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入体式除颤电极及其应用的除颤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术中伸入人体内对心脏除颤的入体式除颤电极。
技术介绍
除颤(Defibrillation),是利用医疗器械或特定药品终止心室纤维性颤动的过程。在医学上,“除颤”一词通常特指用除颤器以对心脏放电的方式终止心房颤动的操作。除颤根据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电除颤——通过除颤器放电除颤;2、药物除颤——通过注射药物影响心脏电活动除颤;3、手法除颤——心前区叩击。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除颤,电除颤是通过向心脏施加电荷以终止心律不齐并使得心脏的正常电刺激能够自发恢复来治疗各种心律不齐。目前我国心脏外科的年手术量已经超过了20余万台,但由于心脏外科手术风险相对较大,死亡率高,微创心脏手术的发展较其他外科明显偏晚。但近几年,微创心脏手术实现了大幅增长,包括胸腔镜心脏手术、机器人心脏手术、小切口心脏手术等,不仅手术病种涵盖了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脏肿瘤、心房颤动、冠状动脉搭桥术等绝大多数心脏疾病,而且年手术量超过了5万余例,具有创伤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体式除颤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的电极(2)和滑动连接在基座(1)内的驱动块(3),所述基座(1)上端设有开口(4),电极(2)位于开口(4)内,且电极(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开口(4)内,电极(2)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带动电极(2)转动驱动杆(5);所述驱动块(3)与驱动杆(5)连接,用于驱动驱动杆(5)转动;所述基座(1)内设有用于驱动块(3)复位的复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入体式除颤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的电极(2)和滑动连接在基座(1)内的驱动块(3),所述基座(1)上端设有开口(4),电极(2)位于开口(4)内,且电极(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开口(4)内,电极(2)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带动电极(2)转动驱动杆(5);所述驱动块(3)与驱动杆(5)连接,用于驱动驱动杆(5)转动;所述基座(1)内设有用于驱动块(3)复位的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体式除颤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为片状结构,且电极(2)外周包覆有绝缘层(7),开口(4)对应的绝缘层(7)处设有电极(2)裸露的电极(2)触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体式除颤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设有用于引导驱动块(3)滑动的导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体式除颤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定位块(8)和导向柱(9),定位块(8)连接在基座(1)内,导向柱(9)与定位块(8)连接,所述驱动块(3)上设有与导向柱(9)配合导向的滑孔(10);复位机构为弹簧(11),弹簧(11)套接在导向柱(9)上,弹簧(11)的一端抵在驱动块(3)上,弹簧(11)另一端抵在定位块(8)上;所述定位块(8)的中部设有用于拉绳穿过的通孔(16)。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栋,陈航,潘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