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20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包括眼罩,眼罩上固定安装有封装,封装包括贯穿眼罩的第一管件,第一管件的外壁且位于眼罩的前侧固定设有基板,基板上远离眼罩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管件,第一管件的内壁丝扣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上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板,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皮肤贴电极,第二管件内固定设有系统芯片、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构造新颖,通过在皮肤贴电极的上方构建弹性缓冲,显著降低使用者因皮肤贴电极与上眼皮贴合感受到的异物感,佩戴舒适,使用方便,失眠监测结果准确度高。眠监测结果准确度高。眠监测结果准确度高。

A device for monitoring Parkinson's Insomn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因其常见性和易识别性而被人们所熟知,被列为神经科运动障碍性疾病的首位。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科研技术的提高,PD的非运动症状日益受到关注,近来有研究发现,在PD发病早期及应用多巴胺类药物治疗之前,非运动症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运动症状更大。PD非运动症状大致可分为4类: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及感觉异常,其中睡眠障碍作为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已然成为神经病学与睡眠医学关注的焦点。
[0003]自1974年Jerome Holland改进并命名“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技术以来,PSG已发展成为睡眠医学的基础评价技术。PSG可记录睡眠期间的多个牛理信号,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眼动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肌电图(下颌和下肢)、心电图、呼吸气流、胸腹呼吸运动、体位、血氧饱和度等,还可辅以同步视频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来提高诊断睡眠疾患的准确性。基于PSG的EEG、EOG等通道生理信号的原始图像及数据,可计算出睡眠结构参数,包括睡眠潜伏期、总睡眼时间、睡眠效率、快速眼动睡眼潜伏期、觉醒次数、醒觉指数、S1

S4期睡眠和REM的比例、睡眠纺锤波密度、睡眠始发快速眼动睡眠时段等睡眠参数,实现睡眠监测。/>[0004]目前,市场上的眼动仪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不方便佩戴,用户佩戴眼动仪会产生异物感,影响失眠监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包括眼罩,所述眼罩上固定安装有封装,所述封装包括贯穿眼罩的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的外壁且位于眼罩的前侧固定设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远离眼罩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管件,所述第二管件的顶端卡扣连接有盖板,所述第一管件的内壁丝扣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设有转钮,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上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板,所述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皮肤贴电极,所述第二管件内固定设有系统芯片、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
[0007]所述皮肤贴电极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系统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系统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件的侧壁且位于眼罩的后侧开设有第一线孔,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管件的第二线孔,所述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容纳连接皮肤贴电极和系统芯片
的导线穿过。
[0009]可选的,所述基板上开设有针线预留孔,所述针线预留孔呈长圆孔形。
[0010]可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圆柱形螺旋弹簧或波形弹簧,所述胶板为圆片形的医用级硅胶块。
[0011]可选的,所述系统芯片为BMD101芯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为ADS1115芯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蓝牙5.0模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紧凑,构造新颖,通过在皮肤贴电极的上方构建弹性缓冲,显著降低使用者因皮肤贴电极与上眼皮贴合感受到的异物感,佩戴舒适,使用方便,失眠监测结果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封装、转轴、转钮、弹性元件、胶板和皮肤贴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模块框图。
[0017]图中:1、眼罩;2、封装;201、第一管件;202、基板;203、第二管件;204、盖板;205、第一线孔;206、第二线孔;207、针线预留孔;3、转轴;4、转钮;5、弹性元件;6、胶板;7、皮肤贴电极;8、系统芯片;9、电源模块;10、模数转换模块;11、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包括眼罩1,眼罩1上固定安装有封装2,封装2包括贯穿眼罩1的第一管件201,第一管件201的外壁且位于眼罩1的前侧一体成型有基板202,基板202上远离眼罩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管件203,第二管件203的顶端卡扣连接有盖板204,基板202上开设有针线预留孔207,针线预留孔207呈长圆孔形,通过针线预留孔207,可采用针线缝合的方式将基板202缝合在眼罩1的前侧面上,简单方便。
[0020]第一管件201的内壁丝扣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顶端一体成型有转钮4,转轴3的底端粘接有弹性元件5,弹性元件5上远离转轴3的一端粘接有胶板6,胶板6的底端粘接有皮肤贴电极7,皮肤贴电极7的测量电极面朝下。第二管件203内固定设有系统芯片8、电源模块9、模数转换模块10和无线传输模块11。
[0021]其中,弹性元件5为圆柱形螺旋弹簧,胶板6为圆片形的医用级硅胶块。皮肤贴电极7是基于柔性衬底材料聚对二甲苯的柔性皮肤贴电极,为公知技术。系统芯片8为BMD101芯片,电源模块9为贴片电池,模数转换模块10为ADS1115芯片,无线传输模块11为蓝牙5.0模块,均为常规模块,其模块外壳均采用粘接的方式与第二管件203固定。皮肤贴电极7的输出
端电性连接系统芯片8的输入端,系统芯片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模数转换模块10的输入端,模数转换模块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块11的输入端,电源模块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模数转换模块10的输入端。第一管件201的侧壁且位于眼罩1的后侧开设有第一线孔205,基板202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管件203的第二线孔206,第一线孔205和第二线孔206容纳连接皮肤贴电极7和系统芯片8的导线穿过。
[0022]工作原理:使用者穿戴眼罩1,使得伸入眼罩1的第一管件201对齐使用者的上眼皮,通过转动转钮4,改变转轴3伸入第一管件201的长度,使得皮肤贴电极7以合适的压力贴合上眼皮,适用不同的人群使用,提高佩戴舒适感。皮肤贴电极7的上方存在弹性元件5所构成的弹性缓冲,显著降低使用者因皮肤贴电极7与上眼皮贴合感受到的异物感。皮肤贴电极7将上眼皮电位信号采集后送入系统芯片8,系统芯片8内首先由其自带的高通滤波器将直流和低频干扰信号滤掉,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帕金森失眠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罩(1),所述眼罩(1)上固定安装有封装(2),所述封装(2)包括贯穿眼罩(1)的第一管件(201),所述第一管件(201)的外壁且位于眼罩(1)的前侧固定设有基板(202),所述基板(202)上远离眼罩(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管件(203),所述第二管件(203)的顶端卡扣连接有盖板(204),所述第一管件(201)的内壁丝扣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顶端固定设有转钮(4),所述转轴(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5),所述弹性元件(5)上远离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胶板(6),所述胶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皮肤贴电极(7),所述第二管件(203)内固定设有系统芯片(8)、电源模块(9)、模数转换模块(10)和无线传输模块(11);所述皮肤贴电极(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系统芯片(8)的输入端,所述系统芯片(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模数转换模块(10)的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会李绍旦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