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及手持稳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5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及手持稳定器,其手持部包括手持部壳体、竖向减震机构、与手持部壳体固定连接的电路板、沿竖向布设的避空布线槽、线材、止动部;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包括相对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竖向减震机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条形杆,所述止动部包括相配合的卡部和扣部,用于锁定条形杆与手持部的相对位置;所述避空布线槽位于电路板和条形杆之间,所述线材一端固设在电路板、另一端贯穿避空布线槽并固设在条形杆靠近电路板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及手持稳定器,能够方便使用者收纳,线材不易缠绕、走线距离短、不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其他部件产生摩擦。其他部件产生摩擦。

A hand-held stabilizer with vertical damping mechanism and hand-held stab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及手持稳定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稳定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及手持稳定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摄影辅助设备领域,手持稳定器是目前拍摄稳定性较高的辅助设备,随着手持稳定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其应用方面的相关要求也逐渐增多;例如:手持稳定器在竖直方向的减震,即能够解决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步伐带来的竖直方向的振动;或手持部的更换或加长,一方面能够通过更换手持部解决电池续航低的问题,另一方面适用于高点拍摄的场景,适用性更广。
[0003]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竖向减震的手持稳定器,例如中国专利CN109812682A、CN110067913A均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持稳定器的竖向减震装置,虽然上述现有技术能够解决使用者步伐带来的竖直方向的振动,但上述装置中在非使用状态时,架设在减震装置上的负载(拍摄设备或云台等)在重力或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使竖向减震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发生不必要的运动,不方便使用者收纳,此外,上述现有技术中仅在手持稳定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减震装置,因此减震装置不涉及供电、信号控制等布线问题;在更换手持部的技术方面,中国专利CN207765503U公开的手柄电池、手柄电池套装、以及手持云台,其手柄电池,可以与云台可拆卸连接,从而在没有电时可以将其拆下以后送去充电,并使用备用的手柄电池继续进行拍摄,该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手持稳定器续航能力低的问题,但其只能针对相配套的机头和手柄进行装配和拆卸,通用性较差,该现有技术的手持部不带有减震功能,布线比较容易,线材不会运动。
[0004]在上述竖向减震装置的公开内容中,也有一些关于手持部拆卸的具体结构,上述竖向减震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的、且相对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一端主要通过1/4螺钉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云台或拍摄装置、另一端与握持部固定连接,该现有技术一方面由于第四轴与机构或稳定器的刚性连接,存在竖向减震相对运动第一端与第二端产生的振动对机头的影响,另一方面上述竖向减震机构与机头或稳定器的连接结构不方便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及手持稳定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竖向减震机构在非使用状态下,第一端和第二端存在相对运动,竖向减震机构不易布线,与负载的可拆卸结构通用性较差、拆装不方便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手持部壳体、竖向减震机构、与手持部壳体固定连接的电路板、沿竖向布设的避空布线槽、线材以及止动部;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包括相对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竖向减震机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条形杆,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第二端与手持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止动部包括相配合的卡部和扣部,
用于锁定条形杆与手持部的相对位置;所述避空布线槽位于电路板和条形杆之间,所述线材一端固设在电路板、另一端贯穿避空布线槽并固设在条形杆靠近电路板的一侧。
[0008]本技术方案中,在竖向减震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接的部件上增设止动部,在收纳或不使用情况下,通过止动部固定减震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从而实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相对静止,能够方便使用者收纳;本技术方案中的线材包括电源线和/或信号线,利用线材可弯折的特性,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电路板和条形杆靠近电路板的侧壁上,并在条形杆和电路板之间加设了避空布线槽,计算出条形杆最大行程位置经过避空布线槽至电路板的距离,预留线材长度,在竖向减震机构工作状态下(条形杆相对手持部运动状态下)使线材在避空布线槽的约束下运动,线材不易缠绕、走线距离短、不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手持部壳体内部设有容纳条形杆滑动的空腔;所述扣部包括锁扣,所述卡部为与锁扣配合的凸台;所述锁扣位于手持部,所述凸台位于条形杆;当条形杆滑动至空腔预设位置时,所述锁扣扣在凸台上。
[0010]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竖向减震机构中包括弹性件,当条形杆滑动至空腔预设位置时,弹性件处于回弹状态,在弹性件回弹力的作用下,条形杆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止动部的锁扣又扣在凸台的上端,故条形杆受到了竖向向上和向下的限制,使条形杆与手持部保持相对静止。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空腔底端设有弹性垫块,当锁扣与凸台配合时,所述弹性垫块与条形杆的底端过盈配合。
[0012]本技术方案增设了弹性垫块,当止动部处于锁定状态时,条形杆与弹性垫块过盈配合,条形杆相对手持部不存在运动间隙,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锁定状态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扣部还包括连杆和销轴,所述锁扣和销轴分别位于连杆的两端,所述锁扣通过销轴与手持部可枢转的连接。
[0014]本技术方案中,当滑动条形杆至卡部与扣部相配合的位置时,通过操作连杆沿销轴翻转,能够实现卡部与扣部的配合,即锁扣扣合在凸台上,实现锁定;再通过反向翻转连杆,锁扣脱离凸台,实现解锁。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止动部还包括止动弹性件,所述止动弹性件的弹力用于带动锁扣沿销轴向凸台方向翻转。本技术方案中,当滑动条形杆至卡部与扣部相配合的位置时,在止动弹性件的作用下,连杆自动沿销轴翻转,能够实现自动锁定;再通过外力反向翻转连杆,实现解锁。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止动部还包括与连杆配合的拨杆,所述拨杆与手持部壳体滑动连接、且至少部分位于手持部的外侧。本技术方案增设了与扣部连动的拨杆,能够方便使用者操作扣部实现解锁。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杆的侧壁设有与拨杆配合的斜槽,所述斜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拨杆配合的第一止动卡槽和第二止动卡槽。
[0018]本技术方案中,初始时刻为解锁状态,下压条形杆至卡部与扣部配合的位置,在止动弹性件弹力作用下,锁扣扣在凸台上,此时拨杆与第一止动卡槽配合,该第一制动卡槽能够防止锁扣轻易的脱离凸台,提高止动部的稳定性;当需要解锁时,操作拨杆沿斜槽滑动至第二止动卡槽,同时带动连杆向止动弹性件弹力的反方向运动,即锁扣脱离凸台,该第二止动卡槽能够限制连杆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解锁状态,不影响条形杆的竖向运动。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条形杆靠近电路板的一侧设有走线槽和第一压线块,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二压线块。
[0020]本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压线块和第二压线块在线材的周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能够在两端对线材进行限制,线材只能按照两端位置在避空走线槽内移动。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避空布线槽与线材的宽度适配。本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限制线材在避空走线槽内移动。
[00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竖向减震机构还包括力传递机构、力产生机构;其中,所述力传递机构包括中轴、与条形杆传动连接的转动轮,所述中轴与手持部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中轴与转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条形杆与手持部壳体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力产生机构包括卷簧、卷簧壳体,所述卷簧壳体与中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包括手持部壳体(10)、竖向减震机构(13)、与手持部壳体(10)固定连接的电路板(12)、沿竖向布设的避空布线槽(100)、线材(11)以及止动部;所述竖向减震机构包括相对运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竖向减震机构第一端(131)固定连接的条形杆(136),所述竖向减震机构第二端(132)与手持部壳体(10)固定连接;所述止动部包括相配合的扣部和卡部,用于锁定条形杆(136)与手持部(1)的相对位置;所述避空布线槽(100)位于电路板(12)和条形杆(136)之间,所述线材(11)一端固设在电路板(12)、另一端贯穿避空布线槽(100)并固设在条形杆(136)靠近电路板(1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壳体(10)内部设有容纳条形杆(136)滑动的空腔(103);所述扣部包括锁扣(141),所述卡部为与锁扣配合的凸台(142);所述锁扣(141)位于手持部,所述凸台(142)位于条形杆(136);当条形杆(136)滑动至空腔(103)预设位置时,所述锁扣(141)扣在凸台(14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3)底端设有弹性垫块(1031),当锁扣与凸台配合时,所述弹性垫块(1031)与条形杆(136)的底端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部还包括连杆(143)和销轴(140),所述锁扣(141)和销轴(140)分别位于连杆(143)的两端,所述锁扣(141)通过销轴(140)与手持部可枢转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还包括止动弹性件(144),所述止动弹性件(144)的弹力用于带动锁扣(141)沿销轴(140)向凸台(142)方向翻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还包括与连杆(143)配合的拨杆(145),所述拨杆(145)与手持部壳体(10)滑动连接、且至少部分位于手持部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43)的侧壁设有与拨杆(145)配合的斜槽(1430),所述斜槽(143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拨杆(145)配合的第一止动卡槽(1431)和第二止动卡槽(143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杆(136)靠近电路板(12)的一侧设有走线槽(110)和第一压线块(111),所述电路板(12)设有第二压线块(11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减震机构还包括力传递机构、力产生机构;其中,所述力传递机构包括中轴(134)、与条形杆(136)传动连接的转动轮(135),所述中轴(134)与手持部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中轴(134)与转动轮(135)传动连接,所述条形杆(136)与手持部壳体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力产生机构包括卷簧(137)、卷簧壳体(138),所述卷簧壳体(138)与中轴(134)转动连接,所述卷簧(137)的内端与中轴(134)固定连接、外端与卷簧壳体(138)固定连接;所述卷簧壳体(138)与手持部壳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减震机构还包括力传递机构、力产生机构;其中,所述力传递机构包括中轴(134)、与条形杆(136)传动连接的转动轮(135),所述中轴(134)与手持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中轴(134)与转动轮(135)转动连接;所述条形杆(136)与手持部壳体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力产生机构包括卷簧(137)、卷簧壳体(138),所述卷簧壳体(138)套设于中轴(134)的外部、且与转动轮(135)固定连接;所述卷簧(137)的内端与中轴(134)固定连接、外端与卷簧壳体(138)固定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带竖向减震机构的稳定器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34)固定连接有同轴的棘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唐昌辉陈康宁徐紫阳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