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证卡制作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93023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证卡制作方法及结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种烫印膜,烫印膜的信息层转移至承印薄膜上,于信息层上设置公共信息层以整体形成信息结构层,基础卡体、信息结构层与承印薄膜做层压处理以形成证件卡体。采用该种方法制作的安全证卡,既确保证件满足具备较强亮度透光效果,又不影响证卡芯片的正常读取,同时满足环保和美观要求。同时满足环保和美观要求。同时满足环保和美观要求。

A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making security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证卡制作方法及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证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证卡的制作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证卡在光学防伪装饰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的需求愈发增加。同时鉴于射频芯片在证卡领域的使用已全面普及,有必要寻找一种新型的证卡制作方法,使其在满足防伪功能的前提下,保证证卡反射层不影响卡内芯片的读取,并满足证卡的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
[0003]在现有技术中,证卡制作工艺最重要的步骤是防伪膜的制作,当前证卡防伪膜制作工艺主要有如下几种:嵌入式、Overlay和Patch镭射卡基等工艺。嵌入式工艺适合局部防伪图案的制作,在对关键信息加以保护的同时具备高安全性,但由于嵌入式工艺的反射层为透明色,导致证卡基膜的透光率较低,降低了证卡个性化信息和微纳米结构信息图案的亮度,进而影响证卡防伪识别性和美观。Overlay和Patch镭射卡基工艺均可制作整卡防伪图案,其中Patch镭射卡基材料虽然有较强的亮度效果,但具有整幅面镭射镀铝膜的证卡对信号屏蔽较大,影响实际操作中的读卡距离和读卡效果,同时Overlay和Patch镭射卡基两种证卡制作工艺的卡体表层都采用胶黏剂加工方式,降低卡体本身的抗攻击能力。而且,证卡制作一般采用内嵌式加工方式,内嵌式具有较强透光率反射层的安全卡目前制作困难,主要因为制卡过程中纳米结构信息图在高温高压下容易被破坏。(PVC,PETG,材料的卡层压温度120

150℃;PC材料的卡层压温度150

180℃;使用压力:5

20MPa。)在以塑料为主材的证卡领域,污水排放也有要求,采用酸洗或碱洗工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需要通过改变工艺等方法来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
[0004]基于以上现状,目前需力求开拓一种新的证卡制作方法,以确保证卡既满足具备较强亮度透光效果,又不影响证卡芯片的正常读取,同时满足环保和美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烫印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于塑料基膜表面设置有离型涂料以形成离型层;
[0008]于离型层上设置具有微纳光学结构图案以形成信息层;
[0009]于信息层表面增设反射或半反射介质以形成反射层;
[0010]其中较优地,还包括:于反射层上增设连接层形成烫印膜。
[0011]其中较优地,于信息层表面增设反射或半反射介质以形成反射层,具体包括:采用镀膜工艺于信息层表面增设反射或半反射介质以形成反射层,所述镀膜工艺为蒸发镀膜或真空镀膜。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烫印膜,包括塑料基膜、离型层、具有微纳光学结构图案的信息层、反射层及连接层,所述离型层设置于塑料基膜表面,所述信息层加载于离型层上,所述
反射层设置于信息层表面,所述连接层布置于反射层上。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证卡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包含上述技术问题中所述的烫印膜,还包括:
[0014]所述烫印膜的信息层转移至承印薄膜上;
[0015]于信息层上设置公共信息层以整体形成信息结构层;
[0016]对基础卡体、信息结构层与承印薄膜做层压处理以形成证件卡体。
[0017]其中较优地,还包括:
[0018]所述烫印膜的连接层为热熔胶层,通过热烫工艺将所述信息层的微纳光学结构图案转移至承印薄膜上,所述热烫工艺加热温度范围为100

180℃;所述热烫工艺压力不大于5kg/cm2。
[0019]其中较优地,具体还包括通过UV光固化方式将所述信息层的微纳光学结构图案转移至承印薄膜上。该UV通过筛选保证其能耐温、耐老化和黄变。其耐温可以保证在层压制卡过程中不会发生物理变化,耐老化和黄变确保其卡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0]其中较优地,将所述信息结构层中公共信息层面向基础卡体,通过层压方式与基础卡体及承印薄膜牢固结合成整体。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全证卡,包括基础卡体、信息结构层及承印薄膜,所述信息结构层位于基础卡体与承印薄膜之间,所述信息结构层包括公共信息层、具有微纳光学结构图案的信息层、反射层及连接层,所述公共信息层设置于信息层上,所述信息层设置于反射层上,所述连接层第一面与反射层相接,所述连接层的第二面与承印薄膜相接。
[0022]其中较优地,所述信息层的微纳光学结构图案在微观层面设置具有不同宽度和方向的光栅条纹。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蒸发镀膜或真空镀膜的方式,将镀膜介质均匀沉积到信息层表面,以提高证卡信息层微纳光学结构图案的反射效率,增加亮度;采用在信息层增设微纳光学结构图案,可以保证相关光栅条纹在反射或衍射的光学作用下产生不同的颜色和运动效果,以此达到光学防伪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压或UV转移工艺,可实现微纳光学结构的复制印刷;采用烫印转移工艺,在保证图案具有外表美观、防伪性强的情况下,解决了信息层的微纳光学结构图案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容易破坏的问题,同时其上增设的反射层不会对芯片射频信号的识别和读取造成干扰;完成烫印后的烫印膜可集中回收处理,也可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烫印膜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烫印膜结构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全证卡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全证卡结构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安全证卡信息结构层;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安全证卡层压与基础卡体结合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烫印膜转移工艺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转移后的烫印膜。
[0032]图中:1、塑料基膜;2、离型层;3、信息层;4、反射层;5、连接层;6、承印薄膜;7、公共信息层;8、基础卡体;9、烫印图案;10、烫印版;11、烫印膜;12、信息结构层;13、转移后的烫印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烫印膜工艺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0034]步骤S110、于塑料基膜1表面设置有离型涂料以形成离型层2;其中,所述塑料基膜,其优选材质包括但不限于PET、PVC、PETG,PC基膜厚度范围为15~1000um。
[0035]所述离型层,其作用是保证具有微纳光学结构的信息层在转移时可与塑料薄膜轻易分离,而不出现黏连等情况。要求具备良好的断切性以及合适的牢度,其优选的厚度范围在0.1~1um之间,可通过涂布方式设置到塑料基膜之上。
[0036]步骤S120、于离型层2上设置具有微纳光学结构图案以形成信息层3;其中,所述微纳光学结构的图案,是证件光学防伪的关键元素,该图案在微观层面上呈现不同宽度和方向的光栅条纹。这些条纹在反射或衍射的光学作用下产生不同的颜色和运动效果,以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烫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于塑料基膜表面设置有离型涂料以形成离型层;于离型层上设置具有微纳光学结构图案以形成信息层;于信息层表面增设反射或半反射介质以形成反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烫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反射层上增设连接层形成烫印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烫印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信息层表面增设反射或半反射介质以形成反射层,具体包括:采用镀膜工艺于信息层表面增设反射或半反射介质以形成反射层,所述镀膜工艺为蒸发镀膜或真空镀膜。4.一种烫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基膜、离型层、具有微纳光学结构图案的信息层、反射层及连接层,所述离型层设置于塑料基膜表面,所述信息层加载于离型层上,所述反射层设置于信息层表面,所述连接层布置于反射层上。5.一种安全证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包含权利要求1~3任意项所形成的烫印膜或权利要求4所述烫印膜,还包括:所述烫印膜的信息层转移至承印薄膜上;于信息层上设置公共信息层以整体形成信息结构层;对基础卡体、信息结构层与承印薄膜做层压处理以形成证件卡体。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斗兴滕晓辉曹慧芬于峰伍超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盾防伪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