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72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座、阀杆和执行器,所述的阀座、阀芯设于阀体内,所述的阀杆的一端伸入阀体内与阀芯连接,另一端伸出阀盖与执行器连接,所述的控制阀还包括迷宫碟片组件,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固定设于阀体内,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套设于阀芯的周侧,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包括多个空心迷宫碟片和多个实心迷宫碟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防止由于选型裕度导致的阀芯裸露情况,使裕量行程变成空行程,防止最小流量控制阀在高压介质、两相流工况下长期冲刷下发生泄漏或损伤,有效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最小流量控制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最小流量循环阀是发电厂锅炉给水泵配套的关键设备,它是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当给水流量小于一定值时,给泵最小流量阀迅速打开,使部分给水旁路至给水泵进口水箱,保证给水泵出口有一定流量,防止给水泵产生汽化;当给水泵出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该阀又要逐渐关闭,以提高给水泵运行的经济性。由于此阀门应用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阀门会产生严重汽蚀和冲刷而产生损坏,亦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振动,是长期以来困扰全世界阀门专家的难题。
[0003]根据调节阀的选型规定,调节阀内部最小通流口径及经过阀芯时的介质流速,保证阀芯有足够的通流面积;对两相流工况,阀芯出口流速须小于22.5m/s。设计人员在按工况的参数要求对给泵最小流量阀进行选型时,须基于两相流的流速控制要求进行核算。选型时须严格控制流速的要求,避免因流速高而产生震动、汽蚀等问题。最小流量调节阀选型较为合适的是最大流量工况下对应阀门的开度宜大于85%。
[0004]但是往往会发生类似以下的情况:即按机组要求的各个工况中的最大流量值(即通流需求)进行选型,选出来的给泵最小流量阀的阀门开度仅为50%,该阀门容量存在余量,余量达到50%,而如果再选小一档的阀芯,那么阀门开度可以增加,但是流速会超速,会超出两相流的流速控制要求,造成的危害会更大,而且超速超过了选型软件的流速区间后,设计人员无法进行阀门选型。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没办法选小一档的阀门,只能选用比实际需求大一档规格的给泵最小流量阀。也就是说实际该阀门开度开至50%开度就可满足机组需求的给水流量,在此种情况下,通过调节执行器可以做到实现执行机构显示的是0

100%开度而对应实际阀门的机械开度仅为0

50%,满足机组的工况使用要求,尽管阀门规格偏大一档但不影响使用需求;但是阀门长期的实际开度只能为50%,也就是说该阀门会有一半的阀芯裸露在环境中,而最小流量阀的前后差压极大,高压介质、两相流工况下长期冲刷最终会导致给泵最小流量阀发生明显的泄漏或损伤,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和机组的热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阀座、阀杆和执行器,所述的阀座、阀芯设于阀体内,所述的阀杆的一端伸入阀体内与阀芯连接,另一端伸出阀盖与执行器连接,所述的控制阀还包括迷宫碟片组件,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固定设于阀体内,
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套设于阀芯的周侧,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包括多个空心迷宫碟片和多个实心迷宫碟片。
[0008]优选地,所述的实心迷宫碟片为环形碟片,所述的环形碟片上设有多个迷宫流道,所述的实心迷宫碟片的迷宫流道内设有堵流件,所述的堵流件将实心迷宫碟片上的迷宫流道完全堵塞。
[0009]优选地,所述的空心迷宫碟片为环形碟片,所述的环形碟片上设有多个迷宫流道。
[0010]优选地,所述的迷宫流道的出口处包括至少一个并列的出口流道。
[0011]优选地,所述的迷宫流道的中部包括多个弯曲部。
[0012]优选地,所述的环形碟片上设有8个迷宫流道。
[0013]优选地,所述的阀杆与阀盖间形成盘根室,所述的盘根室内设有盘根和盘根垫片。
[0014]优选地,所述的阀芯周侧设有阀芯密封环。
[0015]优选地,所述的阀盖的周侧设有阀盖法兰、阀盖螺栓、阀盖螺母,所述的阀盖、阀体间通过阀盖法兰、阀盖螺栓、阀盖螺母配合固定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中空心迷宫碟片、实心迷宫碟片的数量相同。本专利技术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阀门开度及相应的通流需求进行折算,调整空心迷宫碟片、实心迷宫碟片的数量,实现阀门实际开度的调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的迷宫碟片组件利用实心迷宫碟片与空心迷宫碟片进行配合,有效防止由于选型裕度导致的阀芯裸露情况,使裕量行程变成空行程,防止最小流量控制阀在高压介质、两相流工况下长期冲刷下发生泄漏或损伤,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0019](2)本专利技术的实心迷宫碟片与空心迷宫碟片的数量、比例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调节,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提高普适性;
[0020](3)本专利技术的实心迷宫碟片可采用可拆卸挡块或可塑性防水材料对空心迷宫碟片进行改装获取,有效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调节、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心迷宫碟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心迷宫碟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1、阀体,2、阀盖,3、阀盖法兰,4、阀盖螺栓,5、阀盖螺母,6、阀芯,7、阀杆,8、阀座,9、阀座圈,10、弹性金属垫,11、迷宫碟片组件,12、导向套,13、阀芯密封环,14、盘根,15、盘根垫片,16、支架,17、执行器,18、阀座篮,19、空心迷宫碟片,20、实心迷宫碟片,21、迷宫流道,22、堵流件,23、出口流道,24、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实质上的例示,本专利技术并不意在对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行限定,且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控制阀的主体结构包括阀体1、阀盖2、阀芯6、阀座8、阀杆7和执行器17,阀座8、阀芯6设于阀体1内,阀杆7的一端伸入阀体1内与阀芯6连接,另一端伸出阀盖2与执行器17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控制阀还包括迷宫碟片组件11,迷宫碟片组件11固定设于阀体1内,迷宫碟片组件11套设于阀芯6的周侧,迷宫碟片组件11包括多个空心迷宫碟片19和多个实心迷宫碟片20,空心迷宫碟片19、实心迷宫碟片20均为环形碟片,环形碟片上设有多个迷宫流道21,空心迷宫碟片19和实心迷宫碟片20上下叠加后套设在阀芯6的周侧。
[0029]本实施例中,实心迷宫碟片20的迷宫流道21内设有堵流件22,堵流件22将实心迷宫碟片20上的迷宫流道21完全堵塞,使实心迷宫碟片20内不能通过流体。
[0030]堵流件22为可拆卸挡块或可塑性防水材料,能够使实心迷宫碟片20上的迷宫流道完全堵塞。
[0031]空心迷宫碟片19上的迷宫流道21的出口处包括至少一个并列的出口流道23,迷宫流道21的中部包括多个弯曲部24。
[0032]本实施例中,环形碟片上设有8个迷宫流道21,每个迷宫流道包括两个并列的出口流道23和四个弯曲部24。
[0033]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芯(6)、阀座(8)、阀杆(7)和执行器(17),所述的阀座(8)、阀芯(6)设于阀体(1)内,所述的阀杆(7)的一端伸入阀体(1)内与阀芯(6)连接,另一端伸出阀盖(2)与执行器(1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还包括迷宫碟片组件(11),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11)固定设于阀体(1)内,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11)套设于阀芯(6)的周侧,所述的迷宫碟片组件(11)包括多个空心迷宫碟片(19)和多个实心迷宫碟片(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心迷宫碟片(20)为环形碟片,所述的环形碟片上设有多个迷宫流道(21),所述的实心迷宫碟片(20)的迷宫流道(21)内设有堵流件(22),所述的堵流件(22)将实心迷宫碟片(20)上的迷宫流道(21)完全堵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迷宫碟片(19)为环形碟片,所述的环形碟片上设有多个迷宫流道(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型迷宫式最小流量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吉杨梅虞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