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超细粉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128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超细粉磨系统,涉及水泥工业的粉磨装置领域。本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粉磨系统和成品输出系统;进料系统包括进料仓,进料仓出口处设有传输计量秤,传输计量秤与粉磨系统连接;粉磨系统包括立式磨机,立式磨机的上部设有进料口,立式磨机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成品输出系统连接;成品输出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安装在出料口处,流量控制阀出口端设有冲板流量计,冲板流量计的出口通过提升机与成品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水泥的比表面积从200m2/kg研磨到350~800m2/kg超细粉磨状态,比球磨机节约电耗将近6kWh/t,降低了研磨系统的整体能耗,提高了水泥产品细度,提升了混凝土质量和寿命。提升了混凝土质量和寿命。提升了混凝土质量和寿命。

Cement superfine grin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超细粉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工业的粉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泥超细粉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党的十九大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工业固废资源化多级利用,减小排放及堆存,成为行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0003]粉煤灰、矿渣等以其优良性能在水泥混凝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应用过程中受欢迎的主要是Ⅰ级灰,而工业排放的固废中Ⅰ级灰占少数,粗灰活性底,用水量大,难以直接利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粗灰,常见的处理方式为粉磨。传统的粉磨生产线,产量低,电耗高,资源浪费,不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同时考虑能耗问题产品只磨到Ⅰ级灰细度,如果能将粉煤灰磨得更细,粉煤灰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发,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超细粉磨系统,降低研磨整体能耗,提高水泥产品细度。
[0005]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水泥超细粉磨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粉磨系统和成品输出系统;进料系统包括进料仓,进料仓出口下方设有传输计量秤,传输计量秤与粉磨系统连接;粉磨系统包括立式磨机,立式磨机的上端面设有排风口,立式磨机的上部设有进料口,立式磨机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成品输出系统连接;立式磨机的下端面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下方设有冷风机;成品输出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冲板流量计和成品仓,流量控制阀安装在立式磨机的出料口处,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设有冲板流量计,冲板流量计的出口通过提升机与成品仓连通。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水泥的比表面积从200m2/kg研磨到350~800m2/kg的超细粉磨状态,比球磨机实际节约电耗将近6kWh/t,降低了研磨系统的整体能耗,提高了水泥产品的细度,改善了混凝土的硬度和耐久性,提升了混凝土质量和寿命。
[0007]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
[0008]进料系统为粉状物料进料系统,粉状物料进料系统包括第一进料仓和传输计量秤,传输计量秤为铰刀秤,第一进料仓的出口设有闸板阀,闸板阀下方为铰刀秤,铰刀秤的出料端与立式磨机的进料口连通;采用铰刀秤防止粉尘污染,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0009]第一进料仓进口处设有气力输送装置,减少粉尘污染。
[0010]进料系统为颗粒状物料进料系统,颗粒状物料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斗、第二进料仓和传输计量秤,传输计量秤为皮带秤,进料斗通过提升机将物料输送至第二进料仓,第二进料仓的出口下方为皮带秤,皮带秤的出料端与立式磨机的进料口连通;皮带秤运输颗粒状
物料速度快。
[0011]进料斗的进口处设有机械输送装置。
[0012]成品仓的上部和进料仓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于计量储量的荷重传感器,及时检测仓内物料量,避免物料过多或过少。
[0013]成品仓的出料口设有闸板阀,闸板阀下方依次设有回转阀和散装头;或闸板阀下方设有袋装装车装置。两种不同的包装方式,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
[0014]传输计量秤与立式磨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进料锁风阀,用于立式磨机的锁风,有助于立式磨机的散热降温。
[0015]进料仓、立式磨机和成品仓的上端分别设有收尘系统,收尘系统包括收尘器和收尘风机,收尘风机与收尘器连接,收尘器装在进料仓、立式磨机和成品仓的上端,减少生产线的粉尘排出,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减少作业人员的身体伤害。
[0016]立式磨机的下端面设有检修门,用于更换研磨介质和设备检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泥超细粉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泥超细粉磨系统的具体结构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为:粉状物料进料系统1,第一进料仓11,铰刀秤12,颗粒状物料进料系统2,进料斗21,第二进料仓22,皮带秤23,粉磨系统3,立式筒体31,进料口32,出料口33,冷风机34,成品输出系统4,流量控制阀 41,冲板流量计42,成品仓43,回转阀431,散装头432,袋装装车装置433,收尘器5,收尘风机51,进料锁风阀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充分了解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此。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超细粉磨系统,由进料系统、粉磨系统3和成品输出系统4等组成,进料系统由进料仓等组成,进料仓出口下方设有传输计量秤,传输计量秤与粉磨系统3连接。进料系统分为粉状物料进料系统1和颗粒状物料进料系统2。
[0022]进料系统实施例一:
[0023]进料系统为粉状物料进料系统1,传输计量秤为铰刀秤12,粉状物料进料系统由第一进料仓11和铰刀秤12等组成,铰刀秤12为计量螺旋铰刀秤。第一进料仓11的进口设有气力输送装置,粉状物料的比表面积在2000cm2/g 左右,第一进料仓11的来料形式为罐车气力输送,罐车将水泥半成品或粉煤灰通过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一进料仓11。第一进料仓11的出口装有闸板阀,闸板阀下方为铰刀秤12的进料端,铰刀秤12的出料端与粉磨系统3连通。
[0024]进料系统实施例二:
[0025]进料系统为颗粒状物料进料系统2,传输计量秤为皮带秤23,颗粒状物料进料系统由进料斗21、第二进料仓22和皮带秤23等组成,进料斗21的进口设有机械输送装置,颗粒状物料的粒度<5mm,进料斗21的来料形式为铲车上料机械输送。进料斗21的出口处设有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将物料输送至第二进料仓22,第二进料仓22的出口下方为皮带秤23,皮带秤
23的出料端与粉磨系统3连通。
[0026]粉磨系统3由立式磨机等组成,立式磨机外部为立式筒体31,立式筒体 3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32,立式筒体3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33,出料口33与成品输出系统4连接。立式筒体31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搅拌轴另一端连接搅拌叶片。立式筒体31内装有研磨介质。物料由进料口32进入,从上而下经过立式筒体31,随着搅拌叶片转动,研磨介质与物料在摩擦力、重力和离心力的多重作用下形成多维有序的循环活动,介质间、介质与搅拌叶片间、介质与筒体内壁间相互研磨,有效破碎物料。粒度合格的产品运动至立式筒体31的出料口33排出,不合格的物料返回至立式磨机中下部的研磨区再次研磨,实现内部再分级,减少过磨现象。为了加强筒体粉磨过程中的热量散发,立式筒体31上端面设有排风口,立式筒体31的下端面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下方设有冷风机34,冷风从下向上进入到立式筒体31内,在上升的同时与立式磨机进行热交换,带走大部分热量,达到给磨机降温的目的。立式筒体31下端面还设有检修门,检修门用于立式磨机内研磨介质的更换。
[0027]传输计量秤与立式磨机的进料口32之间设有进料锁风阀6,加强立式筒体31内的气体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超细粉磨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粉磨系统和成品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系统包括进料仓,进料仓出口下方设有传输计量秤,传输计量秤与粉磨系统连接;粉磨系统包括立式磨机,立式磨机的上端面设有排风口,立式磨机的上部设有进料口,立式磨机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成品输出系统连接;立式磨机的下端面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下方设有冷风机;成品输出系统包括流量控制阀、冲板流量计和成品仓,流量控制阀安装在立式磨机的出料口处,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设有冲板流量计,冲板流量计的出口通过提升机与成品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超细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系统为粉状物料进料系统,粉状物料进料系统包括第一进料仓和传输计量秤,传输计量秤为铰刀秤,第一进料仓的出口设有闸板阀,闸板阀下方为铰刀秤,铰刀秤的出料端与立式磨机的进料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超细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料仓进口处设有气力输送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超细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系统为颗粒状物料进料系统,颗粒状物料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良曾计生刘剑英王彬陶瑛刘志军王国民徐海栋仪登伟刘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