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航旗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89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PC壳、锻炼组件和吹气组件,锻炼组件包括PC空心柱、红色空心球、蓝色空心球、红外传感器和计时控制器,PC壳内一侧以及其内另一侧连接的PC空心柱内底端分别放置有蓝色空心球和红色空心球,红外传感器分别镶嵌连接于PC壳以及PC隔板内一侧上中部,计时控制器连接于PC壳正上中部,计时控制器正中部镶嵌连接有显示屏,吹气组件连接于进气孔前端,吹气组件包括吹嘴、伸缩螺纹管和滤膜,进气孔前端伸缩螺纹管前端套接有吹嘴,滤膜连接于伸缩螺纹管内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锻炼组件和吹气组件结构,具有提升锻炼装置适用性以及功能性,便于使用的优点。便于使用的优点。便于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呼吸肌康复锻炼仪属于医疗器械设备,目前,该锻炼仪无法具体对检测数值进行显示,且自身功能单一化,满足不了使用需求,同时,该锻炼仪用于吹、呼气的结构尺寸单一化,使用效果不理想,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通过设置锻炼组件和吹吹气组件,解决了现有该锻炼仪无法具体对检测数值进行显示,且自身功能单一化,满足不了使用需求,同时,该锻炼仪用于吹、呼气的结构尺寸单一化,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包括PC壳、锻炼组件和吹气组件,所述PC壳内部等距离连接有PC隔板,所述锻炼组件包括PC空心柱、红色空心球、蓝色空心球、红外传感器和计时控制器,且PC壳内一侧以及其内另一侧连接的PC空心柱内底端分别放置有蓝色空心球和红色空心球,所述PC壳内中部以及正下中部分别连接有空心管和进气孔,所述PC壳内一侧外端PC隔板正下中部以及其内另一侧PC隔板上中部均呈贯穿空腔设置,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镶嵌连接于PC壳以及PC隔板内一侧上中部,所述计时控制器连接于PC壳正上中部,且计时控制器正中部镶嵌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吹气组件连接于进气孔前端,且吹气组件包括吹嘴、伸缩螺纹管和滤膜,所述进气孔前端伸缩螺纹管前端套接有吹嘴,且滤膜连接于伸缩螺纹管内前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PC壳后上中部两侧连接有音响,且PC壳前一侧下中部镶嵌连接有插座,PC壳一侧上中部端部镶嵌连接有控制按钮,由音响用于播放音乐以及进行语音提示,增强该锻炼装置的功能性,由插座用于该锻炼装置的供电,并由控制按钮用于该锻炼装置的操控。
[0007]进一步地,所述PC壳两侧下部中央位置开设有收纳腔,且收纳腔内前端两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正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把手,由开设的收纳腔对该锻炼装置进行结构收纳,并由活动板对其进行外密封防护,由活动把手用于活动板开关时力的施加。
[0008]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分别通过一侧上中部以及其正下中部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腔体、红色空心球外侧PC空心柱间连接,且腔体贯穿开设于进气孔一侧中部,所述腔体一端通过贯穿设置的导管与蓝色空心球外侧PC空心柱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导管均通过一端连接的外螺纹管与PC空心柱表面设置的内螺纹管间螺纹连接,且第二连接管一端贯穿连接有旋转阀,由旋转阀用于进行吹、吸气时气流的导向调节,由外
螺纹管与内螺纹管间结构的连接,进行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导管结构的连接固定,采用螺纹的连接方式,便于其结构的拆装检修,同时,由开设的腔体用于吹气时气流向蓝色空心球处的导向。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吹嘴底端中部连接有手柄,且吹嘴一端中部连接有外套管,所述伸缩螺纹管通过端部中段的内套管分别与外套管、进气孔间套接连接,由手柄便于对该吹气组件进行把控,由外套管与内套管间结构的套接,进行吹嘴与伸缩螺纹管间结构的连接,采用套接的方式,便于其收纳时结构的拆卸。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锻炼组件,具有提升该锻炼仪功能性,提升使用性的效果,解决了该锻炼仪无法具体对检测数值进行显示,且自身功能单一化,满足不了使用需求的问题,用于人体呼吸肌的锻炼组件包括PC空心柱、蓝色空心球、红色空心球、红外传感器和计时控制器,人体通过吹气组件由进气孔在旋转阀的作用下,进行吹气以及呼气作业,在人体进行吹气时,篮球空心球底端受力呈向上移动,在人体进行吸气时,红色空心球上方呈负压状态,使得红色空心球呈向上移动,并由红外传感器进行其上升的间距检测,通过柱体内部体积空间以通过计时控制器包括的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并进行计时作业,以实现每次锻炼的方案的调整,以及采用一吸一呼的方式锻炼呼吸肌功能,提升锻炼效果,便于使用。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吹气组件,具有便于进行吹吸气结构调节,满足使用需求的效果,解决了该锻炼仪用于吹、呼气的结构尺寸单一化,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用于人体进行吹、吸气的吹气组件包括吹嘴、伸缩螺纹管和滤膜,通过伸缩螺纹管自身的伸缩作业,对该吹气组件进行尺寸调节,满足不同使用需求,设置的滤膜用于对吹吸气中产生的水以及细菌进行过滤,提升其使用效果,便于使用。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外观剖视俯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空心管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吹气组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1、锻炼组件;101、PC空心柱;102、红色空心球;103、蓝色空心球;104、红外传感器;105、计时控制器;106、显示屏;2、吹气组件;201、吹嘴;202、伸缩螺纹管;203、滤膜;3、PC壳;4、PC隔板;5、音响;6、空心管;7、插座;8、进气孔;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导管;12、腔体;13、外螺纹管;14、内螺纹管;15、旋转阀;16、外套管;17、手柄;18、内套管;19、控制按钮;20、活动把手;21、活动板;22、收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包括PC壳3、锻炼组件1和吹气组件2,PC壳3内部等距离连接有PC隔板4,锻炼组件1包括PC空心柱101、红色空心球102、蓝色空心球103、红外传感器104和计时控制器105,且PC壳3内一侧以及其内另一侧连接的PC空心柱101内底端分别放置有蓝色空心球103和红色空心球102,PC壳3内中部以及正下中部分别连接有空心管6和进气孔8,PC壳3内一侧外端PC隔板4正下中部以及其内另一侧
PC隔板4上中部均呈贯穿空腔设置,红外传感器104分别镶嵌连接于PC壳3以及PC隔板4内一侧上中部,计时控制器105连接于PC壳3正上中部,且计时控制器105正中部镶嵌连接有显示屏106,吹气组件2连接于进气孔8前端,且吹气组件2包括吹嘴201、伸缩螺纹管202和滤膜203,进气孔8前端伸缩螺纹管202前端套接有吹嘴201,且滤膜203连接于伸缩螺纹管202内前端,人体进行呼吸肌的锻炼时,对吹嘴201施加向内的力,由外套管16与内套管18间结构的连接,对吹嘴201以及伸缩螺纹管202进行连接,以实现该吹气组件2结构的连接,此时,根据人体实际使用需求,对该吹气组件2进行相适应的尺寸调节,通过对伸缩螺纹管202施加向外或向内的力即可,此时,重复上述步骤对该吹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包括PC壳(3)、锻炼组件(1)和吹气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PC壳(3)内部等距离连接有PC隔板(4),所述锻炼组件(1)包括PC空心柱(101)、红色空心球(102)、蓝色空心球(103)、红外传感器(104)和计时控制器(105),且PC壳(3)内一侧以及其内另一侧连接的PC空心柱(101)内底端分别放置有蓝色空心球(103)和红色空心球(102),所述PC壳(3)内中部以及正下中部分别连接有空心管(6)和进气孔(8),所述PC壳(3)内一侧外端PC隔板(4)正下中部以及其内另一侧PC隔板(4)上中部均呈贯穿空腔设置,所述红外传感器(104)分别镶嵌连接于PC壳(3)以及PC隔板(4)内一侧上中部,所述计时控制器(105)连接于PC壳(3)正上中部,且计时控制器(105)正中部镶嵌连接有显示屏(106),所述吹气组件(2)连接于进气孔(8)前端,且吹气组件(2)包括吹嘴(201)、伸缩螺纹管(202)和滤膜(203),所述进气孔(8)前端伸缩螺纹管(202)前端套接有吹嘴(201),且滤膜(203)连接于伸缩螺纹管(202)内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肌康复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C壳(3)后上中部两侧连接有音响(5),且PC壳(3)前一侧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航旗任新宇任沛恒曹晋
申请(专利权)人:任航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