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双极反渗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81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双极反渗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底座、第一过滤罐、第二过滤罐、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工型块、过滤器、水管、支架、控制柜、过滤管、水泵、进料箱、防回流装置和卡扣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罐,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石英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回流装置,在设备主体进行工作的时候水管内部流动的需要处理的水长时间会将水管的内壁形成水垢,进料箱的内部放置阻垢剂,通过防回流装置流出,设置的卡扣组件,方便将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内部的石英砂层和活性炭层取出进行清理。和活性炭层取出进行清理。和活性炭层取出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双极反渗透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医用双极反渗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0003]常用的双极反渗透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之后,过滤器内部滤芯会有过滤的杂质堆积,滤芯在过滤器的内部不方便拆卸清理,清理滤芯的时候设备不能够使用,拆卸清理很麻烦,耽误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双极反渗透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双极反渗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底座(2)、第一过滤罐(3)、第二过滤罐(4)、石英砂层(5)、活性炭层(6)、工型块(7)、过滤器(8)、水管(9)、支架(10)、控制柜(11)、过滤管(12)、水泵(13)、进料箱(14)、防回流装置(15)和卡扣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罐(3),所述底座(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罐(4),所述第一过滤罐(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石英砂层(5),所述第二过滤罐(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性炭层(6),所述活性炭层(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型块(7),所述底座(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管(9),所述底座(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柜(11),所述水管(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过滤管(12),所述底座(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3),所述水管(9)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箱(14),所述进料箱(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回流装置(15),所述第一过滤罐(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扣组件(16);所述防回流装置(15)包括装置框(1501)、挡板(1502)、撑杆(1503)、第一弹簧(1504)和半圆块(1505),所述进料箱(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装置框(1501),所述装置框(1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502),所述挡板(15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撑杆(1503),所述撑杆(150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1504),所述撑杆(15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半圆块(1505);所述卡扣组件(16)包括直角块(160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晨杨建刚张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旭晨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