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底脚
[0001]本技术属于支撑底脚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底脚。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四点支撑结构中,所用的是固定式底脚,由于三点确定面,当有第四点时,势必会出现其中一个点不在同一个面的情况,所以用户使用前需要手动调整固定底脚,以达到支撑结构平稳无晃动。
[0003]自动调整底脚的原理是利用弹簧力复位加摩擦阻尼的自动调整支撑结构,自动调整完后,摩擦阻尼起到限制因弹簧复位力出现轻微窜动现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支撑物在发生任何情况的移动,自动调整底脚都可以自动调整支撑结构平稳。
[0004]国外一些厂家采用塑料管,塑料管无论从强度,精度方面都劣于金属管,另外塑料管容易出现老化现象,所以寿命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最终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底脚,以解决现有支撑底脚结构使用寿命短且强度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支撑底脚,所述支撑底脚结构设计合理,使得被支撑物可以自动调整平稳无晃动,在被支撑物主动或被动移动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1),竖直设置;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插设于所述支撑管(1)的上端口(11);弹簧(3),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撑管(1)内,所述弹簧(3)的上端抵靠于所述上端盖(2)伸入支撑管(1)内侧端的端面;活动塞(4),所述活动塞(4)竖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管(1)内侧下部,所述活动塞(4)的下表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插接孔(41),靠近插接孔(41)的下开口端的活动塞(4)外壁上沿活动塞(4)周向凸设有一环形凸起(42),所述弹簧(3)的下端抵靠于所述环形凸起(42);下端盖(5),所述下端盖(5)包括插接块(51)以及竖直凸设于插接块(51)下表面中部的连接块(52),下端盖(5)通过插接块(51)插设于支撑管(1)的下端口(12),所述下端盖(5)的连接块(52)位于支撑管(1)外侧,所述连接块(52)的下表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贯通下端盖(5)的插接通道(53),所述插接通道(53)与活动塞(4)的插接孔(41)同轴;支撑杆(6),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杆(6)的上端由插接通道(53)伸入活动塞(4)的插接孔(41),所述支撑杆(6)的下端位于下端盖(5)的插接通道(53)外侧,所述支撑杆(6)的下端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支撑座(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2)伸入支撑管(1)上端口(11)内侧端的端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凸设有一凸起部(21),所述弹簧(3)的上端套设于凸起部(21);所述凸起部(21)的表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凹槽(22);所述活动塞(4)的上表面沿活动塞(4)外周向开设有一与所述凹槽(22)相对应的环槽(43),所述环槽(43)的外径与凹槽(22)的内径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底脚,其特征在于,靠近上端口的支撑管(1)外壁沿支撑管(1)周向内凹在支撑管(1)内壁形成一环形上卡接凸起(13);所述上端盖(2)伸入支撑管(1)内侧端的外壁沿上端盖(2)周向开设有与所述上卡接凸起(13)相配合的上沟槽(23);所述上端盖(2)通过上沟槽(23)与支撑管(1)的上卡接凸起(13)连接,形成上端盖(2)与支撑管(1)之间的铆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底脚,其特征在于,位于插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