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上罩吊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15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上罩吊装工具,第一吊耳(1)、第二吊耳(3)在第一承重梁(2)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三吊耳(11)、第四吊耳(12)在第一承重梁(2)右侧上端、下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五吊耳(13)、第六吊耳(14)与第二承重梁(15)在第二承重梁(15)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七吊耳(19)、第八吊耳(20)在第二承重梁(15)右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需要空间小,节省成本,并且可以确保在高度空间受限情况下电机上罩可以顺利装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上罩吊装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上罩吊装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吊装工具是电机安装及检修所需要的主要工具之一,是大型同步电机必备的工具之一。
[0003]吊装零部件时,吊绳之间夹角需要小于一定角度,对于大型同步电机,其外形尺寸较大,所以电机上罩的吊点相距也比较远,通常情况下,厂房设计时都会预留出足够的高度空间用以起吊,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设备安装在有高度限制的建筑或井下,此时厂房吊车高度不足,导致吊绳夹角过大,不能满足起吊作业的要求,如果电机上罩不能吊起足够高度,就不能在安装或拆除过程中避开电机本体,也就不能实现电机的安装与检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上罩吊装工具,易于制造,具有通用性,且易于存放,给产品更检修带来便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上罩吊装工具,第一吊耳(1)、第二吊耳(3)在第一承重梁(2)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三吊耳 (11)、第四吊耳(12)在第一承重梁(2)右侧上端、下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五吊耳(13)、第六吊耳(14)与第二承重梁(15) 在第二承重梁(15)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七吊耳(19)、第八吊耳(20)在第二承重梁(15)右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支撑板(4)一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一支撑板(4)另一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二支撑板 (10)一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二支撑板(10)另一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环形限位板(6)与第一吊柱(7)焊接固定,第二环形限位板(17)与第一吊柱(7)焊接固定,第三环形限位板(9)与第二吊柱(8)焊接固定,第四环形限位板(18)与第二吊柱(8)焊接固定,第一承重板(5)与第二承重板(16)均带有两个圆孔,第一承重板(5)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一吊柱(7)、第二吊柱(8)的一端插入第一承重板上的孔中焊接成一体,第二承重板(16)的孔配装第一吊柱(7)、第二吊柱(8)的另一端并焊接成一体,第二承重板(16)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高强度螺栓(21)插入第一吊耳(1)与第二吊耳(3)的孔中并第一螺母(22) 配装到第一高强度螺栓(21)上,第二高强度螺栓(23)插入第三吊耳(11)与第四吊耳(12)的孔中并第二螺母(24)配装到第二高强度螺栓(23)上,第三高强度螺栓(25)插入第五吊耳(13)与第六吊耳 (14)的孔中并第三螺母(26)配装到第三高强度螺栓(25)上,第四高强度螺栓(27)插入第七吊耳(19)与第八吊耳(20)的孔中并第四螺母(28)配装到第四高强度螺栓(27)上。
[00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06]吊装零部件时,吊绳之间夹角需要小于一定角度,对于大型同步电机,其外形尺寸较大,所以电机上罩的吊点相距也比较远,此时,为保证吊绳角度,就需要更高的起吊空间。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设备安装在有高度限制的建筑或井下,此时厂房吊车高度不足,在
面对此种情况时,通常会在上罩上焊接吊耳,但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这样操作风险很大,本技术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专利技术的。
[0007]工作过程:
[0008]安装:吊装时,首先将本技术吊至上罩正上方,而后缓缓下降至可以使其与上罩进行组装的位置,再将上罩的四个吊耳和本技术的四个吊耳用高强度螺栓、螺母一一对应的连接到一起,吊起本技术,这样,上罩也就和本技术一起被吊装起来,将本技术连同上罩一起吊装至电机上方,而后在缓缓安装到电机上,在将本技术与上罩分离,即完成安装操作。
[0009]检修:仍是先将本技术吊至上罩正上方,而后缓缓下降至可以使其与上罩进行组装的位置,再将上罩的四个吊耳和本技术的四个吊耳用高强度螺栓、螺母一一对应的连接到一起,吊起本技术,这样,上罩也就和本技术一起被吊装起来,而后将本技术连同上罩一起吊离电机,即可以对电机本体进行检修操作了。
[0010]本技术的优点:
[0011]1、本技术中的选材多为碳钢材料,价格便宜,周期短,易找到供应商,容易制造。
[0012]2、本技术通过特殊设计的吊装工具,直接缩短了吊点的距离,减小了吊绳的夹角。与传统的在产品上焊接临时吊耳相比,安全性高,且不会导致产品变形。
[0013]3、本技术吊耳间距和电机上罩的吊耳间距是一致的,安装时,用高强度螺栓穿过工具的吊耳和电机上罩的吊耳,在用螺母拧入螺栓,确保螺栓不会脱出,并且工具的长、宽尺寸和电机上罩的尺寸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对安装现场的总体尺寸要求也不会变大。
[0014]4、本技术是的吊柱上焊有挡板,可以固定吊绳位置,避免吊装过程中产生晃动。
[0015]5、本技术中,螺栓选用高强度合金钢材质。高强度合金钢可以使本结构承受更大的剪力,确保螺栓连接处在电机上罩起吊时不发生有害变形,使本技术更安全、可靠。
[0016]本技术除螺栓、螺母外,其余所需所需材料均为碳钢,成本低,螺栓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使连接处可承受更大的剪切力。该结构简单、易于带有制作,操作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吊装过程的可靠性。本技术技解决了电机上罩在现场安装、检修时遇到的空间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与电机上罩连接后的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位电机上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2所示:一种电机上罩吊装工具,第一吊耳1、第二吊耳3 在第一承重梁2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三吊耳 11、第四吊耳12在第一承重梁2右侧上端、下
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五吊耳13、第六吊耳14与第二承重梁15在第二承重梁 15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七吊耳19、第八吊耳20在第二承重梁15右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支撑板4一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一支撑板4另一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二支撑板10一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二支撑板10另一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环形限位板6与第一吊柱7焊接固定,第二环形限位板17与第一吊柱7焊接固定,第三环形限位板9与第二吊柱8焊接固定,第四环形限位板 18与第二吊柱8焊接固定,第一承重板5与第二承重板16均带有两个圆孔,第一承重板5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一吊柱7、第二吊柱8的一端插入第一承重板上的孔中焊接成一体,第二承重板16 的孔配装第一吊柱7、第二吊柱8的另一端并焊接成一体,第二承重板16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高强度螺栓21插入第一吊耳 1与第二吊耳3的孔中并第一螺母22配装到第一高强度螺栓21上,第二高强度螺栓23插入第三吊耳11与第四吊耳12的孔中并第二螺母24配装到第二高强度螺栓23上,第三高强度螺栓25插入第五吊耳13与第六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上罩吊装工具,其特征是:第一吊耳(1)、第二吊耳(3)在第一承重梁(2)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三吊耳(11)、第四吊耳(12)在第一承重梁(2)右侧上端、下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五吊耳(13)、第六吊耳(14)与第二承重梁(15)在第二承重梁(15)左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七吊耳(19)、第八吊耳(20)在第二承重梁(15)右侧上端、下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支撑板(4)一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一支撑板(4)另一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二支撑板(10)一端与第一承重梁(2)焊接固定,第二支撑板(10)另一端与第二承重梁(15)焊接固定;第一环形限位板(6)与第一吊柱(7)焊接固定,第二环形限位板(17)与第一吊柱(7)焊接固定,第三环形限位板(9)与第二吊柱(8)焊接固定,第四环形限位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旭杨继艳李函霖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