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46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药贴粘贴不紧固和药贴释放药物缓慢的问题,其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附片,粘附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药敷体,药敷体包括第一药物层、第二药物层、缓释层、载体层、离型膜和基底层,外护套的内表面且位于药敷体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粘贴圈,粘贴圈的表面粘附有撕纸,该便于贴敷的药贴,在使用过程中药物释放均匀,持续性强,无需频繁更换,适合于长时间使用,使用方便,可贴于不同穴位,便于对患者的治疗,安全可靠,节约操作者时间,制造成本低,易于普及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应用。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dicine patch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ti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


[0001]本技术属于药贴
,具体为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

技术介绍

[0002]膏药贴,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常用的贴在身体某部位的膏药,它的定义就是将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制剂,膏药贴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益气养血、通经走络、强筋健骨,舒筋活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0003]现有的药贴在进行敷用时,常常粘贴不紧固,容易导致药贴脱落,并且药贴释放药物缓慢,皮肤吸收药物也缓慢,不能快速减轻患者痛苦,缺乏贴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药贴粘贴不紧固和药贴释放药物缓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附片,粘附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药敷体,药敷体包括第一药物层、第二药物层、缓释层、载体层、离型膜和基底层,外护套的内表面且位于药敷体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粘贴圈,粘贴圈的表面粘附有撕纸。
[0006]优选的,所述基底层与离型膜之间分别粘附有第一药物层、第二药物层、缓释层和载体层,载体层的顶部固定粘附有第二药物层,第一药物层与第二药物层之间固定粘附有缓释层。
[0007]优选的,所述外护套表面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垫片,垫片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粘附条。
[0008]优选的,所述粘附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收缩带,粘附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粘合带。
[0009]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微孔。
[0010]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口,圆口的表面粘附有加热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工作时,通过设置有外护套、药敷体、第一药物层、第二药物层、缓释层、载体层、离型膜、基底层、粘贴圈、撕纸、垫片、粘附条、收缩带、粘合带、微孔、加热贴和粘附片,使粘贴圈将药敷体和外护套对使用者进行伤口处贴敷,同时利用粘贴条和粘合带对整个外护套进行紧固粘贴,整个便于贴敷的药贴在使用过程中药物释放均匀,持续性强,无需频繁更换,适合于长时间使用,使用方便,可贴于不同穴位,便于对患者的治疗,安全可靠,节约操作者时间,制造成本低,易于普及推广应用;
[0013](2)、将粘贴圈表面的撕纸撕掉,接着利用药敷体对使用者进行贴敷,使用者将第
一药物层与皮肤表面贴合,第一药物层内的药物组份通过离型膜释放到皮肤上,第二药物层内的药物组份通过缓释层释放到第一药物层内,对第二药物层内的药物组份进行补充,使得第二药物层内的药物组份浓度始终维持在适合的含量,通过粘贴圈实现药敷体表面与皮肤的贴膜,紧接着利用收缩带调节粘附条的使用长度,当长度合适时通过粘合带进行进一步的贴敷,防止药敷体贴敷不紧固导致掉落。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外部套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药敷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护套;2、药敷体;201、第一药物层;202、第二药物层;203、缓释层;204、载体层;205、离型膜;206、基底层;3、粘贴圈;4、撕纸;5、垫片;6、粘附条;7、收缩带;8、粘合带;9、微孔;10、圆口;11、加热贴;12、粘附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附片12,粘附片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药敷体2,药敷体2包括第一药物层201、第二药物层202、缓释层203、载体层204、离型膜205和基底层206,基底层206能够减少药物组份的挥发,外护套1的内表面且位于药敷体2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粘贴圈3,粘贴圈3的表面粘附有撕纸4,利用粘贴圈3便于提高整个外护套1内表面的粘附力。
[0022]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出,基底层206与离型膜205之间分别粘附有第一药物层201、第二药物层202、缓释层203和载体层204,载体层204的顶部固定粘附有第二药物层202,第一药物层201与第二药物层202之间固定粘附有缓释层203,缓释层203用于减缓第一药物层201向第二药物层202内释放药物的速度。
[0023]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出,外护套1表面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垫片5,垫片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粘附条6,利用垫片5和粘附条6便于提高整个外护套1整体的粘附性。
[0024]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粘附条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收缩带7,粘附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粘合带8,利用收缩带7便于带动整个粘附条6进行长度收缩调节。
[0025]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外护套1的外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微孔9,利用微孔9便于加热贴11的热量穿过。
[0026]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外护套1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口10,圆口10的表面粘附有加热贴11,利用加热贴11便于提高外护套1内部药敷体2的药效。
[0027]工作原理:工作时,将粘贴圈3表面的撕纸4撕掉,接着利用药敷体2对使用者进行贴敷,使用者将第一药物层201与皮肤表面贴合,第一药物层201内的药物组份通过离型膜205释放到皮肤上,第二药物层202内的药物组份通过缓释层203释放到第一药物层201内,对第二药物层202内的药物组份进行补充,使得第二药物层202内的药物组份浓度始终维持在适合的含量,通过粘贴圈3实现药敷体2表面与皮肤的贴膜,紧接着利用收缩带7调节粘附条6的使用长度,当长度合适时通过粘合带8进行进一步的贴敷,防止药敷体2贴敷不紧固导致掉落。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附片(12),粘附片(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药敷体(2),药敷体(2)包括第一药物层(201)、第二药物层(202)、缓释层(203)、载体层(204)、离型膜(205)和基底层(206),外护套(1)的内表面且位于药敷体(2)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粘贴圈(3),粘贴圈(3)的表面粘附有撕纸(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贴敷的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206)与离型膜(205)之间分别粘附有第一药物层(201)、第二药物层(202)、缓释层(203)和载体层(204),载体层(204)的顶部固定粘附有第二药物层(202),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辉张书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欧米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