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078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包括:测试各组燃烧器组中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对冲燃烧锅炉的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600MW以上等级燃煤机组大量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对冲燃烧是指燃烧器在两面墙上或在同一条轴线上相对布置,燃料和空气喷入炉膛后各自扩展,并在中心撞击后形成上升火焰的燃烧方式,因此,炉膛顶部布置有高温受热面。锅炉运行时,炉膛顶部高温受热面存在管壁温度偏差问题,严重时危及锅炉运行安全,此时依靠烟风侧的调整对壁温偏差进行调整,调整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利用制粉系统的调整,改变单支燃烧器进入的煤粉量,进而达到缓解改善高温受热面壁温的目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该方法针对对冲燃烧锅炉,锅炉炉膛的前墙和后墙分别对称的布置燃烧器组,每组燃烧器组设置多支燃烧器,多支燃烧器在水平方向上沿锅炉炉膛的上下游方向分布,每组燃烧器组中的各支燃烧器分别通过煤粉管与磨煤机相连通,磨煤机通过煤粉管向燃烧器供送煤粉,该方法包括:
[0006]1)、测试各组燃烧器组中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1
,计算获得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1

[0007]2)、测量炉膛受热面壁温,确定壁温最高的位置,
[0008]3)、找到壁温最高位置对应上游的燃烧器,调低该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t
,调节时,以步骤1)中所获得的一次风速偏差x
n1
为参照标准,
[0009]4)、调整后会导致其余粉管煤粉管的风速也发生变化,需再次测试该组燃烧器组中其余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2
,计算获得该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2
,且保证该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2
不大于

10%。
[0010]优选地,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
v
n

v
jun
/v
jun
,其中:v
jun
为该组燃烧器组的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的均值,v
jun=
(v1+v2+

v
n
)/n。
[0011]优选地,壁温最高位置对应上游的燃烧器为前墙上的燃烧器组中的一支,和/或后墙上的燃烧器组中的一支。
[0012]优选地,在锅炉炉膛的前墙和/或后墙上的燃烧器组设置有多组,多组燃烧器沿前墙或后墙的上下方向分布,壁温最高位置对应上游的燃烧器为一组中的一支或多组中的一列。
[0013]优选地,在磨煤机额定出力工况下,测试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
[0014]优选地,一次风速的测试点位于磨煤机出口的煤粉管处。
[0015]优选地,各煤粉管上预留测量一次风速的测量孔,通过该测量孔测量煤粉管的一次风速。
[0016]优选地,各煤粉管上设置节流缩孔,通过调节所述的节流缩孔的大小调低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
[0017]进一步优选地,各煤粉管上的节流缩孔位于煤粉管上一次风速的测试点的上游。
[0018]优选地,采用S型靠背管及电子微压计测量煤粉管的一次风速。
[0019]优选地,炉膛受热面设置多个测温点,通过读取各个测温点的温度,确定壁温的最高位置。
[0020]一种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该方法针对对冲燃烧锅炉,锅炉炉膛的前墙和后墙分别对称的布置燃烧器组,每组燃烧器组设置多支燃烧器,多支燃烧器在水平方向上沿锅炉炉膛的上下游方向分布,每组燃烧器组中的各支燃烧器分别通过煤粉管与磨煤机相连通,磨煤机通过煤粉管向燃烧器供送煤粉,该方法包括:
[0021]1)、在磨煤机额定出力工况下,测试各组燃烧器组中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1
,其中:一次风速的测试点位于磨煤机出口的煤粉管处,具体为:各煤粉管上预留测量一次风速的测量孔,采用S型靠背管及电子微压计通过该测量孔测量煤粉管的一次风速,
[0022]计算获得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1
,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
v
n

v
jun
/v
jun
,其中:v
jun
为该组燃烧器组的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的均值,v
jun=
(v1+v2+

v
n
)/n,
[0023]2)、测量炉膛受热面壁温,炉膛受热面设置多个测温点,通过读取各个测温点的温度,确定壁温的最高位置,
[0024]3)、找到壁温最高位置对应上游的燃烧器,调低该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t
,其中:在锅炉炉膛的前墙和/或后墙上的燃烧器组设置有多组,多组燃烧器沿前墙或后墙的上下方向分布,壁温最高位置对应上游的燃烧器为一组中的一支或多组中的一列,如为前墙上的燃烧器组中的一支,和/或后墙上的燃烧器组中的一支,
[0025]各煤粉管上设置节流缩孔,各节流缩孔位于煤粉管上一次风速的测试点的上游,通过调节所述的节流缩孔的大小调低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调节时,以步骤1)中所获得的一次风速偏差x
n1
为参照标准,
[0026]4)、调整后会导致其余粉管煤粉管的风速也发生变化,需再次测试该组燃烧器组中其余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2
,计算获得该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2
,且保证该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2
不大于

10%。
[002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8]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确保锅炉的运行安全,方法简单、准确、可靠,调整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9]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对冲燃烧锅炉的示意图。
[0030]以上附图中:
[0031]1、锅炉炉膛;10、前墙;11、后墙;12、受热面;2、燃烧器;3、煤粉管;30、节流缩孔;
31、测量孔;4、磨煤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该方法针对对冲燃烧锅炉,锅炉炉膛的前墙和后墙分别对称的布置燃烧器组,每组燃烧器组设置多支燃烧器,多支燃烧器在水平方向上沿锅炉炉膛的上下游方向分布,每组燃烧器组中的各支燃烧器分别通过煤粉管与磨煤机相连通,磨煤机通过煤粉管向燃烧器供送煤粉,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测试各组燃烧器组中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1
,计算获得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1
,2)、测量炉膛受热面壁温,确定壁温最高的位置,3)、找到壁温最高位置对应上游的燃烧器,调低该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t
,4)、再次测试该组燃烧器组中其余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v
n2
,计算获得该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2
,且保证该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2
不大于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高温受热面局部管壁超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支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偏差x
n=
v
n

v
jun
/v
jun
,其中:v
jun
为该组燃烧器组的燃烧器所连通煤粉管的一次风速的均值,v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胜捷王小华薛晓垒陈敏陈宝康赵俊武姚啸林宋玉宝丁奕文彭小敏刘瑞鹏梅振锋赵鹏朱晋永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