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67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终端本体包括上盖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活动连接的基板,下壳体底板与基板之间设有抗震结构,所述基板上设有北斗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北斗定位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双定位模块进行位置信息的获取,避免了当定位天线被遮挡因接收不到卫星信号而不能准确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在终端本体内设置抗震结构起到抗震作用,避免影响模块的精确度。避免影响模块的精确度。避免影响模块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及用户端组成,可以在全球方位类全天候、全天时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米。目前,现有的主流的定位系统,一般采用单点定位,受限于GPS自身的精度误差及传输过程中由于大气影响造成的误差,导致定位精度很难满足实际的需求,无法满足高精度定位的需要。此外,设置在汽车内的定位终端设备会随着车辆行车过程的颠簸而发生震动,未设置抗震结构的定位终端设备容易因震动而导致内部模块松动,进而影响模块的正常工作,早晨看定位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上盖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活动连接的基板,下壳体底板与基板之间设有抗震结构,所述基板上设有北斗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模块通过电源管理器连接主控制器模块。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体可拆卸连接地插接在下壳体上部,上盖体与下壳体连接的内侧壁设有抵压在基板上的压板,所述抗震结构包括导柱和弹簧,所述导柱设在下壳体底板两端,导柱上端依次贯穿基板和压板,所述弹簧设在基板与下壳体底板之间的导柱外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下方的下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弹性缓冲垫。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与基板之间设有垫片。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采用北斗定位模块和GPS定位模块双定位模块进行位置信息的获取,有效地避免了当定位天线被遮挡,或者存在信号干扰时,会因接收不到卫星信号而不能准
确进行定位,有效地提高了定位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在终端本体内设置抗震结构起到抗震作用,避免影响模块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模块连接框图;
[0013]图2为终端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符号说明:
[0015]1:上盖体,2:下壳体,3:基板,4:垫片,5:螺栓,6:压板,7:导柱,8:弹簧,9:缓冲垫;
[0016]100:北斗定位模块,200:GPS定位模块,300:主控制器模块,400:显示模块,
[0017]500:数据存储模块,600:电源模块,700:网络通信模块,800:电源管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上盖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活动连接的基板3,下壳体2底板与基板3之间设有抗震结构,所述基板3上设有北斗定位模块100、GPS定位模块200、主控制器模块300、显示模块400、数据存储模块500、电源模块600和网络通信模块700,所述主控制模块300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100、GPS定位模块200、显示模块400、数据存储模块500、电源模块600和网络通信模块700连接,所述电源模块600通过电源管理器800连接主控制器模块300。其中,所述北斗定位模块100和GPS定位模块200分别用于获取所在的实时位置信息,然后通过主控制器模块300在显示模块400上转换成可供客户查看的位置信息参数,同时在数据存储模块500中备份存储所经过的路径或位置信息。本技术采用北斗定位模块100和GPS定位模块200双定位模块进行位置信息的获取,有效地避免了当定位天线被遮挡,或者存在信号干扰时,会因接收不到卫星信号而不能准确进行定位,有效地提高了定位信息的准确性。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1可拆卸连接地插接在下壳体2上部,如可通过螺栓5将上盖体1和下壳体2连接在一起,具体地,上盖体1下端的面积小于下壳体2上端的开口面积,从而使得上盖体1下端可以插接在下壳体2上部。上盖体1与下壳体2连接的内侧壁设有抵压在基板3上的压板6,所述基板3的四周边沿不与下壳体2的内侧壁相接。所述抗震结构包括导柱7和弹簧8,所述导柱7设在下壳体2底板两端,导柱7上端依次贯穿基板3和压板6,具体地,基板3和压板6上均设有与导柱7位置对应的通孔,使得导柱7可以依次贯穿基板3和压板6上的通孔,所述弹簧8设在基板3与下壳体2底板之间的导柱7外部。所述基板3下方的下壳体2内侧壁上设有弹性缓冲垫9,所述缓冲垫9用于避免基板3因震颤而碰到下壳体1侧壁上,通过缓冲垫9保护基板3的四周边沿。所述压板6与基板3之间设有垫片4,所述垫片4用于避免压板6压坏基板3的表面,同时起到缓冲作用。
[0021]本技术的抗震结构的抗震原理:当汽车颠簸而导致终端本体发生震动时,基板3只能沿着导柱7上下移动,且上方有经垫片4缓冲将其抵压的压板6,可限制基板3上弹的幅度,基板3下方则可通过弹簧8缓冲,减缓冲击力,四周则有缓冲垫9避免基板3碰壁。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
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上盖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活动连接的基板(3),下壳体(2)底板与基板(3)之间设有抗震结构,所述基板(3)上设有北斗定位模块(100)、GPS定位模块(200)、主控制器模块(300)、显示模块(400)、数据存储模块(500)、电源模块(600)和网络通信模块(700),所述主控制器模块(300)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100)、GPS定位模块(200)、显示模块(400)、数据存储模块(500)、电源模块(600)和网络通信模块(7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高精度北斗/GPS双模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600)通过电源管理器(8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雄杨毅玉瑞厂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亚太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