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能量回收的多腔式减振器及工作方法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能量回收的多腔式减振器及工作方法,其属于汽车底盘悬架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洁、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尤其电动汽车对节能减排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下,电动汽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汽车悬架系统多采用液力式减振器,在轮跳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观且完全耗散,因此缺乏一种有效的能量回收式减振器。
[0003]新能源汽车广泛的具有能量回收功能,但多用于制动系统等能量回收,如专利CN110040000A公开了一种根据不同制动状态采用不同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能量回收方法;专利CN105156284B公开了一种将电动公交车车内吊环拉手以及门前地板上的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最终再由切割磁感线转化为电能的能量回收系统。
[0004]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多采用液力式减振器,油液通过阀系产生的节流阻尼作用进行衰减振动产生热量耗散,不存在能量回收功能。专利CN205298381U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能量回收的多腔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由缸体系统、活塞杆系统、涡轮系统以及阀体系统组成;所述缸体系统包括第一浮动活塞(7)、第二浮动活塞(12)、工作缸筒(18)、储油缸筒(19)以及活塞(20),所述工作缸筒(18)中的下末端设有与缸壁一体成型的隔板(23),所述隔板(23)将工作缸筒(18)围成一个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中安装有与工作缸筒(18)滑动连接的活塞(20),密闭空间由活塞(20)分隔为A腔和B腔,所述储油缸筒(19)的底壁和隔板(23)之间安装有与隔板(23)相垂直的环状壁体(24),环状壁体(24)中布置有条状的N级和S级两个磁极(4),所述工作缸筒(18)和储油缸筒(19)之间形成储油腔,储油腔中安装有第一浮动活塞(7)和第二浮动活塞(12),通过第一浮动活塞(7)将储油腔分隔为C腔和E腔,通过第二浮动活塞(12)将储油腔分隔为E腔和F腔;所述活塞杆系统包括线圈(11)以及活塞杆(16),所述工作缸筒(18)外缠绕有线圈(11),所述活塞杆为磁体材料;所述涡轮系统包括线框(3)以及涡轮(21),所述涡轮(21)安装于工作缸筒(18)中,且涡轮(21)的上末端位于隔板(23)的上方,涡轮(21)的下末端位于隔板(23)的下方,线框(3)为长方形导线,固定在涡轮(21)的下末端上。所述阀体系统包括压缩阀(5)、第一补偿阀(6)、第二补偿阀(8)、流通阀(9)以及伸张阀(10),流通阀(9)和伸张阀(10)安装于活塞(20)上,压缩阀(5)安装于隔板(23)上且与E腔相连通,第一补偿阀(6)安装在第一浮动活塞(7)上,第二补偿阀(8)安装在工作缸筒(18)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能量回收的多腔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系统还包括下吊环(1)、导向座(13)、油封(14)、上吊环(15)以及防尘罩(17),所述工作缸筒(18)安装于储油缸筒(19)内,并通过导向座(13)、油封(14)压紧,所述活塞杆(16)的上末端与防尘罩(17)、上吊环(15)焊接在一起,活塞杆(16)的下末端穿过工作缸筒(18)和储油缸筒(19)的导向座(13)、油封(14)而伸入工作缸筒(1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能量回收的多腔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缸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中,王磊,李叶岭,冯绍彬,李乙勇,吴龙八,何永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