾处理过程中,化石原料,如煤、石油产物、天然气,以及其他可燃气体和有机物(包括有机固废垃圾)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产生不利影响。现有技术中进行碳处理的物理、化学等方法,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且整体吸收过程精确可控,实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母棚、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棚内的子棚,以及与各个所述子棚连通的尾气输送管路,所述子棚内部种植有植物,并且所述子棚能够密封或打开与大气连通,所述尾气输送管路用于向各个所述子棚内通入尾气,且所述尾气输送管路在与各个所述子棚的连通通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子棚内部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所述子棚、所述阀门均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母棚(1)、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棚(1)内的子棚(2),以及与各个所述子棚(2)连通的尾气输送管路(3),所述子棚(2)内部种植有植物(01),并且所述子棚(2)能够密封或打开与大气连通,所述尾气输送管路(3)用于向各个所述子棚(2)内通入尾气,所述尾气输送管路(3)在与各个所述子棚(2)的连通通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n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子棚(2)内部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所述子棚(2)、所述阀门均电连接的控制器(4),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能够对所述子棚(2)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4)能够在所述子棚(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母棚(1)、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棚(1)内的子棚(2),以及与各个所述子棚(2)连通的尾气输送管路(3),所述子棚(2)内部种植有植物(01),并且所述子棚(2)能够密封或打开与大气连通,所述尾气输送管路(3)用于向各个所述子棚(2)内通入尾气,所述尾气输送管路(3)在与各个所述子棚(2)的连通通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子棚(2)内部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所述子棚(2)、所述阀门均电连接的控制器(4),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能够对所述子棚(2)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4)能够在所述子棚(2)内部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的所述阀门,并在所述子棚(2)内部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对应所述子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排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输送管路(3)包括总管路和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子棚(2)连通的支管路,所述总管路埋设于地表以下,所述支管路向上延伸至所述子棚(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排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总管路的冷凝单元(5)、增压单元(6)和存储单元(7),所述尾气经冷凝、增压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碳排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棚(1)和所述子棚(2)均采用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领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