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信号转接装置的Type
‑
C数据线及信号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信号转接装置的Type
‑
C数据线及信号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设备出厂前的端口功能检测普遍采用的是信号转接的检测方式。相较于检测头直接连接到产品端口上的检测方式,信号转接的检测方式在检测效率上有很大程度地提升。信号转接是通过信号源提供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送到信号转接模块,再由信号转接模块将信号转接并通过数据线传送至被测端,从而达到检测产品各端口的功能。现在工业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的端口越来越多使用的是Type
‑
C接口,比如华为的电子设备端口、电视机显示屏端口等等。在此类产品的端口功能检测中,普通的Type
‑
C线已无法满足信号转接检测方式的应用。
[0003]现有的普通Type
‑
C线两端插头中有一端的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的简称,也就是说PCB空板经过SMT上件,或经过DIP插件的整个制程,即成品线路板)上带有芯片,在单独使用时可以满足正反盲插。但是当两根普通Type
‑
C线与信号转接装置配合一起使用,分别正插或反插连接到信号转接装置两端时,两根普通Type
‑
C线的芯片会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使得正反插后能够成功传输信号的概率为二分之一,无法满足正反盲插,从而导致的人员操作耗时,降低工作效率。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信号转接装置的Type
‑
C数据线及信号测试系统,用以支持正反盲插的需求,节省人员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信号转接装置的Type
‑
C数据线,该Type
‑
C数据线包括第一Type
‑
C插头、第二Type
‑
C插头、以及数据线本体,其中,该数据线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和第二Type
‑
C插头之间。第一Type
‑
C插头和第二Type
‑
C插头中的一个Type
‑
C插头用于与测试主机连接,另一个Type
‑
C插头用于与信号转接装置连接。且第一Type
‑
C插头的PCBA及第二Type
‑
C插头的PCBA上均无芯片。
[0006]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在Type
‑
C数据线两端Type
‑
插头的PCBA上均采用无芯片设计,制作一种新的用于信号转接装置的Type
‑
C数据线,以支持正反盲插的需求。现有技术中普通Type
‑
C线两端Type
‑
C插头中,有一端Type
‑
C插头的PCBA上带有芯片。在将信号转接装置的一端通过普通Type
‑
C线与测试主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普通Type
‑
C线与被测终端连接时,使得正插或反插连接到信号转接装置两端时,两根普通Type
‑
C线的芯片会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使得正反插后能够成功传输信号的概率为二分之一,无法支持正反盲插。本申请的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在Type
‑
C数据线两端Type
‑
C插头的PCBA上均采用无芯片设计,且Type
‑
C数据线的一端与信号转接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测试主机连接,从而支持正反盲插的需求,节省人员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0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TX信号引脚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 RX信号引脚连接,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RX信号引脚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TX信号引脚连接。以实现测试主机通过Type
‑
C数据线向信号转接装置发送测试信号,信号转接装置通过Type
‑
C数据线向测试主机反馈数据信号。
[000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Type
‑
C插头上具有两组对称设置的TX信号引脚及RX 信号引脚;其中,每组T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TX信号引脚,每组R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 RX信号引脚。第二Type
‑
C插头上具有两组对称设置的TX信号引脚及RX信号引脚;其中,每组T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TX信号引脚,每组R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RX信号引脚。第一 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分别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连接。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分别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连接。以实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TX信号引脚及RX信号引脚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RX信号引脚及TX信号引脚交叉连接。
[000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分别为TXp1/TXn1 信号引脚A2/A3、TXp2/TXn2信号引脚B2/B3;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分别为RXp1/RXn1信号引脚B11/B10、RXp2/RXn2信号引脚A11/A10。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分别为TXp1/TXn1信号引脚A2/A3、TXp2/TXn2信号引脚B2/B3;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分别为RXp1/RXn1信号引脚B11/B10、RXp2/RXn2 信号引脚A11/A10。以使设置在每个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及RX信号引脚对称设置。
[00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TXp1/TXn1信号引脚A2/A3分别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RXp1/RXn1信号引脚B11/B10对应连接;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 TXp2/TXn2信号引脚B2/B3分别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RXp2/RXn2信号引脚A11/A10对应连接;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RXp1/RXn1信号引脚B11/B10分别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 TXp1/TXn1信号引脚A2/A3对应连接;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RXp2/RXn2信号引脚A11/A10 分别与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TXp2/TX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信号转接装置的Type
‑
C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Type
‑
C插头;第二Type
‑
C插头;连接在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和第二Type
‑
C插头之间的数据线本体;其中,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的PCBA及第二Type
‑
C插头的PCBA上均无芯片;且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和第二Type
‑
C插头中的一个Type
‑
C插头用于与测试主机连接,另一个Type
‑
C插头用于与信号转接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
‑
C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TX信号引脚与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RX信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RX信号引脚与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TX信号引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Type
‑
C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具有两组对称设置的TX信号引脚及RX信号引脚;其中,每组T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TX信号引脚,每组R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RX信号引脚;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具有两组对称设置的TX信号引脚及RX信号引脚;其中,每组T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TX信号引脚,每组RX信号引脚包括两个RX信号引脚;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ype
‑
C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分别为TXp1/TXn1信号引脚A2/A3、TXp2/TXn2信号引脚B2/B3;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分别为RXp1/RXn1信号引脚B11/B10、RXp2/RXn2信号引脚A11/A10;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TX信号引脚分别为TXp1/TXn1信号引脚A2/A3、TXp2/TXn2信号引脚B2/B3;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两组RX信号引脚分别为RXp1/RXn1信号引脚B11/B10、RXp2/RXn2信号引脚A11/A1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ype
‑
C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TXp1/TXn1信号引脚A2/A3分别与所述第二Type
‑
C插头上的RXp1/RXn1信号引脚B11/B10对应连接;所述第一Type
‑
C插头上的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涛,陈志列,刘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研祥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