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印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98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包括菌种罐,外筒及打孔送种竿,所述外筒底部侧壁设置菌种罐,所述外筒本体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菌种罐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可移动的打孔送种竿,所述打孔送种竿顶端设置手柄,所述打孔送种竿另一端设置前盖帽,所述外筒远离手柄一端设置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种器,具体是指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
技术介绍
食用菌作为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因其食用及营养价值,颇受消费群体的青睐,但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人工占较大的比重,经常出现人手不够,或找不到熟练工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包括菌种罐,外筒及打孔送种竿,所述外筒底部侧壁设置菌种罐,所述外筒本体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菌种罐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可移动的打孔送种竿,所述打孔送种竿顶端设置手柄,所述打孔送种竿另一端设置前盖帽,所述外筒远离手柄一端设置挡板。作为改进,所述手柄表面可设置防滑装置。作为改进,所述外筒的圆心与所述打孔送种竿圆心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时通过拉送打孔送种竿,可实现连续接种,使用便捷,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1、菌种罐,2、外筒,3、打孔送种竿,4、前盖帽,5、挡板,6、手柄,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附图2,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包括菌种罐1,外筒2及打孔送种竿3,所述外筒2底部侧壁设置菌种罐1,所述外筒2本体设置通孔7,所述通孔7与菌种罐1连通,所述通孔7内设置可移动的打孔送种竿3,所述打孔送种竿3顶端设置手柄6,所述打孔送种竿3另一端设置前盖帽4,所述外筒2远离手柄6一端设置挡板5。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手柄6表面可设置防滑装置。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外筒2的圆心与所述打孔送种竿3圆心重合。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外筒2底部侧壁设置菌种罐1,所述外筒2本体设置通孔7,所述通孔7与菌种罐1连通,所述通孔7内设置可移动的打孔送种竿3,所述打孔送种竿3顶端设置手柄6,所述打孔送种竿3另一端设置前盖帽4,所述外筒2远离手柄6一端设置挡板5,所述手柄6表面可设置防滑装置,所述外筒2的圆心与所述打孔送种竿3圆心重合,接种时可通过本装置直接打孔,后拉打孔送种竿3,菌种罐1中的菌种落入外筒2,打孔送种竿3前送,将菌种推入已打好的孔内。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罐(1),外筒(2)及打孔送种竿(3),所述外筒(2)底部侧壁设置菌种罐(1),所述外筒(2)本体设置通孔(7),所述通孔(7)与菌种罐(1)连通,所述通孔(7)内设置可移动的打孔送种竿(3),所述打孔送种竿(3)顶端设置手柄(6),所述打孔送种竿(3)另一端设置前盖帽(4),所述外筒(2)远离手柄(6)一端设置挡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固体菌种打孔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罐(1),外筒(2)及打孔送种竿(3),所述外筒(2)底部侧壁设置菌种罐(1),所述外筒(2)本体设置通孔(7),所述通孔(7)与菌种罐(1)连通,所述通孔(7)内设置可移动的打孔送种竿(3),所述打孔送种竿(3)顶端设置手柄(6),所述打孔送种竿(3)另一端设置前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印
申请(专利权)人:郭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