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64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折弯管、第二折弯管以及内径调节装置。内径调节装置设置于底板上,第一折弯管、第二折弯管分别位于内径调节装置一侧的前后两端。第一折弯管、第二折弯管底部均连接有滑动装置。底板顶面内凹有第一滑道以及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由相互贯通连接的直滑道以及弧度为180

High altitude cable be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电缆折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为高空电缆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压输配电线路架设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折弯。但目前没有专用的高空电缆 折弯工具,基本都是靠施工人员佩戴绝缘手套后,直接对电缆进行折弯。这种折弯方法, 费时费力,同时,电缆折弯的角度、美观度也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空电缆折弯装置, 本专利技术可在输配电铁塔顶部对电缆进行折弯,降低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同时电缆折弯弧 度一直,更加美观。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折弯管、第二折弯管以及内径调节装置。
[0006]所述的内径调节装置设置于底板上,第一折弯管、第二折弯管分别位于内径调节装 置一侧的前后两端,第一折弯管以及第二折弯管轴线到内径调节装置外壁之间的最短距 离大于等于电缆的直径。
[0007]第一折弯管以及第二折弯管均为半圆形管、且开口朝向内径调节装置。
[0008]所述的第一折弯管、第二折弯管底部均连接有滑动装置。所述的底板顶面内凹有第 一滑道以及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由相互贯通连接的直滑道以及弧度为180
°
的弧形滑道 组成,直滑道与第一滑道等长且相互平行布置于内径调节装置两侧。
[0009]弧形滑道圆形位于内径调节装置中心线上,弧形滑道与直滑道分别位于内径调节装 置中心线两侧。
[0010]第一折弯管以及第二折弯管下方的滑动装置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一滑道内部以及第 二滑道内部。
[0011]底板下方设有设有若干根支杆,支杆末端设有定位爪。
[0012]优选的,所述的内径调节装置包括顶板、3~6块弧形边板、第一锥型齿、第二锥 型齿以及固定块。
[0013]顶板中心设有孔,第一锥型齿位于顶板中心孔正下方,顶板中心孔上方设有第一手 轮,第一手轮通过圆杆与第一锥型齿固定连接。
[0014]顶板上方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套设于第一手轮下方的圆杆上。
[0015]若干个弧形边板围绕第一锥型齿轴线均布于顶板下方,第二锥型齿与弧形边板一一 对应,第二锥型齿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弧形边板螺纹连接。
[0016]第二锥型齿与第一锥型齿啮合连接。
[0017]固定块插设于底板内部,固定块底面低于弧形边板底面,固定块顶面与顶板之间通 过若干根垂直的连接杆固定连接,螺杆穿过连接杆。
固定有滑块,中心轴上套设有转环,转环直径大于底盘以及滑块的宽度,转环与第一滑 道以及第二滑道两侧内壁接触。
[0042]底盘与滑块之间固定有边板,边板与第一拉绳以及第二拉绳固定连接。
[0043]优选的,所述的底板底部固定有“L”型的固定板。
[0044]支杆背离定位爪的一端铰接有转块,转块与底板转动连接。
[0045]定位爪与固定板卡接。
[0046]高空电缆折弯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0047]A、将定位爪脱粒固定板,然后弯折后与高压输电铁塔框架固定连接,将需要弯折 的电缆从第一折弯管以及第二折弯管开口处插入至其内部;
[0048]B、转动第二手轮,通过变速装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通过花键带动第二 转轴转动。
[0049]第一拉绳以及第二拉绳分别缠绕到第一线辊以及第二线辊上,进而拉动第一折弯管 以及第二折弯管向内径调节装置方向移动;
[0050]C、电缆被内径调节装置挤压,与内径调节装置接触的电缆被挤压呈半圆形,此时 第一折弯管移动至第一滑道的尽头。
[0051]同时第一折弯管下方的滑动装置推动第二活塞杆,将第二液压缸内部的液压油通过 液压管推动到第一液压缸内部,推动第一活塞杆向圆杆方向移动,将花键推出花键槽, 使得第一转轴无法带动第二转轴转动。
[0052]第一转轴继续转动,使得第一拉绳继续拉动第二折弯管围绕内径调节装置中心转动 180
°
,将电缆沿内径调节装置的弧形边板折弯呈一个完整的圆形;
[0053]D、电缆折弯后,将内径调节装置取下,手动将第一折弯管以及而折弯管复位,使 折弯后的电缆脱离高空电缆折弯装置。
[005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55](1)高空电缆折弯装置中的底板、内径调节装置、第二手轮均可拆卸,便于施工 人员几人共同将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携带到铁塔顶部。
[0056](2)内径调节装置可调节电缆的折弯半径。
附图说明
[005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58]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外形图,
[0059]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底视图,
[0060]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支架开启后效果图,
[0061]图4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折弯管折叠后效果图,
[0062]图5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折弯前电缆安装示意图,
[0063]图6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折弯后电缆效果图,
[0064]图7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底板结构图,
[0065]图8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剖视图,
[0066]图9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内径调节装置结构图,
[0067]图10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内径调节装置局部剖视图,
[0068]图11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牵引机构结构图,
[0069]图12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牵引机构局部放大图,
[0070]图13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牵引机构手轮处局部放大图,
[0071]图14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液压机构局部剖视图,
[0072]图15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线辊分解图,
[0073]图16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线辊剖视图,
[0074]图17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折弯管剖视图,
[0075]图18为本专利技术高空电缆折弯装置滑动装置剖视图。
[0076]图中:1

底板、101

第一滑道、102

第二滑道、1021

直滑道、1022

弧形滑道、103
‑ꢀ
第二拉绳走位槽、104

第一拉绳走位槽、105

液压缸放置腔、106

液压管走位槽、107
‑ꢀ
螺纹孔、108

通孔、109

固定板、1010

减重槽、2

第一折弯管、3

第二折弯管、4

内 径调节装置、401

顶板、4011

滑槽、40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折弯管(2)、第二折弯管(3)以及内径调节装置(4),所述的内径调节装置(4)设置于底板(1)上,第一折弯管(2)、第二折弯管(3)分别位于内径调节装置(4)一侧的前后两端,第一折弯管(2)以及第二折弯管(3)轴线到内径调节装置(4)外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电缆(14)的直径,第一折弯管(2)以及第二折弯管(3)均为半圆形管、且开口朝向内径调节装置(4),所述的第一折弯管(2)、第二折弯管(3)底部均连接有滑动装置(16),所述的底板(1)顶面内凹有第一滑道(101)以及第二滑道(102),第二滑道(102)由相互贯通连接的直滑道(1021)以及弧度为180
°
的弧形滑道(1022)组成,直滑道(1021)与第一滑道(101)等长且相互平行布置于内径调节装置(4)两侧,弧形滑道(1022)圆形位于内径调节装置(4)中心线上,弧形滑道(1022)与直滑道(1021)分别位于内径调节装置(4)中心线两侧,第一折弯管(2)以及第二折弯管(3)下方的滑动装置(16)分别滑动设置于第一滑道(101)内部以及第二滑道(102)内部,底板(1)下方设有设有若干根支杆(1302),支杆(1302)末端设有定位爪(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径调节装置(4)包括顶板(401)、3~6块弧形边板(402)、第一锥型齿(403)、第二锥型齿(406)以及固定块(407),顶板(401)中心设有孔,第一锥型齿(403)位于顶板(401)中心孔正下方,顶板(401)中心孔上方设有第一手轮(404),第一手轮(404)通过圆杆与第一锥型齿(403)固定连接,顶板(401)上方固定有支撑架(405),支撑架(405)套设于第一手轮(404)下方的圆杆上,若干个弧形边板(402)围绕第一锥型齿(403)轴线均布于顶板(401)下方,第二锥型齿(406)与弧形边板(402)一一对应,第二锥型齿(406)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螺杆(4061),第一螺杆(4061)与弧形边板(402)螺纹连接,第二锥型齿(406)与第一锥型齿(403)啮合连接,固定块(407)插设于底板(1)内部,固定块(407)底面低于弧形边板(402)底面,固定块(407)顶面与顶板(401)之间通过若干根垂直的连接杆(4012)固定连接,螺杆穿过连接杆(40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顶面内凹有螺纹孔(107),所述的固定块(407)圆周面设有螺纹,固定块(407)与螺纹孔(107)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方设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位于第一折弯管(2)背离内径调节装置(4)的一侧,第一转轴(5)上套设有第二支撑架(17),第二支撑架(17)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锥型齿(501)以及第一线辊(6),第一线辊(6)上缠绕有第一拉绳(601),底板(1)内部设有与第二滑道(102)贯通连接的第一拉绳走位槽(104),第一拉绳(601)
自由端穿过第一拉绳走位槽(104)、第二滑道(102)与第二折弯管(3)底部的滑动装置(16)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一侧设有变速装置(10),所述的第三锥型齿(501)与变速装置(10)输出端啮合链接,变速装置(10)输入端设有第二手轮(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5)一端设有同轴布置的第二转轴(7),所述的第二转轴(7)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线辊(8)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架(17),第二线辊(8)上缠绕有第二拉绳(801),所述的底板(1)底面设有有U型的第二拉绳走位槽(103),第二拉绳走位槽(103)与第一滑道(101)靠近内径调节装置(4)的一端贯通连接,第二拉绳(801)穿过第二拉绳走位槽(103)以及第一滑道(101)与第一折弯管(2)下方的滑动装置(16)固定连接,变速装置(10)带动第二转轴(7)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内部设有液压缸放置腔(105)以及液压管走位槽(106),液压缸放置腔(105)位于第一滑道(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纯哲吕文刘西专王志强庄绪珍张斌艾永富沈中华薛强朱德源赵华左强朱钟惠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