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部件与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86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4:26
本申请涉及即热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部件与液体加热容器。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用于液体通过的管路,其中,所述管路包括相连通的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所述预热段用于预热经过的液体,所述排气出水段用于排出具有预设温度的液体和蒸汽,所述预热段与所述排气出水段相对弯折。由于管路的预热段与排气出水段相对弯折,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中的至少一者不处于水平状态,即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向上延伸,向上延伸的管路使得液体沸腾产生的高温蒸汽能够向上运动,从而有利于高温蒸汽从管路中排出,降低因高温蒸汽无法快速排出而导致的管路干烧,提高加热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部件与液体加热容器


[0001]本申请涉及即热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部件与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加热管加热液体,即液体能够在加热管流动,且该加热管能够将在其内部流动的液体加热至沸腾,液体沸腾后会在加热管内产生大量的蒸汽,且蒸汽的温度较高,当加热管内的蒸汽不能快速排出时,高温的蒸汽会导致加热管发生干烧现象,从而损坏加热管,导致液体加热容器无法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部件与液体加热容器,以降低加热管发生干烧的风险。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用于液体通过的管路,其中,所述管路包括相连通的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所述预热段用于预热经过的液体,所述排气出水段用于排出具有预设温度的液体和蒸汽;所述预热段与所述排气出水段相对弯折。
[0005]本方案中,该管路中的预热段用于预热通过的液体,排气出水段用于将预热后的液体加热到预设温度,例如能够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由于管路的预热段与排气出水段相对弯折,即管路的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的轴线不重合,因此,在将管路安装于液体加热容器时,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中的至少一者不处于水平状态,即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向上延伸,向上延伸的管路使得液体沸腾产生的高温蒸汽能够向上运动,从而有利于高温蒸汽从管路中排出,降低因高温蒸汽无法快速排出而导致的管路干烧,提高加热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br/>[000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热部件还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管路的外侧,并与所述管路连接,所述加热管用于加热所述管路。
[0007]本方案中,加热管位于管路外侧,该加热管能够用于加热管路的管壁,从而通过管路的管壁将热量传递至管路内的液体,实现加热。同时,管路的外侧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加热管,从而增大受热面积,缩短将管路内的液体加热到沸腾或用户设定的预设温度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0008]具体地,所述加热管的功率密度大于或等于30W/cm2。
[0009]本方案中,加热管的功率和功率密度增大时,相同时间内,能够更快地将液体加热到沸腾,即采用该功率和功率密度的加热管时,管路内更加快速地产生高温蒸汽,而该管路中相对弯折的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的设置能够促进管路内的高温蒸汽排出,从而使得加热管的功率和功率密度增加后,管路内不容易发生干烧现象,提高管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加热管的功率和功率密度增大时,能够减小液体加热到沸腾或用户设定的预设温度
的时间,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用户体验。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路还包括圆弧形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所述预热段和所述排气出水段,所述过渡段的半径R满足:15mm≤R≤50mm。
[0011]本方案中,圆弧形的过渡段作为连接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的过渡段,即使得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之间通过过渡段圆弧过渡,降低液体和蒸汽在管路内发生湍流的风险,提高液体流动的稳定性。同时,该圆弧形的过渡段还能够降低高温蒸汽在该位置聚集的风险,从而降低过渡段发生干烧的风险。另外,若过渡段的半径R太小,过渡段的体积过小,高温蒸汽容易在该过渡段内聚集,从而容易导致过渡段发生干烧,若过渡段的半径R过大,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弯折相同角度时,过渡段的体积较大,导致加热部件的体积过大,不利于减小液体加热容器的体积,也不利于加热部件的空间布置。因此,当过渡段的半径R满足15mm≤R≤50mm时,能够降低管路发生干烧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减小加热部件的体积。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渡段的半径R为30mm。
[0013]本方案中,当过渡段半径R为30mm时,液体沸腾产生的高温蒸汽能够顺利排出,减小高温蒸汽在过渡段的聚集,从而能够降低管路发生干烧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减小加热部件的体积。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渡段包括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与所述预热段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圆弧部与所述排气出水段圆弧过渡;所述预热段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长度之和为L1,所述排气出水段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长度之和为L2,其中,L1:L2为3:2。
[0015]本方案中,液体经预热段进入管路,并在预热段内被加热,且加热后从排气出水段排出管路,因此,液体在预热段与第一圆弧部内被加热,且在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的位置,至少部分液体沸腾产生高温蒸汽。因此,该管路中,预热段和第一圆弧部为管路的预热区,该预热区用于加热液体,排气出水段和第二圆弧部为排气区,该排气区用于将沸腾产生的高温蒸汽排出,同时,该排气区也能够用于加热未达到目标温度的液体,即该排气出水段和第二圆弧部不仅能够用于加热液体,还能够促进高温蒸汽排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L1与L2的比例,能够改变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的位置,使得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位于液体沸腾产生高温蒸汽的位置,即使得高温蒸汽产生于排气出水段的上游,促进高温蒸汽从排气出水段排出,进一步降低管路发生干烧的风险。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热段与所述排气出水段之间具有预设夹角α,所述预设夹角α满足:45
°
≤α≤135
°

[0017]该方案中,预设夹角α太小容易在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相对弯折的弯折位置造成高温蒸汽的聚集,从而造成弯折位置具有较高的干烧风险,预设夹角α太大则不利于高温蒸汽向上排出,从而导致管路干烧的风险较高。因此,预设夹角α满足45
°
≤α≤135
°
时,有利于高温蒸汽排出管路,且能够降低高温蒸汽在管路的弯折位置聚集的风险,从而降低管路发生干烧的风险。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热段与所述排气出水段之间的预设夹角为90
°

[0019]本方案中,当预设夹角α为90
°
时,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相互垂直,因此,在液体加热容器内,预热段和排气出水段中的一者水平放置时,另一者处于竖直状态,竖直状态的部分(预热段或排气出水段)更加有利于管路内高温蒸汽的排出,从而进一步降低管路干烧的
风险。同时,预设夹角α为90
°
时,高温蒸汽在管路的弯折位置聚集的风险较低,从而降低弯折位置干烧的风险。另外,当预热段与排气出水段相互垂直时,能够降低管路的加工难度。
[00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路具有用于液体流动的内腔,所述内腔的截面的最大尺寸L满足:5mm≤L≤15mm。
[0021]本方案中,当管路的内腔的截面的最大尺寸L过小时,液体在管路内的流通截面积过小,单位时间内液体的流量过小,降低液体加热容器的出水量,并导致液体在管路内快速沸腾产生蒸汽,大量蒸汽无法快速从管路内排出,从而导致管路干烧;当管路的内腔的截面的最大尺寸L过大时,液体在管路内的流通截面积过大,单位时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1)包括用于液体通过的管路(11);其中,所述管路(11)包括相连通的预热段(111)和排气出水段(112),所述预热段(111)用于预热经过的液体,所述排气出水段(112)用于排出具有预设温度的液体和蒸汽;所述预热段(111)与所述排气出水段(112)相对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1)还包括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12)位于所述管路(11)的外侧,并与所述管路(11)连接,所述加热管(12)用于加热所述管路(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2)的功率密度大于或等于30W/c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11)还包括圆弧形的过渡段(113),所述过渡段(113)连接所述预热段(111)与所述排气出水段(112),并与所述预热段(111)和所述排气出水段(112)圆弧过渡;所述过渡段(113)的半径R满足:15mm≤R≤5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113)的半径R为30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113)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