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致熔断钢球锁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13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致熔断钢球锁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外壳(1)、解锁柱(2)、解锁弹簧(3)、约束绳(4)、加热器(5)、钢球(6)、锁冒(7)、挡圈(8)、限位圈(9)和限位弹簧(10);利用壳体、解锁柱和锁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锁冒的锁紧与释放,解锁柱与壳体之间安装有解锁弹簧,并绑扎约束绳;约束绳约束解锁柱和壳体之间的位置,使分离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并使弹簧呈压缩状态;约束绳上安装有加热器,给加热器通电,将约束绳熔断,解锁弹簧推动解锁柱运动一定距离,使分离机构由锁紧状态变为解锁释放状态。该分离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低冲击、低成本、宽温度适应性、锁紧及解锁可靠性高等特点。高等特点。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致熔断钢球锁分离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非火工的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微小卫星快速发展,其上的各类结构产品,如小型可展开太阳翼、天线等,在收拢状态下需要压紧,以便承受发射段载荷,入轨后需要实现分离释放,使产品能够展开到预定位置或形状。传统航天器上多采用火工分离装置,其具有承载能力大、分离可靠等特点,但同时具有重量大、成本高、解锁冲击大等缺点,不能很好适应微小卫星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轻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的分离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热致熔断钢球锁分离机构,结构简单、质量轻、解锁冲击小、成本低、温度适应范围广,解决了现有火工品重量大、冲击大以及记忆合金类分离机构温度适应性差、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热致熔断钢球锁分离机构,包括:外壳1、解锁柱2、解锁弹簧3、约束绳4、加热器5、钢球6、锁帽7以及挡圈8;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致熔断钢球锁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解锁柱(2)、解锁弹簧(3)、约束绳(4)、加热器(5)、钢球(6)、锁帽(7)以及挡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两端中空的圆柱形空腔,上空腔直径小于下空腔;所述上空腔的外侧套设有锁帽(7),所述上空腔与所述锁帽(7)相同的周向和轴向位置均开设有孔,用于存放所述钢球(6);所述外壳(1)的下空腔的底部设置有挡圈(8);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所述解锁柱(2),贯穿所述外壳(1)的上、下空腔;所述解锁柱(2)主体为圆柱状,顶端开设用于存放钢球(6)的凹槽,底部带有延伸出圆柱的平台,所述解锁柱(2)的主体外侧套设有解锁弹簧(3),所述解锁弹簧(3)压缩状态时的两端分别抵在下壳体的顶端内侧面和平台的上端面,通过所述约束绳(4)贯穿所述下空腔的顶端以及平台进行所述解锁弹簧(3)的压缩;压缩时所述解锁柱(2)的平台与所述挡圈(8)间有距离;所述约束绳(4)旁设有加热器(5),用于熔断所述约束绳(4);当所述约束绳(4)被熔断时,所述解锁弹簧(3)弹开,推动所述解锁柱(2)向下移动至所述挡圈(8),所述锁帽(7)以及上空腔的孔内存放的所述钢球(6)离开所述锁帽(7)滑入至所述解锁柱(2)的凹槽内,完成了锁帽(7)与壳体(1)的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熔断钢球锁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空腔与下空腔之前设置有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有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位于上空腔的孔下方,所述环形缝隙内由下至上设置有限位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强詹军海崔琦峰王栋梁李舒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