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66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包括用于预制构件装配的承载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的上端部用于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将所述预制构件运输到建筑装配板处并精准与所述建筑装配板匹配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带动预制构件沿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上刚性移动建筑装配板上方,使预制构件与建筑装配板进行精确的位置匹配的同时避免晃动,而且利用第二顶升装置调整预制构件的与建筑装配板的装配形态,可以实现预制构件和建筑装配板形态匹配的同时提高适用迁移性。性。性。

A precision assemb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构件是指按照设计规格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成的钢、木或混凝土构件,装配式建筑是利用预制构件在工地现场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在搭建过程中,预制构件的吊装就位过程最为关键,首先需要利用塔吊将预制构件吊起,塔吊司机需要与吊装现场的信号员保持实时对讲沟通,再与现场建筑工人配合,最终才能共同完成预制构件的吊装就位。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2010377650.3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及方法,包括装配式建筑底板面和预制构件,预制构件设置于装配式建筑底板面的上方,装配式建筑底板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钢筋,预制构件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导向槽,导向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与钢筋相配合的限位槽,预制构件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和预制构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环,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绳连接,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环,可以简单便捷的完成预制构件的安装,装配式建筑底板面顶部的钢筋准确的插入限位槽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便于实际使用。
[0004]虽然专利CN202010377650.3能够便捷的完成预制构件的安装,但仍存在一定缺陷,仍然使用塔吊进行安装方位匹配,虽然利用活动块防止预制构件在与装配式建筑底板面匹配过程中的晃动,但是依旧难以避免预制构件下降到活动块过程中的晃动,而且当前装置只能满足规则形状的预制构件,对于不规则预制构件难以实现夹持以及准确匹配限位槽的功能,适用可迁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避免预制构件下降到活动块过程中的晃动,而且当前装置只能满足规则形状的预制构件,对于不规则预制构件难以实现夹持以及准确匹配限位槽的功能,适用可迁移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包括用于预制构件装配的承载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的上端部用于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将所述预制构件运输到建筑装配板处并精准与所述建筑装配板匹配连接;
[0008]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预制构件端部表面相匹配的夹持板和为夹持板提供夹持驱动力的第一顶升装置,以及一端与第一顶升装置驱动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板相连的第一联动轴,所述夹持板、第一联动轴和第一顶升装置共同构成第一联动机构,所
述夹持板在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朝向所述预制构件端部表面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对预制构件的夹持或释放。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承载组件上方的用于所述承载组件驱动的方向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方向驱动件与承载组件之间的装配驱动件,所述方向驱动件用于调整承载组件的方位以使得预制构件与所述建筑装配板进行粗略的一次匹配,所述装配驱动件用于调整预制构件的匹配形态以使得预制构件与所述建筑装配板进行精准的二次匹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向驱动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承载组件顶端上方呈横向分布的第一横向轨道和呈纵向分布的第二纵向轨道,分别设置在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端部的为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提供移动驱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以及内端面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轴外端面相连接,外端面与所述第一横向轨道下端面相连接的第一联动辊,内端面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轴外端面相连接,外端面与所述第二纵向轨道下端面相连接的第二联动辊,所述第一横向轨道、第一联动辊和第一驱动装置共同构成第二联动机构,所述第二纵向轨道、第二联动辊和第二驱动装置共同构成第三联动机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呈垂直交叉形成矩阵分布,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具有相一致的轨道距。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配驱动件包括与所述轨道距相匹配的移动块,设置在移动块上方的第二顶升装置,以及一端与第二顶升装置的驱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相连接的第二联动轴,所述移动块、第二顶升装置和第一横向轨道或第二纵向轨道共同构成第四联动机构,所述夹持板、第二联动轴和第二驱动装置共同构成第五联动机构,所述第四联动机构分别在所述第二联动机构、第三联动机构的作用下作横向和纵向联合移动以使得夹持在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内部的预制构件作横向和纵向联合移动到所述建筑装配板所在方位上方完成所述一次匹配,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在所述第五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做升高或下降移动使得位于建筑装配板方位上方的预制构件作形态变化并进行所述二次匹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块外侧边上设置有锁位组件,所述锁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第四联动机构进行位置限定以维持所述预制构件在二次匹配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锁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内侧壁上开设有向外凹陷的锁位凹槽,以及设置在移动块侧边与所述锁位凹槽相匹配的铁性锁位凸块,在锁位凹槽内部设置有电磁装置,所述铁性锁位凸块在电磁装置的磁吸作用力作用下进入所述锁位凹槽或从所述锁位凹槽中脱离开以实现第四联动机构的位置限定或释放。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形状检测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形状检测模块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用于扫描预制构件和建筑装配板形成第一三维图像和第二三维图像;
[0015]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第一三维图像和第二三维图像进行图像融合,以获取预制构件与所述建筑装配板的距离数据、高度数据以及预制构件转换角度数据,并分别控制第四联动机构和第五联动机构驱动预制构件与所述建筑装配板相匹配。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所述距离数据、角度数据和高
度数据分别预处理成预制构件移动到所述建筑装配板上方的一次匹配的第一移动路径、预制构件形成与建筑装配板相一致的形态的第二移动路径,以及预制构件与建筑装配板二次匹配的第三移动路径。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的装配式绿色建筑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S1、第一联动机构靠近预制构件表面并夹持预制构件,锁紧组件对第四联动机构进行限位释放;
[0019]步骤S2、图像处理模块控制第四联动机构依据第一移动路径进行横、纵向移动驱动预制构件位于建筑装配板的上方,锁紧组件对第四联动机构进行限位锁定;
[0020]步骤S3、图像处理模块控制第五联动机构依据第二移动路径进行升、降移动驱动预制构件形成与建筑装配板相一致的匹配形态;
[0021]步骤S4、图像处理模块控制第五联动机构依据第三移动路径进行下降移动驱动预制构件形成与建筑装配板相接触,完成装配。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预制构件装配的承载组件(1),以及驱动组件(2),所述承载组件(1)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的上端部用于在驱动组件(2)的驱动作用下将所述预制构件运输到建筑装配板处并精准与所述建筑装配板匹配连接;所述承载组件(1)包括多个与所述预制构件端部表面相匹配的夹持板(101)和为夹持板(101)提供夹持驱动力的第一顶升装置(102),以及一端与第一顶升装置(102)驱动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板(101)相连的第一联动轴(103),所述夹持板(101)、第一联动轴(103)和第一顶升装置(102)共同构成第一联动机构,所述夹持板(101)在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朝向所述预制构件端部表面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对预制构件的夹持或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设置在承载组件(1)上方的用于所述承载组件(1)驱动的方向驱动件(201),以及设置在方向驱动件(201)与承载组件(1)之间的装配驱动件(202),所述方向驱动件(201)用于调整承载组件(1)的方位以使得预制构件与所述建筑装配板进行粗略的一次匹配,所述装配驱动件(202)用于调整预制构件的匹配形态以使得预制构件与所述建筑装配板进行精准的二次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驱动件(201)包括分别设置在承载组件(1)顶端上方呈横向分布的第一横向轨道(2011)和呈纵向分布的第二纵向轨道(2012),分别设置在第一横向轨道(2011)和第二纵向轨道(2012)端部的为第一横向轨道(2011)和第二纵向轨道(2012)提供移动驱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2013)和第二驱动装置(2014),以及内端面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13)驱动轴外端面相连接,外端面与所述第一横向轨道(2011)下端面相连接的第一联动辊(2015),内端面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14)驱动轴外端面相连接,外端面与所述第二纵向轨道(2012)下端面相连接的第二联动辊(2016),所述第一横向轨道(2011)、第一联动辊(2015)和第一驱动装置(2013)共同构成第二联动机构,所述第二纵向轨道(2012)、第二联动辊(2016)和第二驱动装置(2014)共同构成第三联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轨道(2011)和第二纵向轨道(2012)呈垂直交叉形成矩阵分布,所述第一横向轨道(2011)和第二纵向轨道(2012)具有相一致的轨道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精准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驱动件(202)包括与所述轨道距相匹配的移动块(2021),设置在移动块(2021)上方的第二顶升装置(2022),以及一端与第二顶升装置(2022)的驱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相连接的第二联动轴(20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有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伍柳建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