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暴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57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暴叉,属于警用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卡扣抓捕头和握杆,卡扣抓捕头包括:U型叉头、S型卡扣和扣绳,所述拉绳的一头连接S型卡扣的上半圆弧的顶部,另一头连接有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在握杆上,所述挂绳一头连接在U型叉头在下半圆弧一侧的中部,所述挂绳的另一头有套圈,所述拉绳的中间段穿过套圈,在锁扣状态下拉伸装置拉动拉绳时扣绳能包紧靠入的物体。本防暴叉在现有带锁脚叉装置上做改进设计,在包夹位置增加扣绳,在防暴叉头包夹后又能自动拉紧扣绳,束缚包紧包夹靠入的暴力分子手臂,能避免手臂在包夹锁定后能从侧面抽出来的情况,避免暴力分子挣脱,减少意外危险情况发生。外危险情况发生。外危险情况发生。

An anti riot f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暴叉


[0001]本技术涉及警用器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暴叉。

技术介绍

[0002]防暴叉,是一种防暴工具,制作先前是专门为制止暴力行为而专利技术的。现市面上有多种新式防暴叉使用抵靠式锁定的方式,在抵靠暴力分子身体部位后能包围锁住暴力分子,使得警察能够容易控制制止暴力分子,但现有抵靠式锁定的防暴叉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尤其在锁定包围手臂时,由于包夹叉头和手臂之间在包夹后依然会有间隙,无法避免手臂在包夹锁定后能从侧面抽出来,使得防暴叉功能失效,暴力分子挣脱,导致意外危险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扣绳的防暴叉,其在锁定包夹暴力分子的手臂后能还能收紧扣绳捆住手臂,避免手臂挣脱,以解决现有问题。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暴叉,包括:卡扣抓捕头和握杆,所述卡扣抓捕头包括:U型叉头、S型卡扣和扣绳,所述S型卡扣的中部铰接在U型叉头的底端一侧,所述S型卡扣以中部铰接点分为上半圆弧和下半圆弧,所述S型卡扣有放开状态和锁扣状态两种转动静止状态,放开状态时下半圆弧在U型叉头的中下部,当有物体靠入到U型叉头内,能够抵靠下半圆弧使S型卡扣旋转,使得上半圆弧从一侧转入到U型叉头的上部,当上半圆弧通过转动封闭U型叉头的上部开口时则为锁扣状态,所述扣绳包括拉绳和挂绳,所述拉绳的一头连接上半圆弧的顶部,另一头连接有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在握杆上,所述挂绳一头连接在U型叉头在下半圆弧一侧的中部,所述挂绳的另一头有套圈,所述拉绳的中间段穿过套圈,在锁扣状态下拉伸装置拉动拉绳时扣绳能包紧靠入的物体。
[0006]所述拉伸装置在握杆的中空空间内,所述拉伸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挡扣和销扣,所述拉绳的端部连接第一弹簧,所述销扣在拉绳上,所述挡扣固定在握杆内壁,所述销扣扣在挡扣上,当销扣扣在挡扣上时,第一弹簧处于紧绷状态,所述下半圆弧上有推销凸台,当S型卡扣将进入锁扣状态时,下半圆弧转动使得推销凸台推动销扣,能够解除销扣与挡扣的扣合状态,进而使得紧绷的第一弹簧拉动拉绳。
[0007]所述S型卡扣在铰接点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抵靠有第二弹簧,限位卡扣限制棘轮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所述限位卡扣上有解扣凸台,拨动解扣凸台使限位卡扣转动离开棘轮,能够解除棘轮的锁定。
[0008]所述S型卡扣的上半圆弧的内侧设有卡绳凹槽,所述拉绳靠近上半圆弧的部分在卡绳凹槽中。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0]本防暴叉在现有带锁脚叉装置上做改进设计,在包夹位置增加扣绳,在防暴叉头
包夹后又能自动拉紧扣绳,束缚包紧包夹靠入的暴力分子手臂,能避免手臂在包夹锁定后能从侧面抽出来的情况,避免暴力分子挣脱,减少意外危险情况发生。使得脚叉也能锁定手臂,同时本装置还改进了原有只能靠钥匙才能解除包夹锁定的装置,不再使用钥匙,避免钥匙丢失或忘带的麻烦情况,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整体改进小,改进处实用且便于操作,适合生产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锁扣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放开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14]图4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标:1

U型叉头,2

S型卡扣,3

扣绳,4

拉伸装置,5

握杆,6

棘轮,7

限位卡扣,8

第二弹簧,9

解扣凸台,201

上半圆弧,202

下半圆弧,203

卡绳凹槽,301

拉绳,302

挂绳,303

套圈,401

第一弹簧,402

挡扣,403

销扣,404

推销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一种防暴叉,包括:卡扣抓捕头和握杆5,卡扣抓捕头包括:U型叉头1、S型卡扣2和扣绳3,现有防暴叉尤其涉及一种带锁的脚叉的结构形状及原理为:S型卡扣2的中部铰接在U型叉头1的底端一侧,S型卡扣2以中部铰接点分为上半圆弧201和下半圆弧202,S型卡扣2有放开状态如图2,和锁扣状态如图1,两种转动静止状态,放开状态时下半圆弧202在U型叉头1的中下部,当有物体靠入到U型叉头1内,使用中物体为暴力分子的手臂或腿部,能够抵靠下半圆弧202使S型卡扣2旋转,使得上半圆弧201从一侧转入到U型叉头1的上部,当上半圆弧201通过转动封闭U型叉头1的上部开口时则为锁扣状态,锁扣状态就能包围住靠入到U型叉头1内的手臂或腿部,现有防暴叉的S型卡扣2在铰接处有齿轮,齿轮旁有锁止结构,在锁扣状态时能自动抵靠锁止S型卡扣2,并且配有钥匙,只有钥匙才能解除S型卡扣2的锁定。
[0018]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加了扣绳3,其在锁定包夹暴力分子的手臂后能还能收紧扣绳3捆住手臂,避免手臂挣脱,扣绳3包括拉绳301和挂绳302,拉绳301的一头连接上半圆弧201的顶部,另一头连接有拉伸装置4,拉伸装置4在握杆5上,挂绳302一头连接在U型叉头1在下半圆弧202一侧的中部,挂绳302的另一头有套圈303,拉绳301的中间段穿过套圈303,拉绳301的上部分和挂绳302的部分在S型卡扣2锁扣状态下又对靠入的物体形成了包围,易理解的,往下拉动拉绳301,套圈303在拉绳301上滑动,以此拉绳301与挂绳302形成的包围圈会越来越小并且越来越紧,在锁扣状态下拉伸装置4拉动拉绳301时扣绳3能包紧靠入的物体,也就是能捆住手臂。
[0019]拉绳301是从U型插头底部穿入刀握杆5的中空空间内连接到拉伸装置4,如图5,为避免与下半圆弧202干涉卡壳,拉绳301从卡绳凹槽203中出来后绕到外侧再穿下去,挂绳302在U型叉头1上的固定点也在外侧,不会碰撞到转动的下半圆弧202。拉伸装置4可以是在包夹锁定后人手动拉伸也可以是自动拉伸,本装置优选采用自动拉伸的装置,拉伸装置4在
握杆5的中空空间内,如图3,拉伸装置4包括第一弹簧401、挡扣402和销扣403,拉绳301的端部连接第一弹簧401,第一弹簧401上下也有连接板,上部分的连接板活动并连接拉绳301,下部分的连接板固定在握杆5内壁上,销扣403在拉绳301上,随拉绳301移动,挡扣402固定在握杆5内壁,挡扣402在第一弹簧401上方,销扣403扣在挡扣402上,当销扣403扣在挡扣402上时,第一弹簧401处于紧绷状态,下半圆弧202上有推销凸台404,推销凸台404在下半圆弧202上靠近握杆5的一侧,使得推销凸台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暴叉,包括:卡扣抓捕头和握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抓捕头包括:U型叉头(1)、S型卡扣(2)和扣绳(3),所述S型卡扣(2)的中部铰接在U型叉头(1)的底端一侧,所述S型卡扣(2)以中部铰接点分为上半圆弧(201)和下半圆弧(202),所述S型卡扣(2)有放开状态和锁扣状态两种转动静止状态,放开状态时下半圆弧(202)在U型叉头(1)的中下部,当有物体靠入到U型叉头(1)内,能够抵靠下半圆弧(202)使S型卡扣(2)旋转,使得上半圆弧(201)从一侧转入到U型叉头(1)的上部,当上半圆弧(201)通过转动封闭U型叉头(1)的上部开口时则为锁扣状态,所述扣绳(3)包括拉绳(301)和挂绳(302),所述拉绳(301)的一头连接上半圆弧(201)的顶部,另一头连接有拉伸装置(4),所述拉伸装置(4)在握杆(5)上,所述挂绳(302)一头连接在U型叉头(1)在下半圆弧(202)一侧的中部,所述挂绳(302)的另一头有套圈(303),所述拉绳(301)的中间段穿过套圈(303),在锁扣状态下拉伸装置(4)拉动拉绳(301)时扣绳(3)能包紧靠入的物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暴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4)在握杆(5)的中空空间内,所述拉伸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华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鸿安泰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