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光蕊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41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包括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左侧的左护板,以及连接在支撑板右侧的右护板,左护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子母粘带,右护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子母粘带相适配的环形扣,子母粘带和环形扣能够使固定器本体围成与人体腿部相适配的圆筒;支撑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床用固定带,床用固定带包括固定环和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的绑带。具有解决患者术后不配合腿部制动和肢体制动效率低的技术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下肢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够有效降低术后下肢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够有效降低术后下肢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A new type of medical leg fix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数逐渐增加,发病率、致死率持续增加,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脑血管介入因其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创伤小的特点在临床运用广泛。由于颅内血管分布丰富、介入操作特殊、患者对介入的方法和疗效陌生及患者术后又需保持强迫体位等原因,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应增加,影响患者预后恢复。
[0003]脑血管介入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失眠、高灌注综合症、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脑血管痉挛、尿潴留、造影剂肾病、下肢动静脉血栓等。下肢静脉血栓的具体表现为术侧肢体明显肿胀、皮肤颜色青紫、皮肤发麻及细血管反流时间明显加快等症状;下肢动脉血栓的具体表现为术后出现小腿剧烈疼痛、感觉迟钝、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色苍白、皮温降低、毛细管充盈时间延长等。
[0004]下肢动静脉血栓出现的原因多是由于患者不配合制动或是肢体制动效率低造成的。医院没有专门的腿部辅助制动工具,无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高效地腿部制动,导致术后下肢动静脉血栓时有发生,对患者造成术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具有解决患者术后不配合腿部制动和肢体制动效率低的技术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下肢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支撑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左侧的左护板,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右侧的右护板,所述左护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子母粘带,所述右护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子母粘带相适配的环形扣,所述子母粘带和所述环形扣能够使固定器本体围成与人体腿部相适配的圆筒;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床用固定带,所述床用固定带包括固定环和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的绑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术后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将固定器本体固定在患者的腿部,利用固定器本体对患者腿部进行制动,同时能够将固定环分别绑在固定器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再将绑带绑在床上,强制患者腿部进行制动,提高制动效率,降低术后下肢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外表面的两侧沿支撑板的高度固定连接有毛面粘,所述左护板与所述右护板均固定连接有与毛面粘相适配的勾面粘,所述左护板与所述右护板通过所述勾面粘和所述毛面粘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面粘与勾面粘实现左护板和右护板的可拆卸连接,方
便调节左护板与右护板粘在支撑板的位置,调整固定器本体的粗细,以便于适应不同粗细的腿部,增加固定器本体的适用范围。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内侧中间位置沿所述支撑板高度方向竖直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加固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条能够起到加固支撑作用,强化制动效果,强制患者的腿部保持竖直状态,提高制动效果。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所述左护板和所述右护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能够减少患者腿部的闷热感,增加患者腿部的舒适性,避免湿疹等问题的发生。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护板及所述右护板对应膝盖位置处均设置成圆弧形,使用所述固定器本体时,膝盖对应圆弧位置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能够使患者佩戴时快速的找到佩戴位置,同时能够减少对膝盖位置的磨损,对膝盖起到保护的作用。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器本体配设有防坠带,所述防坠带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左护板和所述右护板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挂钩相适配的连接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康复过程中需要站立时,肩部佩戴上防坠带,将两个挂钩分别挂在连接环上,固定器本体会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滑力,防坠带能够有效防止固定器本体下滑。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坠带上设有护肩垫。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肩垫能够对防坠带进行加厚,减少防坠带对患者肩部的摩擦,对患者的肩部进行保护,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患者术后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将固定器本体固定在患者的腿部,利用固定器本体对患者腿部进行制动,同时能够将固定环分别绑在固定器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再将绑带绑在床上,强制患者腿部进行制动,提高制动效率,降低术后下肢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0023]2.当患者康复过程中需要站立时,肩部佩戴上防坠带,将两个挂钩分别挂在连接环上,固定器本体会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滑力,防坠带能够有效防止固定器本体下滑。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左护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右护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固定器本体;11、支撑板;111、毛面粘;112、加固条;113、插槽;12、左护板;121、勾面粘;122、子母粘带;13、右护板;131、环形扣;14、透气孔;2、床用固定带;21、固定环;22、绑带;3、防坠带;31、护肩垫;32、挂钩;33、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1,固定器本体1上配设有床用固定带2,用以将患者的腿固定在病床上;同时固定器本体1上还配设有防坠带3,防坠带3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器本体1上,当患者需要站立姿势时,佩戴防坠带3能够防止固定器本体1滑落。
[0032]参照图2、图3和图4,固定器本体1(见图1)包括支撑板11,连接在支撑板11左侧的左护板12,以及连接在支撑板11右侧的右护板13。支撑板11、左护板12与右护板13能够环抱患者腿部形成圆筒状,将患者腿部固定起来。
[0033]参照图2、图3和图4,支撑板11外表面的两侧沿支撑板11的高度固定连接有毛面粘111,左护板12与右护板13均固定连接有与毛面粘111相适配的勾面粘121。佩戴固定器本体1时,根据患者腿的粗细程度,调节左护板12与右护板13粘在支撑板11上的位置,将左护板12与右护板13粘在支撑板11的两侧。
[0034]参照图2、图3和图4,左护板12及右护板13对应膝盖位置处均设置成圆弧形,将左护板12和右护板13分别固定在支撑板11上以后,佩戴时,先将膝盖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1),所述固定器本体(1)包括支撑板(11),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左侧的左护板(12),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右侧的右护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板(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子母粘带(122),所述右护板(13)上固定连接有与子母粘带(122)相适配的环形扣(131),所述子母粘带(122)和所述环形扣(131)能够使固定器本体(1)围成与人体腿部相适配的圆筒;所述支撑板(1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床用固定带(2),所述床用固定带(2)包括固定环(21)和固定连接在固定环(21)上的绑带(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腿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外表面的两侧沿支撑板(11)的高度固定连接有毛面粘(111),所述左护板(12)与所述右护板(13)均固定连接有与毛面粘(111)相适配的勾面粘(121),所述左护板(12)与所述右护板(13)通过所述勾面粘(121)和所述毛面粘(111)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光蕊姚林忠唐佩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光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