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01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属于豆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外箱体、搅拌机构、推动机构以及用于存放待混合物料的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位于所述外箱体内部,所述推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箱体上且用于推动所述内箱体,以使所述内箱体在所述外箱体内滑动;所述搅拌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箱体上且延伸至所述内箱体内,以搅拌所述内箱体内的待混合物料;所述外箱体底部沿所述内箱体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内箱体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向下穿过所述第一槽孔且延伸至所述外箱体下方;所述外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拌料效果,且一次可以搅拌较多物料,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豆制品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是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
[0003]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各种豆类创制了许多影响深远、广为流传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丝,腐乳,豆浆,豆豉,酱油,豆肠,豆筋,豆鱼,羊肚丝,猫耳,素鸡翅,大豆耳等。
[0004]豆制品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搅拌装置进行物料搅拌,以使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不同物料均匀混合在一起,以便于后续加工。现有搅拌装置一般包括筒体、搅拌桨和电机,电机安装在筒体顶部的盖体上,在电机驱动下,搅拌桨在筒体内搅拌物料,以使物料混合。现有搅拌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一次只能搅拌较少物料,若想要一次搅拌尽可能多的物料,则筒体需要扩大容量,这样就会导致物料搅拌不够充分,致使物料混合不够均匀。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不仅具有较好的拌料作用,还能一次搅拌较多物料,提高了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外箱体、搅拌机构、推动机构以及用于存放待混合物料的内箱体;
[0009]所述内箱体位于所述外箱体内部,所述推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箱体上且用于推动所述内箱体,以使所述内箱体在所述外箱体内滑动;
[0010]所述搅拌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箱体上且延伸至所述内箱体内,以搅拌所述内箱体内的待混合物料;
[0011]所述外箱体底部沿所述内箱体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内箱体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向下穿过所述第一槽孔且延伸至所述外箱体下方;
[0012]所述外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管。
[001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箱体顶部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沿所述内箱体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二槽孔。
[001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箱体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为竖直设置且上部固定在所述通孔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所述导向管下端面位于所述盖
板上方;
[0015]所述进料管包括漏斗段和一体连接在所述漏斗段底部的直管段,所述直管段插设在所述导向管内;
[0016]所述外箱体外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进料管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直管段穿过所述第二槽孔并延伸至所述内箱体内。
[001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
[0018]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所述外箱体顶部,所述搅拌轴上端穿过所述外箱体顶部并与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下端穿过所述第二槽孔并延伸至所述内箱体内;
[0019]所述搅拌桨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且与所述搅拌轴同轴转动设置,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内箱体内且用于搅拌所述内箱体内的待混合物料。
[002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箱体与外箱体均为矩形状,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内箱体沿所述外箱体长度方向移动;
[0021]所述推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条、齿轮、转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外箱体外部一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齿轮中部,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与其同轴转动配合,所述齿条位于所述齿轮上部且与所述齿轮啮合设置,所述齿条一端穿过所述外箱体并与所述内箱体固定,所述齿条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箱体长度方向、内箱体长度方向相同。
[002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箱体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外箱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内箱体外壁上开设有沿所述内箱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条,所述滑条嵌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2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箱体底部固定有撑脚,所述撑脚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支撑在所述外箱体内底部。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料时,先通过气缸带动进料管向下移动,以使进料管下端穿过第二槽孔伸至内箱体中,进料完成后再通过气缸带动进料管上移,以使进料管下端位于内箱体上方,此时便可启动搅拌电机和驱动电机,以在内箱体滑动下,通过搅拌桨对内箱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如此一来,内箱体内的物料便可通过搅拌桨进行充分搅拌,减少死角,提高了拌料质量。另外,相对于传统搅拌装置,本技术的内箱体长度可以设置较长,提高了内容量。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搅拌混合装置的具体结构;
[0026]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进料管的安装结构。
[0027]图中,1、外箱体;2、内箱体;31、搅拌电机;32、搅拌轴;33、搅拌桨;4、出料管;5、滚轮;6、撑脚;7、盖板;8、进料管;81、漏斗段;82、直管段;83、凸缘;91、齿条;92、齿轮;93、转轴;94、支撑板;10、滑槽;11、第二槽孔;12、气缸;13、第一槽孔;14、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9]实施例: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如图1

2所示,包括外箱体1、搅拌机构、
推动机构以及用于存放待混合物料的内箱体2。内箱体2位于外箱体1内部,且内箱体2与外箱体1之间留有用于内箱体2在外箱体1内移动的活动空间。具体的,内箱体2与外箱体1均为矩形状,且内箱体2长度方向与外箱体1长度方向相同,活动空间设置在内箱体2与外箱体1的两端部之间。外箱体1底部沿内箱体2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13,第一槽孔13与外箱体1长度方向、内箱体2长度方向相同。内箱体2底部呈斗状且底部中心连接有出料管4,出料管4向下穿过第一槽孔13且延伸至外箱体1下方。进一步的,为了下料控制,出料管4上应安装阀门。
[0030]参照图1

2,内箱体2顶部螺栓连接有盖板7,盖板7沿内箱体2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二槽孔11,第二槽孔11与外箱体1长度方向、内箱体2长度方向相同。外箱体1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通孔内固定有导向管14,导向管14为竖直设置且上部固定在通孔内壁,下部向下延伸,导向管14下端面位于盖板7上方。外箱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管8,进料管8包括漏斗段81和一体连接在漏斗段81底部的直管段82。直管段82插设在导向管14内,且直管段82外径与导向管14内径相同,直管段82长度大于导向管14长度。外箱体1外部安装有气缸12,气缸12用于带动进料管8上下移动,以使直管段82穿过第二槽孔11并延伸至内箱体2内。具体的,漏斗段81顶部四周固定有凸缘83,气缸12安装在外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搅拌机构、推动机构以及用于存放待混合物料的内箱体(2);所述内箱体(2)位于所述外箱体(1)内部,所述推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箱体(1)上且用于推动所述内箱体(2),以使所述内箱体(2)在所述外箱体(1)内滑动;所述搅拌机构安装在所述外箱体(1)上且延伸至所述内箱体(2)内,以搅拌所述内箱体(2)内的待混合物料;所述外箱体(1)底部沿所述内箱体(2)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一槽孔(13),所述内箱体(2)底部连接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向下穿过所述第一槽孔(13)且延伸至所述外箱体(1)下方;所述外箱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2)顶部螺栓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沿所述内箱体(2)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二槽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导向管(14),所述导向管(14)为竖直设置且上部固定在所述通孔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所述导向管(14)下端面位于所述盖板(7)上方;所述进料管(8)包括漏斗段(81)和一体连接在所述漏斗段(81)底部的直管段(82),所述直管段(82)插设在所述导向管(14)内;所述外箱体(1)外部安装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用于带动所述进料管(8)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直管段(82)穿过所述第二槽孔(11)并延伸至所述内箱体(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豆制品加工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和搅拌桨(33);所述搅拌电机(31)安装在所述外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东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