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00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1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包括一活动部、一固定部、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电路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经由电路组件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路组件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路组件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更具体地来说,本公开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光学元件运动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都配有镜头模块而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0003]当使用者使用配有镜头模块的电子装置时,可能会有晃动的情形发生,进而使得镜头模块所拍摄的图像产生模糊。然而,人们对于图像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故镜头模块的变焦和防震功能亦日趋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0005]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活动部、一固定部、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电路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经由电路组件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
[0006]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固定部包括一外框、一底座以及一固定元件。外框具有一顶壁和一侧壁,侧壁由顶壁的边缘延伸。外框和底座沿着一主轴排列。固定元件具有长条状结构,沿着主轴延伸,且固定地连接外框或底座。固定元件和外框或底座为一体成型。沿着主轴观察时,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结构,驱动组件的一第一驱动元件位于固定部的一第一侧边,侧壁位于第一侧边,且固定元件位于固定部的一第一角落。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固定地设置于固定元件上。
[0007]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一第一驱动单元和一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具有长条状结构,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驱动单元具有长条状结构,且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不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不垂直于主轴。第一方向不平行于主轴。第二方向不垂直于主轴。第二方向不平行于主轴。第一驱动单元具有形状记忆合金,且第二驱动单元具有形状记忆合金。当第一驱动单元收缩时,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当第一驱动单元收缩时,沿着主轴观察,第一驱动单元不垂直于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平行于该第二驱动单元,且第一驱动单元和该第二驱动单元平行于该第一侧边。
[0008]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活动部连接点和一第一固定部连接点,第一活动部连接点固定于活动部,且第一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固定元件上。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活动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异于第一固定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活动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一固定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
[0009]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二活动部连接点和一第二固定部连接点,第二活动部连接点固定于活动部,且第二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固定元件上。沿着该主轴观察时,第二活动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异于第二固定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二活动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二固定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活动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第二活动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主轴观察时,该第一固定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第二固定部连接点与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
[0010]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电路组件包括一第一电路单元、一第二电路单元、一第三电路单元、一第四电路单元以及一第五电路单元。第一电路单元固定地设置于活动部,且第一活动部连接点固定地设置于第一电路单元。第二电路单元固定地设置于固定部,且第一固定部连接点固定地设置于第二电路单元。第三电路单元经由第一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单元。第四电路单元经由第二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单元。第五电路单元经由第一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单元。第三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第一电路单元。第四电路单元嵌埋于底座中。第四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第二电路单元。第四电路单元经由第三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单元。第四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第三电路单元。第五电路单元嵌埋于活动部中。第五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第一电路单元。第三电路单元经由第五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单元。第三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第五电路单元。
[0011]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电路单元具有板状结构,且包括一第一电性连接表面和一第二电性连接表面,其中第一活动部连接点设置于第一电性连接表面,且第二活动部连接点设置于第二电性连接表面。第一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一第一虚拟平面上,且第二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一第二虚拟平面上。第一虚拟平面相异于第二虚拟平面。第一虚拟平面平行于第二虚拟平面。第一虚拟平面和第二虚拟平面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第一方向不平行于第一虚拟平面。第一方向不平行于第二虚拟平面。第一电路单元还包括一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部可塑性变形且用以连接第一驱动单元以分散冲击力。
[0012]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二电路单元具有板状结构,且包括一第三电性连接表面和一第四电性连接表面,其中第一固定部连接点设置于第三电性连接表面,且第二固定部连接点设置于第四电性连接表面。第三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一第三虚拟平面上,且第四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一第四虚拟平面上。第三虚拟平面相异于第四虚拟平面。第三虚拟平面平行于第四虚拟平面。第三虚拟平面和第四虚拟平面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第一方向不平行于第三虚拟平面。第一方向不平行于第四虚拟平面。第二电路单元还包括一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部可塑性变形且用以连接第二驱动单元以分散冲击力。第二电路单元具有一上段部和一下段部,其中上段部和下段部电性独立,且上段部和下段部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第三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下段部。第四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上段部。沿着与第三虚拟平面平行的方向观察时,上段部和下段部重叠。
[0013]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止动组件,用以限制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于一运动范围内运动,且该止动组件包括一第一止动元件、一第二止动元件、一第三止动元件、一另一第一止动元件、一另一第二止动元件以及一另一第三止动元
件。第一止动元件用以限制活动部于一第三方向上的运动。第二止动元件用以限制活动部于一第四方向上的运动。第三止动元件用以限制活动部于一第五方向上的运动。另一第一止动元件用以限制活动部于一第三方向上的运动。另一第二止动元件用以限制活动部于一第四方向上的运动。另一第三止动元件用以限制活动部于一第五方向上的运动。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止动元件位于第一角落。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二止动元件位于第一角落。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三止动元件位于第一角落。沿着主轴观察时,另一第一止动元件位于固定部的一第二角落,且第二角落相异于第一角落。沿着主轴观察时,另一第二止动元件位于第二角落。沿着主轴观察时,另一第三止动元件位于固定部的一第三角落,且第三角落相异于第一角落和第二角落。第一止动元件设置于活动部的一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一固定部,该活动部可相对于该固定部运动;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运动;以及一电路组件,该驱动组件经由该电路组件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外框,具有一顶壁和一侧壁,该侧壁由该顶壁的边缘延伸;一底座,该外框和该底座沿着一主轴排列;以及一固定元件,具有长条状结构,沿着该主轴延伸,且固定地连接该外框或该底座;该固定元件和该外框或该底座为一体成型;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结构;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驱动组件的一第一驱动元件位于该固定部的一第一侧边;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侧壁位于该第一侧边;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固定元件位于该固定部的一第一角落;该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固定地设置于该固定元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元件包括:一第一驱动单元,具有长条状结构,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驱动单元,具有长条状结构,且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二方向;该第一方向不垂直于该主轴;该第一方向不平行于该主轴;该第二方向不垂直于该主轴;该第二方向不平行于该主轴;该第一驱动单元具有形状记忆合金,且该第二驱动单元具有形状记忆合金;当该第一驱动单元收缩时,该第一驱动单元和该第二驱动单元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当该第一驱动单元收缩时,沿着该主轴观察,该第一驱动单元不垂直于该第二驱动单元;当该第一驱动单元收缩时,沿着该主轴观察,该第一驱动单元平行于该第二驱动单元;当该第一驱动单元收缩时,沿着该主轴观察,该第一驱动单元和该第二驱动单元平行于该第一侧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活动部连接点和一第一固定部连接点,该第一活动部连接点固定于该活动部,且该第一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该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该固定元件上;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活动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异于该第一固定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活动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一固定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二活动部连接点和一第二固定部连接点,该第二活动部连接点固定于该活动部,且该第二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该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连接点固定于该固定元件上;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二活动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异于该第二固定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二活动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固定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活动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活动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一固定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固定部连接点与该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组件包括:一第一电路单元,固定地设置于该活动部,且该第一活动部连接点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单元;一第二电路单元,固定地设置于该固定部,且该第一固定部连接点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二电路单元;一第三电路单元,经由该第一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单元;一第四电路单元,经由该第二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一第五电路单元,经由该第一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三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该第一电路单元;该第四电路单元嵌埋于该底座中;该第四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该第二电路单元;该第四电路单元经由该第三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单元;该第四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该第三电路单元;该第五电路单元嵌埋于该活动部中;该第五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该第一电路单元;该第三电路单元经由该第五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驱动单元;该第三电路单元通过焊接或可导电胶水固定至该第五电路单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单元具有板状结构,且包括一第一电性连接表面和一第二电性连接表面,其中该第一活动部连接点设置于该第一电性连接表面,且该第二活动部连接点设置于该第二电性连接表面;该第一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一第一虚拟平面上,且该第二电性连接表面位于一第二虚拟平面上;该第一虚拟平面相异于该第二虚拟平面;该第一虚拟平面平行于该第二虚拟平面;该第一虚拟平面和该第二虚拟平面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该第一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虚拟平面;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朝彰陈怡和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