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周防沉降装置及其防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79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周防沉降装置及其防沉方法,包括井筒、井室和井盖,井筒包括主体,且主体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底边,井筒通过安装底边固定在井室上方;安装底边和井室周围埋有塘渣层,且塘渣层上表面与安装底边上平面平齐,安装底边上平面上放置有用于分散来自路面载荷的搭板,搭板一端与设置在安装底边上的挡块相抵,搭板另一端延伸至塘渣层上;井室的井壁内安装有折弯状的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预制的搭板及与搭板相配套的井筒和塘渣层,可以大大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同时在井室的井壁上设有导管,这样能使后期从导管注入的水泥浆液来增加塘渣层的承载力,使路面不随路基的沉降而沉降。的沉降而沉降。的沉降而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周防沉降装置及其防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井周防沉降装置及其防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窨井埋在土里,随着人流、车辆的日益增长,常常造成窨井的沉降,还有一种可能是,窨井所在的地质情况较差,路基沉降,井周区域路面也随之沉降,窨井盖就突出于路面,使路面凹凸不平,对行人和车辆造成较大影响。现阶段处理的方法主要是控制井周回填质量,以期减少沉降,但往往两者由于结构不一致,特别在软土地基区域的两者沉降差值大,导致路面沉降大,窨井盖突出,从而造成路面的凹凸不平;影响道路的美观,对行人和车辆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井周防沉降装置及其防沉方法,在路基沉降时能给井周区域路面增加支撑力;井周区域路面不随着路基的沉降而沉降,来防止窨井盖突出于路面的发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井周防沉降装置包括井筒、井室和井盖,所述井筒位于所述井室的上方,且所述井盖连接在所述井筒上并与路面平齐,所述井筒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周防沉降装置,包括井筒(1)、井室(2)和井盖(3),所述井筒(1)位于所述井室(2)的上方,且所述井盖(3)连接在所述井筒(1)上并与井周区域路面(4)平齐,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1)包括主体(11),且所述主体(1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底边(12),所述井筒(1)通过安装底边(12)固定在所述井室(2)的上方;所述安装底边(12)和所述井室(2)的周围埋有塘渣层(5),且所述塘渣层(5)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底边(12)的上平面平齐,所述安装底边(12)的上平面上放置有用于分散来自路面载荷的搭板(6),所述搭板(6)的一端与设置在安装底边(12)上的挡块(13)相抵,所述搭板(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塘渣层(5)上;所述井室(2)的井壁(21)内安装有折弯状的导管(7),所述导管(7)的一端伸入于所述塘渣层(5)内,所述导管(7)的另一端露在井壁(21)外,并通过所述导管(7)能及时注入水泥浆液用来防止井周区域路面(4)的沉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周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7)为Z字形结构,所述导管(7)沿井壁(21)的竖向设置,且所述导管(7)的主体位于井壁(21)内;每边井壁(21)设有至少两根导管(7),且伸入于塘渣层(5)内的导管端位于露在井壁(21)外的导管端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周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伸入于塘渣层(5)内的导管端与所述塘渣层(5)的下底面之间的间距H1为15至20cm,露在井壁(21)外的导管端与所述安装底边(12)之间的间距H2为10至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周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3)设置有四块,并呈围绕式分布在井筒(1)的主体(11)周围,所述挡块(13)一体浇筑在所述安装底边(12)上,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刘强礼张涛张磊席荣来田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