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95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包括折叠框架、幕板和投影设备等零部件,所述折叠框架包括四块依次相连且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全息投影仪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取出所述幕板和投影设备后,从外向内按压所述折叠框架,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贴合,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相贴合,所述折叠框架的折叠工作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息投影仪的折叠框架能够折叠,以至于对其包装及运输的成本减小,适合大批量制造,且当用户使用完全息投影仪之后,全息投影仪的折叠框架能够折叠,不会导致其占用较大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


[0001]本技术涉及全息投影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

技术介绍

[0002]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
[0003]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适用范围产品展览、汽车服装发布会、舞台节目、互动、酒吧娱乐、场所互动投影等。
[0004]但是,现有的全息投影仪还存在以下问题:全息投影仪的框架不能折叠,以至于对其包装及运输的成本增加,不适合大批量制造,且当用户使用完全息投影仪之后,全息投影仪的框架不能折叠也会导致其占用较大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0005]基于上述情况,急需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为克服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全息投影仪,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包括内部形成容纳腔的折叠框架,设置在所述折叠框架内部且可折叠的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框架上且位于所述幕板正上方的投影设备;所述折叠框架包括四块依次相连且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和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之间均可转动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幕板的窗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幕板包括四块依次相连的第一全息板、第二全息板、第三全息板和第四全息板,所述第一全息板与第四全息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全息板和第二全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框架在处于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全息板与第二全息板相互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连接处且对应所述幕板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观察口,用于卡接所述第三全息板与第四全息板的底部连接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连接处且对应所述幕板的位置设置有
限位观察口,所述幕板包括四块依次相连的第一全息板、第二全息板、第三全息板和第四全息板,所述第一全息板与第四全息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全息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框架在处于展开的状态下,所述第四全息板底部且靠近外侧的一个角卡接入所述限位观察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投影设备的安装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框架由纸质材料或者塑料片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幕板由半透明半反光材料制成。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全息投影仪,包括折叠框架、幕板和投影设备等零部件,所述折叠框架包括四块依次相连且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全息投影仪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取出所述幕板和投影设备后,从外向内按压所述折叠框架,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贴合,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相贴合,所述折叠框架的折叠工作完成;本技术的全息投影仪的折叠框架能够折叠,以至于对其包装及运输的成本减小,适合大批量制造,且当用户使用完全息投影仪之后,全息投影仪的折叠框架能够折叠,不会导致其占用较大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全息投影仪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折叠框架一实施例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支撑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幕板一实施例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折叠框架;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第三支撑板;14、第四支撑板;2、幕板;21、第一全息板;22、第二全息板;23、第三全息板;24、第四全息板;3、投影设备;400、安装孔;500、限位观察口;600、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范围。
[0023]如图1至4所示,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包括内部形成容纳腔的折叠框架1,设置在所述折叠框架1内部且可折叠的幕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框架1上且位于所述幕板2正上方的投影设备3;所述折叠框架1包括四块依次相连且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第四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第四支撑板1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之间、第二支撑板12与第三支撑板13之间和第三支撑板13与第四支撑板14之间均可转动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第四支撑板14上均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幕板2的窗口600。
[0024]所述折叠框架1包括四块依次相连且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第四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第
四支撑板14可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11远离所述第四支撑板14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全息投影仪不使用的状态下,取出所述幕板2和投影设备3后,从外向内按压所述折叠框架1,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相贴合,所述第三支撑板13和第四支撑板14相贴合,所述折叠框架1的折叠工作完成;其中,还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支撑板11外侧的一端和第四支撑板14外侧的一端卸开(所述第四支撑板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也可以卡扣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之后将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第四支撑板14平铺放置在地面上,或者将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第四支撑板14依次折叠起来,使其只占四个所述支撑板折叠在一起的空间;其中,所述幕板2呈金字塔形状,所述幕板2可以是从所述折叠框架1取出后再折叠,也可以是在所述折叠框架1内部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全息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容纳腔的折叠框架,设置在所述折叠框架内部且可折叠的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框架上且位于所述幕板正上方的投影设备;所述折叠框架包括四块依次相连且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和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之间均可转动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上均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幕板的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全息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幕板包括四块依次相连的第一全息板、第二全息板、第三全息板和第四全息板,所述第一全息板与第四全息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全息板和第二全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框架在处于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全息板与第二全息板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幻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