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2991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二羧酸衍生物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物为原料,在溶剂存在、65~150℃条件下反应48~7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反应产物用溶剂洗涤后,干燥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金属催化剂能在无需助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将CO2与环氧化物转化为环状碳酸酯且催化效果显著、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并可循环使用多次,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操作,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CO2转化为环状碳酸酯中的应用,属于材料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化石资源为主要能源的快速部署导致了二氧化碳(CO2)的过量排放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将丰富廉价、无毒惰性及可再生的CO2转化为环状碳酸酯等高附加值产品是CO2资源化利用和解决环境问题最经济有效的举措之一。环状碳酸酯因具有高介电常数、高极性、高结构可控性及可生物降解性等特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中间体、生物医药前体、能源材料等领域。
[0003]据以往文献报道,用于CO2和环氧化物(高活性基质)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体系主要分为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类。然而,均相催化剂在工业规模化应用中受到限制。近年来,以提高循环利用率为目标的高效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已成为研究热点。使用最广泛的非均相催化体系包括金属有机骨架(MOFs)、负载型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碱金属卤化物等金属基催化剂体,以及改性分子筛、离子液体、沸石和多孔炭等其他非均相催化体系。上述非均相催化体系在CO2环加成反应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金属基催化剂在产品中的金属残留、载体易脱落、热稳定性低、制备工艺复杂、以及使用卤化物作为亲核试剂引起的不锈钢反应设备或其他相关部件的腐蚀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二羧酸衍生物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物为原料,在溶剂存在、65~150℃条件下反应48~7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反应产物用溶剂洗涤后,干燥即得无金属催化剂;本专利技术“一步法”制备得到的无金属催化剂在无需助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能将CO2与环氧化物转化为环状碳酸酯,反应中催化效果显著、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并可循环使用多次;该催化剂符合经济、绿色可持续的观念且在CO2转化、减排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0005]所述二羧酸衍生物为3,4

呋喃二羧酸、2,4

呋喃二羧酸、2,5

呋喃二羧酸、2,3,4,5

呋喃四羧酸、咪唑

4,5

二羧酸、2,5

噻吩二羧酸、2,5

吡啶二羧酸、3,4

吡啶二羧酸、2,4

吡啶二羧酸、2,6

吡啶二羧酸、2,3

吡啶二羧酸、3,5

吡啶二羧酸中的一种。
[0006]所述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物为三聚氰胺、1,3,5

三(4

氨基苯基)三嗪(TAPT)、2,6

三肼基

1,3,5

三嗪中的一种,1,3,5

三(4

氨基苯基)三嗪参照Gomes R, Bhanja P, Bhaumik A. A triazine

based covalent organic polymer for efficient CO
2 adsorption[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5, 51, 10050

3中方法制得,2,6

三肼基

1,3,5

三嗪参照Y. T. Fan, G. Li, Z. F. Li, H. W. Hou, H. R. Mao,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2004, 693, 217

224中方法制备。
[0007]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乙二醇、甲醇、二甲基甲酰胺、1,4

二氧杂环乙烷、乙酸中的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所述二羧酸衍生物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物的摩尔比为3:2~3:1。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将上述方法制得的无金属催化剂应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中,具体为:将无金属催化剂、环氧化物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CO2气体(纯度99.99%)置换高压反应釜内空气后,再次通入CO2气体使釜内压力达到0.1~3.0MPa后,关闭进出气阀;在70~120℃、搅拌条件下反应2~30h,制得环状碳酸酯。
[0010]所述无金属催化剂与环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250~1:1000。
[0011]所述环氧化物为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氧化苯乙烯、环氧环己烷、环氧乙烷中的一种。
[0012]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表征所得样品材料,可发现样品材料中

NH

键的形成以及相应位置

NH2和

OH键的消失,证明已经成功制备出无金属催化剂;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也进一步证明该催化剂能成功催化CO2与环氧化物得到环状碳酸酯产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此无金属催化剂采用一种环境友好且廉价的二羧酸衍生物与含氮杂环有机物为前驱体“一步法”即可制备所得; (2)在无需助催化剂和溶剂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在CO2与环氧化物转化为环状碳酸酯的反应中仍然催化效果显著、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并可循环使用多次; (3)该催化反应有效避免了过渡金属参与带来的二次污染以及含卤助催化剂造成反应设备的腐蚀。
[0014]本专利技术催化剂符合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且在CO2转化、减排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操作,适于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生物基无金属催化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图;图2是实施例2所制备的生物基无金属催化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图;图3是实施例1所制备的生物基无金属催化剂应用于催化环氧氯丙烷与CO2所得到的环状碳酸酯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图;图4是实施例6所制备的无金属催化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实施例1:(1)在容量为250mL的两口圆底烧瓶中依次装入1.1707g的2,5

呋喃二羧酸和0.6306g的三聚氰胺,然后加入甲醇;将上述烧瓶置于油浴锅内并安装上冷凝回流装置,使混合物在温度为65℃的回流搅拌状态下反应72h;(2)反应完成,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出产物,产物用二甲基亚砜、乙醇和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羧酸衍生物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物为原料,在溶剂存在、65~150℃条件下反应48~7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反应产物用溶剂洗涤后,干燥即得无金属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羧酸衍生物为3,4

呋喃二羧酸、2,4

呋喃二羧酸、2,5

呋喃二羧酸、2,3,4,5

呋喃四羧酸、咪唑

4,5

二羧酸、2,5

噻吩二羧酸、2,5

吡啶二羧酸、3,4

吡啶二羧酸、2,4

吡啶二羧酸、2,6

吡啶二羧酸、2,3

吡啶二羧酸、3,5

吡啶二羧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物为三聚氰胺、1,3,5

三(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陕绍云岳忠孝支云飞胡天丁蒋丽红苏红莹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