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10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检测到储能系统进入削峰填谷模式对应的充电时段,且负荷实时功率和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都小于预先设定的目标需量的情况下,通过根据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动态确定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实现在不超出需量控制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充电功率继续对储能系统进行充电,提高储能系统在可充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而提高削峰填谷与需量管理协同运行场景下的储能系统的充电率。电率。电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池、逆变器和微电网等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储能系统为载体进行电力领域的服务正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为削峰填谷、需量管理、调频。
[0003]目前,削峰填谷与需量管理协同运行时储能充电策略如下:储能系统接收充电时的削峰填谷的目标功率PA和需量管理的目标功率PB,当进入到削峰填谷模式对应的充电时段时,如果PA与PB功率方向相反,以PB下发充电功率;如果PA与PB功率方向相同,以PA下发充电功率。当电力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PCC点)的实时功率加上下发的充电功率超过需量控制目标时,将下发的充电功率修正为0,否则按PA下发功率。
[0004]但是,由于削峰填谷的目标功率PA为固定值,PCC点实时功率加上PA后极大概率会超出需量控制目标,在超出需量控制目标时下发的充电功率将变为0,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因以上问题导致储能系统在可充电时段未充满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提高储能系统在可充电时段的充电量,进而提高削峰填谷与需量管理协同运行场景下的储能系统的充电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0008]在检测到储能系统进入削峰填谷模式对应的充电时段的情况下,获取负荷实时功率、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以及需量变化趋势类型;
[0009]在所述负荷实时功率和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都小于预先设定的目标需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10]可选的,所述获取负荷实时功率、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以及需量变化趋势类型,包括:
[0011]监测负荷实时功率,记录当前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
[0012]根据当前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预测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
[0013]依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计算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实时需量,并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
[0014]基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实时需量,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需量变化趋势类型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波动趋势。
[0015]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包括:
[0016]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上升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17]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下降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18]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波动趋势时,确定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最大值,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19]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包括:
[0020]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上升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防超需量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21]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下降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防超需量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22]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波动趋势时,确定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最大值,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防超需量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23]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4]在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不小于所述目标需量或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不小于所述目标需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为0。
[0025]可选的,在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判断预先设定的需量管理的目标功率是否为放电功率;
[0027]若为放电功率,则将所述需量管理的目标功率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目标功率;
[0028]若不为放电功率,则确定预先设定的削峰填谷的目标功率与所述可充电功率之间的最小值,并将该最小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目标功率。
[0029]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0030]预测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储能系统进入削峰填谷模式对应的充电时段的情况下,获取负荷实时功率、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以及需量变化趋势类型;
[0031]可充电功率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负荷实时功率和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都小于预先设定的目标需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32]可选的,所述预测数据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0033]监测负荷实时功率,记录当前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
[0034]根据当前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预测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
[0035]依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计算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实时需量,并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
[0036]基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实时需量,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需量变化趋势类型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波动趋势。
[0037]可选的,所述可充电功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0038]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上升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39]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下降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40]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波动趋势时,确定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最大值,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
[0041]可选的,所述可充电功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检测到储能系统进入削峰填谷模式对应的充电时段的情况下,获取负荷实时功率、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以及需量变化趋势类型;在所述负荷实时功率和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都小于预先设定的目标需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负荷实时功率、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以及需量变化趋势类型,包括:监测负荷实时功率,记录当前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根据当前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预测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依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负荷功率曲线,计算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实时需量,并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基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实时需量,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需量变化趋势类型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波动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包括: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上升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下降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波动趋势时,确定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最大值,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减去防超需量裕量后的值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包括: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上升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防超需量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下降趋势时,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防超需量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当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需量变化趋势类型为波动趋势时,确定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与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之间的最大值,计算所述目标需量与所述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防超需量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负荷实时功率不小于所述目标需量或所述预测时间段内的最大需量不小于所述目标需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可充电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预先设定的需量管理的目标功率是否为放电功率;若为放电功率,则将所述需量管理的目标功率确定为所述预测时间段内储能系统的目标功率;若不为放电功率,则确定预先设定的削峰填谷的目标功率与所述可充电功率之间的最小值,并将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洋翁炎金灵辉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