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框架和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82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01
一种剪力墙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形板、边框和剪力件,波形板设置在边框内周且波形板边沿均与边框连接;波形板任一面均具有交替排列的凹部和凸部;多个剪力件分布在波形板的两侧,各剪力件与波形板连接并设置在不同的凹部中。由波形板和边框构成剪力墙框架的主体结构,当剪力墙受到振动时,波形板的表面与垂直于其中心面的振动斜相交,由波峰首先遭遇振动力,波形板的波峰垂直于波形板的中心面的振动力斜交角度小,提高了剪力墙的承载力。提高了剪力墙的承载力。提高了剪力墙的承载力。

A shear wall frame and shea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框架和剪力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框架和剪力墙。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是一种常用于高层结构中的重要抗侧力构件,按构造方式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见,但是其尺寸大、自重较重,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会过早的发生破坏。钢板剪力墙尺寸小、自重轻且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墙身厚度薄,容易发生失稳破坏,且钢结构暴露在环境中,容易生锈、腐蚀,耐久性不好。部分包裹组合剪力墙(PEC)在钢板剪力墙的基础上,钢板两侧填充混凝土,能防止钢板过早失稳破坏,且能与钢板协同受力,改善单种材料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出材料的各自优势。混凝土板作为钢板的隔热保护层,且有效限制钢板的平面外失稳。
[0003]但是,现有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很简单,其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简单,难以发挥组合优势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剪力墙框架和剪力墙。
[0005]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形板(1)、边框(2)和剪力件(3),波形板(1)设置在边框(2)内周且波形板(1)边沿均与边框(2)连接;波形板(1)任一面均具有交替排列的凹部和凸部;多个剪力件(3)分布在波形板(1)的两侧,各剪力件(3)与波形板(1)连接并设置在不同的凹部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件(3)包括连接部(31)和受力部(32),受力部(32)设置在连接部(31)上,连接部(31)与波形板(1)连接;受力部(32)平行于波形板(1)的中心面设置,且受力部(32)背离波形板(1)的一侧设置为平行于波形板(1)的中心面的平面;所述波形板(1)的中心面为波形板(1)两侧波峰面的中间平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力墙框架,其特征在于,连接部(31)为由第一连接板(311)和第二连接板(312)构成的L型件,第一连接板(311)与波形板(1)连接,受力部(32)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12)上,且第二连接板(312)垂直于波形板(1)的中心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结筋(4),各拉结筋(4)与边框(2)连接并设置在波形板(1)不同的凹部中;波形板(1)的凹部中均设有剪力件(3)或者拉结筋(4);且位于波形板(1)同一侧,剪力件(3)和拉结筋(4)交替分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为由顶板(21)、底板(22)、第一约束部(23)和第二约束部(24)组成的框体,第一约束部(23)和第二约束部(24)相对设置,第一约束部(23)的顶端和第二约束部(24)的顶端通过顶板(21)连接,第一约束部(23)的底端和第二约束部(24)的底端通过底板(22)连接;第一约束部(23)的上下两端和第二约束部(24)的上下两端均形成减震空间,减震空间中设有阻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峰何卫东刘用沈奇罕王波沈万玉田朋飞张坤徐秋雨陶书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