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67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涉及丝杆连接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撑装置、固定装置、连接装置、润滑装置以及稳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支撑板、第一U型块、第二U型块、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一支撑环以及第二支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立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能消除来自丝杆的震动冲击,提高丝杆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润滑环和第二润滑环是的丝杆在来回运动过程中,加上润换油,保护丝杆不易磨损。保护丝杆不易磨损。保护丝杆不易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丝杆连接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丝杠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丝杠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0003]现有的丝杆及其连接结构存在润滑性差,稳定性较差,易产生磨损,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引起设备的磨损破坏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润滑性差,稳定性较差,易产生磨损,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引起设备的磨损破坏等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撑装置、固定装置、连接装置、润滑装置以及稳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E型丝杆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撑装置(100)、固定装置(200)、连接装置(300)、润滑装置(400)以及稳定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00)包括第一丝杆(101)、第二丝杆(102)、支撑板(103)、第一U型块(104)、第二U型块(105)、第一连接板(106)以及第二连接板(107),所述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垫片(201)、第二垫片(202)、第一轴套(205)、第二轴套(206)、第一支撑环(207)以及第二支撑环(208),所述第一连接板(106)上表面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套(205)安装于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连接板(107)下表面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套(206)安装于第二轴孔内,所述第一垫片(201)上表面和第一轴套(205)上表面均设有第一杆孔,所述第一丝杆(101)与第一杆孔旋转配合,所述第二垫片(202)下表面和第二轴套(206)下表面均设有第二杆孔,所述第二丝杆(102)与第二杆孔旋转配合,所述连接装置(300)包括第一连接螺钉(301)以及第二连接螺钉(303),所述第一连接板(106)上表面、第二连接板(107)下表面和第一U型块(104)两端均设有若干第一开孔,若干所述第一连接螺钉(301)分别与若干第一开孔旋转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板(106)上表面、第二连接板(107)下表面和第二U型块(105)两端均设有若干第二开孔,若干所述第二连接螺钉(303)分别与若干第二开孔旋转配合,所述润滑装置(400)包括润滑板(401)、第一润滑环(402)、第二润滑环(403)、第一轴承环(404)以及第二轴承环(405),若干所述润滑板(401)一侧表面分别与支撑板(103)两侧表面焊接,所述第一轴承环(404)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06)上表面,所述第二轴承环(405)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07)下表面,所述第一润滑环(402)上表面与第一丝杆(101)一端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润滑环(403)下表面与第二丝杆(102)一端滑动配合,所述稳定装置(500)包括第一稳定块(50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章刘旭和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隆旭机床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