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98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包括孔套、扭簧、变径束件和顶盖,孔套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台,扭簧为圆筒结构,扭簧中部设有内凹的收腰部,扭簧插入孔套内部,扭簧一端顶触环形台,变径束件紧密套设于收腰部外部,孔套内壁与变径束件之间留有间隙,顶盖为中空结构,顶盖盖设于孔套另一端上,顶盖顶触扭簧另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通过变径束件自身的恢复力叠加到扭簧收腰部上,提升回弹效果,延长其高稳定电连接的使用时长和次数,显著提升使用寿命。著提升使用寿命。著提升使用寿命。

A kind of split torsion spring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动汽车大电流连接器普遍使用圆形一体式孔套(内部设有用于插针接触连接的扭簧),即孔套与线缆连接区(与充电插座导电部相连一端)在同一零件上实现。
[0003]由于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大电流连接器需具备大电流负载以及高插拔寿命的性能,而任何材料的导电率、屈服强度、硬度(决定耐磨损能力)并不会同时满足全部要求,且各种材料数据也都存在上限。故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如下问题:由于扭簧的磨损、塑性变形会导致有效的导电截面积降低;结合接触电阻R(Ω)的主要因素有:a.导体有效的导电距离L(m)、b.导体的电阻率ρ(Ω
·
mm2/m)、c.导体有效的导电截面积A(mm2)。
[0004]对应原理表达式为:
[0005]因此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导电截面积A变小,对应其接触电阻R相对较大。在导通大电流时,会产生较大的内能,即导致充电发热造成的跳枪停充甚至相关器件或整车烧毁,故单纯的切换扭簧结构或调整扭簧材质,难以满足用户对充电插座长时间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延长高稳定电连接的使用时长。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包括孔套、扭簧、变径束件和顶盖,所述孔套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台;所述扭簧为圆筒结构,所述扭簧中部设有内凹的收腰部,所述扭簧插入孔套内部,所述扭簧一端顶触环形台;所述变径束件紧密套设于收腰部外部,所述孔套内壁与变径束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顶盖为中空结构,所述顶盖盖设于孔套另一端上,所述顶盖顶触扭簧另一端。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台中部开设有固定孔;还包括连接件、锁紧件和紧固件,所述连接件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件设有通孔一侧贴附于固定孔一侧;所述锁紧件贴附于连接件远离孔套一侧;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固定孔、通孔与锁紧件配合固定。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径束件为扁型弹簧,所述扁型弹簧的圈数范围为2至5圈。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径束件为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圈数范围为2至4层圈。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焊线板,所述焊线板远离孔套。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压线翅片,所述压线翅片远离孔套。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孔套另一端外壁开设有多个半槽,所述半槽开设有卡孔。所述顶盖一端面设有多片卡勾片,所述卡勾片插入半槽与卡孔卡接。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台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扭簧两端分别设有多个缺口,所述扭簧两端的缺口互相对称,多个所述第一卡块卡入扭簧一端的多个缺口内固定。所述顶盖设有限位环,所述卡勾片和限位环置于顶盖同一侧,所述限位环外壁设有第二卡块,多个所述第二卡块卡入扭簧另一端的多个缺口内固定。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孔径小于通孔孔径,所述锁紧件为三层环形台结构,所述锁紧件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镶入固定孔和通孔内,所述锁紧件的第三层端面顶触连接件;所述锁紧件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锁紧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的螺纹部旋入锁紧件内螺纹固定,所述螺钉的螺帽部和锁紧件的第三层端面夹持孔套设有固定孔一端和连接件锁紧。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钉的螺帽部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防水胶圈。
[0018]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的有益效果是:孔套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台。扭簧为圆筒结构,扭簧中部设有内凹的收腰部,扭簧插入孔套内部,扭簧一端顶触环形台。变径束件紧密套设于收腰部外部,孔套内壁与变径束件之间留有间隙。顶盖为中空结构,顶盖盖设于孔套另一端上,顶盖顶触扭簧另一端。外部插针插入孔套内时,插针挤压扭簧的收腰部内壁变形,此时收腰部内径增大,变径束件受力扩张;拔出插针后扭簧的收腰部自动趋于恢复原状,与此同时变径束件自身的恢复能力驱使自身收缩,并挤压收腰部收缩外径。换句话说,通过变径束件自身的恢复力叠加到扭簧收腰部上,提升回弹效果,延长其高稳定电连接的使用时长和次数,显著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孔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扁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采用扁型弹簧的截面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仿形扁型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采用仿形扁型弹簧的截面图。
[0030]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发条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采用发条弹簧的截面图。
[0032]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仿形发条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采用仿形发条弹簧的截面图。
[0034]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37]实施例一:
[0038]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包括孔套10、扭簧20、变径束件30、顶盖40、连接件50a、锁紧件60和紧固件70。
[0039]请参考图3,孔套10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台11,环形台11中部开设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槽底开设有固定孔121,固定孔121置于孔套10中轴线上。孔套10另一端外壁开设有多个半槽13,半槽13开设有卡孔131。
[0040]扭簧20为圆筒结构,扭簧20中部设有内凹的收腰部。具体的,扭簧20初期为片状金属板结构,首先通过冲压工序在片状金属板中部冲压出多条栅条21;随机卷曲成栅条21筒;最后扭转栅条21筒两端形成扭簧20。扭簧20两端部发生扭转时,栅条21保持直线状态(除去自身的微扭转,栅条21整体还是保持直线状态),因此多条栅条21环绕构成收腰结构。扭簧20插入孔套10内部,扭簧20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套,所述孔套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台;扭簧,所述扭簧为圆筒结构,所述扭簧中部设有内凹的收腰部,所述扭簧插入孔套内部,所述扭簧一端顶触环形台;变径束件,所述变径束件紧密套设于收腰部外部,所述孔套内壁与变径束件之间留有间隙;顶盖,所述顶盖为中空结构,所述顶盖盖设于孔套另一端上,所述顶盖顶触扭簧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中部开设有固定孔;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件设有通孔一侧贴附于固定孔一侧;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贴附于连接件远离孔套一侧;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固定孔、通孔与锁紧件配合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束件为扁型弹簧,所述扁型弹簧的圈数范围为2至5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束件为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圈数范围为2至4层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焊线板,所述焊线板远离孔套。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扭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压线翅片,所述压线翅片远离孔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泉柳明许公杰陈艺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