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发全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73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包括有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第一合页片及第二合页片分别设有轴套管,通过轴销组件插入轴套管而将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装配成可旋转结构;轴销组件包括有螺杆、螺杆套、升降轴套及升降内轴,螺杆套、螺杆、升降轴套及升降内轴分别插设在相应的轴套管中实现装配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装在轴套管中的升降轴套和升降内轴,两者设计有相互配合的斜面,通过升降内轴与升降轴套相互插接,使斜面配合达到旋转时实现升降,这种内升降结构不仅在旋转升降过程中稳定性更高,同时不会因轴套管直接摩擦而造成磨损,并且开关门更顺畅、轻松,也不会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也不会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也不会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


[0001]本技术五金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旋转开合门的合页。

技术介绍

[0002]合页广泛用于安装旋转开合的门或窗(以下以门作为应用对象进行说明),一般包括可相对旋转的两合页片,两片合页片的相对侧各设有轴套管,通过往轴套管插入轴销装配成完整的合页。安装时,一合页片固定在门框上,另一合页片固定在门体上,推动门体时在合页的作用下使门体旋转实现关门或开门。在有些场合,比如,为了缩小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有时会把门装得比较低,但由于地面不平整等因素,门底有可能会摩擦地面,导致发出异响,并且开门和关门不顺畅。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可升降的合页,这种合页通常是将两合页片上的轴套管的相对一端做成斜面结构,这样两轴套管在旋转时就沿斜面同步发生竖向的位移,从而实现门在打开时提升,关闭时下降。但是,目前的此类可升降门都是采用外升降结构,这种外升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轴套管本身是承重部件,直接以轴套管上相对的斜面旋转来获得升降容易造成磨损,甚至可能造成合页报废。同时也因为轴套管本身要承重,导致开门和关门时合页旋转不够顺畅,较为费劲,在磨损后更是如此;二是由于合页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直接摩擦易发出刺耳的金属刮擦噪音,给人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更合理、不会磨损合页、开门关门更顺畅、不会发出噪音、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其尤其适用于试衣间、卫生间等场合的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包括有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第一合页片具有至少一第一轴套管,第二合页片具有第二轴套管,通过轴销组件插入第一轴套管及第二轴套管而将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装配成可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销组件包括有螺杆、螺杆套、升降轴套及升降内轴,螺杆套从一端插入第二轴套管内,螺杆则从另一端穿过第一轴套管并与螺杆套拧紧固定;所述升降轴套插接在第一轴套管的上端,而升降内轴则插设在第二轴套管内的下端,升降轴套与升降内轴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斜面结构,升降内轴的斜面结构插入在升降轴套内与升降轴套的斜面结构配合,通过两者的斜面结构相对旋转使第二合页片相对于第一合页片实现升降;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轴套管、升降轴套及升降内轴后与螺杆套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轴套的斜面结构为设置在其上部孔内的升降内斜面,所述升降内轴的斜面结构为设置在其下部的升降外斜面,升降内轴的下部插入在升降轴套的上部孔内,使升降外斜面与升降内斜面相贴,形成用于实现旋转升降的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轴套包括有轴套头和轴套杆,轴套头连接于轴套杆的上端,两者为一体结构,轴套杆插入在第一轴套管内;轴套头中设有用于插入升降内轴的孔,所述升降内斜面设置在轴套头的孔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内轴包括有内轴杆和内轴头,内轴头连接于内轴杆的下端,两者为一体结构;升降外斜面倾斜设置在内轴头朝下的一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轴头的下端设有一平整凸出的下驻停面,上端则设有一平整内凹的上驻停面,下驻停面位于升降外斜面的下面,上驻停面位于升降外斜面的上面;在轴套头的孔内设置有分别与下驻停面及上驻停面相配的下支撑台面和上支撑台面,下支撑台面位于升降内斜面的下面并作为轴套头内的孔底,上支撑台面位于升降内斜面的上端;在升降内轴随第二合页片旋转至最高位置时,其下驻停面顶压在所述上支撑台面上;在升降内轴旋转至最低位置时,其下驻停面压在所述下支撑台面上,而上驻停面则压在上支撑台面上。门体所能获得的升降高度即为上驻停面与下驻停面之间距离。
[0009]进一步地,在升降轴套的轴套杆外表面上及升降内轴的内轴杆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朝外凸出的定位凸条,在第一轴套管及第二轴套管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与轴套杆外表面及内轴杆外表面的定位凸条相配的定位凹槽;轴套杆插入第一轴套管后由轴套杆上的定位凸条嵌入第一轴套管内的定位凹槽中形成定位结构,内轴杆插入第二轴套管后由内轴杆上的定位凸条嵌入第二轴套管内的定位凹槽中形成定位结构,防止升降轴套和升降内轴分别在第一轴套管和第二轴套管内发生自转。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管包括有上下两根,上下两第一轴套管之间具有避位空处;所述第二轴套管包括有中间一根,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装配好后,第二轴套管嵌入在上下第一轴套管之间的避位空处中;所述升降轴套插设在下面的第一轴套管上端,螺杆从下面的第一轴套管朝上插入,螺杆套则从上面的第一轴套管往下插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避位空处的长度大于第二轴套管的长度,使第二轴套管在避位空处中具有旋转时上下活动的行程余量,使门体能随活动的合页片(可以是第一合页片,也可以是第二合页片,具有相同的效果)进行升降。
[0012]进一步地,在第一合页片及第二合页片用于和门柱装配接触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槽,以便和设置在门柱上的防滑槽咬合形成更稳固的装配结构。
[0013]本技术通过设计装在轴套管中的升降轴套和升降内轴,两者设计有相互配合的斜面,通过升降内轴与升降轴套相互插接,使斜面配合达到旋转过程中能同时实现升降的效果,而轴套管则无需设计成斜面结构。这种实现旋转升降效果是通过升降轴套和升降内轴的内装结构来实现的,因此其不仅在旋转升降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同时不会因轴套管直接摩擦而造成磨损,并且开关门更顺畅、轻松,也不会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图;
[0017]图4为升降轴套与升降内轴的配合结构图;
[0018]图5为升降轴套的内部结构图。
[0019]图中,1为第一合页片,11为上轴套管,12为下轴套管,2为第二合页片,21为中间轴套管,3为螺杆,4为螺杆套,5为升降轴套,51为轴套头,52为轴套杆,53为升降内斜面,54为上支撑台面,55为下支撑台面,56为定位凸条,6为升降内轴,61为内轴杆,62为内轴头,63为
升降外斜面,64为下驻停面,65为上驻停面,66为定位凸条,7为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图5,所述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包括有第一合页片1和第二合页片2,第一合页片1具有至少一第一轴套管,第二合页片2具有第二轴套管21,通过轴销组件插入第一轴套管及第二轴套管21而将第一合页片1与第二合页片2装配成可旋转结构;所述轴销组件包括有螺杆3、螺杆套4、升降轴套5及升降内轴6,螺杆套4从一端插入第二轴套管21内,螺杆3则从另一端穿过第一轴套管并与螺杆套4拧紧固定;所述升降轴套5插接在第一轴套管的上端,而升降内轴6则插设在第二轴套管21内的下端,升降轴套5与升降内轴6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斜面结构,升降内轴6的斜面结构插入在升降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包括有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第一合页片具有至少一第一轴套管,第二合页片具有第二轴套管,通过轴销组件插入第一轴套管及第二轴套管而将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装配成可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销组件包括有螺杆、螺杆套、升降轴套及升降内轴,螺杆套从一端插入第二轴套管内,螺杆则从另一端穿过第一轴套管并与螺杆套拧紧固定;所述升降轴套插接在第一轴套管的上端,而升降内轴则插设在第二轴套管内的下端,升降轴套与升降内轴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斜面结构,升降内轴的斜面结构插入在升降轴套内与升降轴套的斜面结构配合,通过两者的斜面结构相对旋转使第二合页片相对于第一合页片实现升降;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轴套管、升降轴套及升降内轴后与螺杆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轴套的斜面结构为设置在其上部孔内的升降内斜面,所述升降内轴的斜面结构为设置在其下部的升降外斜面,升降内轴的下部插入在升降轴套的上部孔内,使升降外斜面与升降内斜面相贴,形成用于实现旋转升降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轴套包括有轴套头和轴套杆,轴套头连接于轴套杆的上端,两者为一体结构,轴套杆插入在第一轴套管内;轴套头中设有用于插入升降内轴的孔,所述升降内斜面设置在轴套头的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内轴包括有内轴杆和内轴头,内轴头连接于内轴杆的下端,两者为一体结构;升降外斜面倾斜设置在内轴头朝下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内装实现开门自动升降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头的下端设有一平整凸出的下驻停面,上端则设有一平整内凹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发全
申请(专利权)人:韦发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