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1024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不仅解决了航空领域中的易碎、生鲜以及活物运输过程中不能进行挤压的问题,同时还能快速的进行装载以及卸货,并在装卸过程中对货物进行排布,每一批货物均设有独立空间,在运输活物时不会造成污染以及疾病传播,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专用箱体,专用箱体下端面为多组支撑板,箱体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轮,还包括用于对箱体进行装卸货物的装卸装置,引导板后端竖向滑动连接有对箱体进行阻拦的阻拦器,引导板前端转动并滑动连接有与阻拦器相配合的定位块,引导板下端可升降连接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与支撑板相配合,导轨内与箱体在定位后的各个支撑轮下方均设有升降定位组件。的各个支撑轮下方均设有升降定位组件。的各个支撑轮下方均设有升降定位组件。

Unloading device for air cargo trans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特别是一种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为了更加方便以及更加快速的进行运输货物,不可避免的想到使用航空来运输,在航空运输领域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没有的优势,第一速度快。"快"是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现代喷气式客机,巡航速度为800~900km/h,比汽车、火车快5~10倍,比轮船快20~30倍。距离越长,航空运输所能节约的时间越多,快速的特点也越显著。
[0003]第二机动性大。飞机在空中飞行,受航线条件限制的程度比汽车、火车、轮船小得多。它可以将地面上任何距离的两个地方连接起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飞行。尤其对灾区的救援、供应、边远地区的急救等紧急任务,航空运输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0004]第三舒适、安全。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0000米左右,飞行不受低气流的影响,平稳舒适。现代民航客机的客舱宽畅,噪音小,机内有供膳、视听等设施,旅客乘坐的舒适程度较高。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民航客机适航性严格的要求,航空运输的安全性比以往已大大提高。
[0005]第四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小。要发展航空运输,从设备条件上讲,只要添置飞机和修建机场。这与修建铁路和公路相比,一般说来建设周期短、占地少、投资省、收效快。据计算,在相距1000km的两个城市间建立交通线,若载客能力相同,修筑铁路的投资是开辟航线的1.6倍,开辟航线只需2年。
[0006]但是随着物流量的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随着增加,而使用航空运输的很多为易碎品,同时还有生鲜、活物等需要运输,但是如今的航空运输方面大部分还是使用人力,而小部分使用输送带进行输送,但是在输送带末端依旧使用人工来对货物进行搬运以及储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浪费了大量时间,所以需要一种能自动对货物进行输送,同时将需要运输的货物进行保存,还要使各个货物之间不要挤压的同时尽可能的装填更多的空间,从而来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不仅解决了航空领域中的易碎、生鲜以及活物运输过程中不能进行挤压的问题,同时还能快速的进行装载以及卸货,并在装卸过程中对货物进行排布,每一批货物均设有独立空间,在运输活物时不会造成污染以及疾病传播。
[0008]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箱体,专用箱体下端面为多组支撑板,箱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轮,还包括用于对箱体进行装卸货物的装卸装置,所述装卸装置包括承载箱体的引导板,引导板上开设有与支撑轮相配合的导轨,引导板后端竖向滑动连接有对箱体进行阻拦的阻拦器,引导板前端转动并滑动连接有与阻拦器相配合的定
位块,引导板下端可升降连接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与支撑板相配合,导轨内与箱体在定位后的各个支撑轮下方均设有升降定位组件,各个升降定位组件同步进行升降动作。
[0009]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下底面为空,箱体前端面下端开设有进料口,箱体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电机,各个升降电机位于左右两端且对称布置,各个升降电机转轴为螺纹轴并向下伸出,各个螺纹轴下端为光轴且与各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包括多组横板,横版两端分别经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左右两端的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多个螺纹孔,各个螺纹孔位置与箱体上的螺纹轴位置相对应。
[0011]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板上开设的导轨前端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板后端开设有安装阻拦器的竖向通槽,引导板前端开设有与定位块之间转动连接的第二通槽。
[0012]作为优选,所述阻拦器包括竖向滑动连接在引导板后端的阻拦块,阻拦块经固定连接在引导板上的竖向运动电机控制升降动作,阻拦块前端面向前伸出有阻拦杆,阻拦杆前端纵向滑动连接有阻拦头,阻拦头与阻拦块之间的阻拦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阻拦头前端纵向滑动连接有触动块。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转轴,定位转轴转动并滑动连接在引导板前端,定位块上端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单向导通块,定位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向下伸出的推动杆,推动杆下端竖向转动并滑动连接在引导板上,推动杆中部经纵向布置的伸缩器控制纵向方位的动作。
[0014]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支撑板,输送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块,各个支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各个输送辊间隔部位下端的输送支撑板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中间轮,各个输送辊与中间轮分别经输送带进行连接,各个输送辊之间的间距分别与支撑板相配合。
[0015]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定位组件包括竖向滑动连接在引导板上且位于导轨下方的升降定位电机,升降定位电机转轴为螺纹轴且向上伸出,升降电机转轴上螺纹配合有升降支撑块,升降支撑块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块,各个辅助支撑块伸出端分别横向转动并滑动连接在引导板上,升降支撑块与各个辅助支撑块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
[0016]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转轴上套设有卷簧,卷簧使得定位块后端始终向上伸出,定位块后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0017]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输送支撑板左右两侧面上的辅助顶块,辅助顶块分别对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
[00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1. 在进行易碎、生鲜以及活物运输过程中不进行挤压;2.能快速的进行装载以及卸货;3.在装卸过程中对货物进行排布;4.每一批货物均设有独立空间,在运输活物时不会造成污染以及疾病传播。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第二视角。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第二视角中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第三视角。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第三视角中局部放大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第二视角。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第二视角局部放大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定位组件剖视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定位组件剖视图局部放大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引导板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专利技术引导板示意图中局部放大图。
[0031]图13为本专利技术引导板剖视图。
[0032]图14为本专利技术引导板剖视图中局部放大图。
[0033]图15为本专利技术装卸装置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1.箱体,2.支撑板,3.支撑轮,4.引导板,5.导轨,6.进料口,7.升降电机,8.横板,9.连接板,10.螺纹孔,11.引导槽,12.竖向通槽,13.第二通槽,14.阻拦块,15.竖向运动电机,16.阻拦杆,17.阻拦头,18.缓冲弹簧,19.触动块,20.定位转轴,21.单向导通块,22.推动杆,23.伸缩器,24.输送支撑板,25.支撑块,26.输送辊,27.中间轮,28.输送带,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箱体(1),专用箱体(1)下端面为多组支撑板(2),箱体(1)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轮(3),还包括用于对箱体(1)进行装卸货物的装卸装置,所述装卸装置包括承载箱体(1)的引导板(4),引导板(4)上开设有与支撑轮(3)相配合的导轨(5),引导板(4)后端竖向滑动连接有对箱体(1)进行阻拦的阻拦器,引导板(4)前端转动并滑动连接有与阻拦器相配合的定位块,引导板(4)下端可升降连接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与支撑板(2)相配合,导轨(5)内与箱体(1)在定位后的各个支撑轮(3)下方均设有升降定位组件,各个升降定位组件同步进行升降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下底面为空,箱体(1)前端面下端开设有进料口(6),箱体(1)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电机(7),各个升降电机(7)位于左右两端且对称布置,各个升降电机(7)转轴为螺纹轴并向下伸出,各个螺纹轴下端为光轴且与各个支撑板(2)之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包括多组横板(8),横版两端分别经连接板(9)连接在一起,左右两端的连接板(9)上分别设有多个螺纹孔(10),各个螺纹孔(10)位置与箱体(1)上的螺纹轴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4)上开设的导轨(5)前端开设有引导槽(11),引导板(4)后端开设有安装阻拦器的竖向通槽(12),引导板(4)前端开设有与定位块之间转动连接的第二通槽(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航空货物运输用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器包括竖向滑动连接在引导板(4)后端的阻拦块(14),阻拦块(14)经固定连接在引导板(4)上的竖向运动电机(15)控制升降动作,阻拦块(14)前端面向前伸出有阻拦杆(16),阻拦杆(16)前端纵向滑动连接有阻拦头(17),阻拦头(17)与阻拦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诗青史丽平付赟余沛谢本凯宋志刚张磊任宗伟李亚平张丽娜刘晓玉郭利利张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