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02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包括套在引流管外的套管和用于套管与引流管固定的定位件;所述套管能够在引流管外沿引流管的长度方向滑移,也能够沿引流管周向转动;所述引流管的两侧设有翼片,翼片上设有用于穿线固定的针孔。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引流管牢固固定且固定位能够移动到引流管的任意段位。位。位。

A wing sleeve for fixing a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一类手术,需要在愈合期间将创口深层渗漏出的体液(包括血液)用引流管及时导出体外,放置在创口内的引流管不允许有较大距离的滑移,现有引流管外管壁光滑,无缝合固定翼。医护人员通常将引流管的体外段用丝线缠绕后缝合在皮肤上并嘱咐患者及陪护人员注意保护。但是,这依然难以完全避免引流管滑动及意外脱出的现象发生,尤其是背部手术后,引流管固定在背部的患者,因导管无专用缝合固定装置,缠绕丝线只要稍有松动,在翻身、起坐及下躺时就容易出现导管滑动及脱管现象,给患者的伤口愈合造成不良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引流管完全脱出,需要重新拆线放置再缝合,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甚至引发医患冲突。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内也有人在引流管两侧设置带针孔的翼片,利用缝线的方式通过翼片上的针孔将引流管缝在伤口外的皮肤上。但这种方式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两侧的翼片是与引流管一体固定的,位置无法移动,缝线固定时,翼片所在的位置却常常不是最合适缝合的位置。而更大的问题是,对于插入放置深度较大的伤口,翼片固定位前端预留长度会不够,这就导致无法使用。
[0004]因此,如何将引流管牢固固定,且固定位如何能够灵活适应各种深度的伤口,是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引流管不能灵活选择固定位进行缝线固定的问题。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包括套在引流管外的套管和用于套管与引流管固定的定位件;所述套管能够在引流管外沿引流管的长度方向滑移,也能够沿引流管周向转动;所述引流管的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有翼片,翼片上设有用于穿线固定的针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在套管两侧的后端设置的与套管后端端部一体连接的向后延出的弧片一和弧片二,在弧片一和弧片二之间形成两个能够使引流管露出的缺口一和缺口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还包括设在弧片一或弧片二上的胶贴,所述胶贴能够粘住弧片一或弧片二外表面,同时能够粘住从缺口一和缺口二露出的引流管的外表面;胶贴上贴有应用时可以撕掉的护膜。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弧片一和弧片二的后端,设有套在引流管外的与弧片一和弧片二的后端一体连接的尾套管,所述尾套管能够随套管在引流管外滑移和转动。
[0011]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使引流管牢固固定且固定位能够移动到引流管的任意段位。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翼套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翼套套在引流管上的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述翼套立体示意图。
[0015]图中:1、引流管;10、翼套;2、套管;21、翼片;211、针孔;3、尾套管;4、胶贴;41、护膜;51、弧片一;52、弧片二;61、缺口一;62、缺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10,包括套在引流管1外的套管2和用于套管2与引流管1固定的定位件;所述套管2能够在引流管1外沿引流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以使其处在引流管1外最合适的段位;也能够沿引流管1周向转动,以使其两侧将要设置的用于缝线的翼片处在一个最适合与皮肤相缝的角度;所述引流管1的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有翼片21,翼片21上设有用于穿线固定的针孔211。这样设置,就是能够使套管2滑移到引流管1最适合固定的位置,然后利用定位件使套管2在引流管1定位固定,再用缝线的方式通过翼片上的针孔将套管2缝在伤口外的皮肤上,从而实现对引流管的固定。
[0019]所述翼片21的设置,可以在引流管的两侧各设一片,作为优选,可以只在引流管的一侧设置一片,如图2所示。
[0020]所述针孔211在一个翼片21上可设置多个,作为优选,可以只设一个,如图1所示。
[0021]下面是进一步的改进:
[0022]如图1、2所示,所述定位件包括在套管2两侧的后端设置的与套管2后端端部一体连接的向后延出的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在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之间形成两个能够使引流管1露出的缺口一61和缺口二62。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当套管2滑移到引流管1最合适的位置后,利用胶带将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绑紧在引流管1上,胶带的粘胶面既能站住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防止其滑脱,同时胶带的粘胶面又能将露出缺口一61和缺口二62引流管1粘住,从而使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连通套管牢牢固定在引流管1上。这种胶带可以是常用的医用胶带,也可以为所述的翼套10配备专用胶贴4。
[0023]所述定位件还包括设在弧片一51或弧片二52上的胶贴4,所述胶贴4能够粘住弧片一51或弧片二52外表面,同时能够粘住从缺口一61和缺口二62露出的引流管1的外表面;胶贴4上贴有应用时可以撕掉的护膜41,这样为翼套10专门设置的胶贴4,规格合适,使用更方便。
[0024]在所述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的后端,设有套在引流管1外的与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的后端一体连接的尾套管3,所述尾套管3能够随套管2在引流管1外滑移和转动。尾套管3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使缠绕的胶贴被很好的限定在尾套管3和套管2之间在缺口一61和缺口二62的部位所形成的凹陷范围内。使所述的翼套10能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引流管1上。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10,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尾套管3的直径大于套管2的直径。这主要是用于一类特殊伤口的处理,这类伤口的处理是,套在引流管1上的翼套(包括尾套管3、弧片一51、弧片二52、套管2和翼片21)需要与引流管1的接袋端一起穿过专门设置的管状伤口后,再实施对引流管1的固定处理。引流管1的接袋端是连接引流袋的一端,其端口呈喇叭形扩大,使得引流管接袋端的端口外径增大。为了使所述翼套能够顺利地与引流管1的接袋端一起通过管状伤口,需要将尾套管3的直径适度增大后套在引流管1的接袋端增大的部位,以便于通过管状伤口时被医用钳将尾套管3连同引流管1的接袋端一起夹住后穿过管状伤口。
[0027]上述实施例只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技术,而不能视为限制本技术涵盖的保护范围,任何等价形式的修改都应视为落入本技术涵盖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在引流管(1)外的套管(2)和用于套管(2)与引流管(1)固定的定位件;所述套管(2)能够在引流管(1)外沿引流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也能够沿引流管(1)周向转动;所述引流管(1)的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有翼片(21),翼片(21)上设有用于穿线固定的针孔(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在套管(2)两侧的后端设置的与套管(2)后端端部一体连接的向后延出的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在弧片一(51)和弧片二(52)之间形成两个能够使引流管(1)露出的缺口一(61)和缺口二(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引流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裕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