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29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导传导极结构,足右侧、足左侧通过链接机构连接;所述足右侧、足左侧分别通过链接机构与足底部相连接;所述足底部、足右侧、足左侧是由材料C构成的;所述材料C是由微柔性、可塑绝缘材料构成;所述足底部、足右侧、足左侧上对应足部穴位区域设有传导极固定位置,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连接有传导极;所述足右侧、足左侧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鞋面结构;所述足右侧、足左侧分别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袜子形结构;所述链接机构包括卡扣、拉链、万能粘、磁性吸附、热合。通过设置传导极固定位置以及传导极,传导极能够将五腧穴的皮肤通过传导极固定位置与外接电信号或磁场信号或光波信号进行连接沟通。接沟通。接沟通。

A structure of acupoint osmotic conduction pole in specific area of lower extrem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足底反射疗法对人体保健治疗有非常好的功效,对于一些常见病有神奇的疗效,人体足部穴位,一部分位于足底,另一部分位于足背,另一部分位于膝盖以下部分,如果单纯的刺激足底穴位,那么对许多方面的保健或疾病并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全方位按摩足部的理疗器械,来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
[0003]系统集成疗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电流和电磁场和激光和声波和压力波和热辐射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先进治疗方法。传统物理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有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静电疗法、激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热辐射疗法等。其中能够传导一种物理刺激信息传导极目前较为流行,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能够传导多种物理刺激的传导极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见到过,为了解决此问题,特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能够通过传导极对足部的穴位进行多种物理方法的刺激。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包括足底部、足右侧、足左侧,所述足右侧、足左侧通过链接机构连接;所述足右侧、足左侧分别通过链接机构与足底部相连接;所述足底部、足右侧、足左侧是由材料C 构成的;所述材料C是由微柔性、可塑绝缘材料构成;所述足底部、足右侧、足左侧上对应足部穴位区域设有传导极固定位置,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连接有传导极。
[0007]优选的,所述足右侧、足左侧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鞋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足右侧、足左侧分别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袜子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链接机构包括卡扣、拉链、万能粘、磁性吸附、热合。
[0010]优选的,所述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是由材料C构成的;所述材料C是由微柔性、可塑绝缘材料构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是直径小于10mm的圆形或长径小于 20mm椭圆形或其他尺寸形状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设置有吸水的孔状结构,所述孔状结构承载着大量透气微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材料C的厚度在0.1mm—5mm之间。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材料C由基础材料A组分和功效材料B组分组成, A组分包括
微柔性材料90%,A2亲水材料3%,A3绝缘材料1%,A4灭菌材料 1%;B组分是由B1磁性材料1%,B2红外线发热材料1%,B3石墨烯材料1%, B4电气石材料1%,B5纳米材料1%。
[0015]所述微柔性材料是指符合微柔性性能的材料,优选的,所述微柔性材料为PE塑料。
[0016]优选的,所述材料C做成织布状。
[0017]有益效果
[0018]1.通过设置传导极固定位置以及传导极,传导极能够将足三阴、足三阳的五腧穴的皮肤通过传导极固定位置与外接电信号或磁场信号或光波信号或声波信号或压力波信号或热辐射信号进行连接沟通,而人体髌骨以下及足部区域的皮肤其他部位因为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无法与外接电信号或磁场信号或光波信号或声波信号或压力波信号或热辐射信号进行连接,因此达到对定点穴位组合穴位刺激的目的。
[0019]2.所述材料C具有远红外线辐射功能、具有磁性辐射功能、具有灭菌功能、具有生成负离子功能。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足底部结构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视图结构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右视图结构图。
[0024]以下是本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中附图的标注,通过附图说明和对应的标注,可以清楚地理解本产品。
[0025]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图1,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包括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通过链接机构连接;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分别通过链接机构与足底部1相连接。
[0029]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鞋面结构,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分别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袜子形结构。
[0030]进一步的,所述链接机构包括卡扣、拉链、万能粘、磁性吸附、热合。
[0031]所述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是由材料C构成的;所述材料C是由微柔性、可塑绝缘材料构成。
[0032]所述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上对应足部穴位区域设有传导极固定位置,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连接有传导极,所述足部穴位区域包括但不限于足三阴、足三阳的五腧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以增加其他的穴位,当传导极使用时,传导极能够将足三阴、足三阳的五腧穴的皮肤通过传导极固定位置与外接电信号或磁场信号或光波信号或声波信
号或压力波信号或热辐射信号进行连接沟通,而人体髌骨以下及足部区域的皮肤其他部位因为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无法与外接电信号或磁场信号或光波信号或声波信号或压力波信号或热辐射信号进行连接,因此达到对定点穴位组合穴位刺激的目的。
[0033]优选的,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是直径小于10mm的圆形或长径小于20mm 椭圆形或其他尺寸形状的。
[0034]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设置有吸水的孔状结构,所述孔状结构承载着大量透气微孔。
[0035]所述构成大量透气微孔的材料本身具有导电特性并且经吸水后可增加传导极的导电能力。
[0036]优选的,所述材料C的厚度在0.1mm—5mm之间。
[0037]实施例2
[0038]所述材料C由基础材料A组分和功效材料B组分组成,A组分包括微柔性材料90%,A2亲水材料3%,A3绝缘材料1%,A4灭菌材料1%;B组分是由 B1磁性材料1%,B2红外线发热材料1%,B3石墨烯材料1%,B4电气石材料 1%,B5纳米材料1%。
[0039]所述微柔性材料是指符合微柔性性能的材料,优选的,所述微柔性材料为PE塑料。
[0040]所述材料C做成织布状。
[0041]优选的,所述材料C具有远红外线辐射功能、具有磁性辐射功能、具有灭菌功能、具有生成负离子功能。
[0042]当传导极使用时,传导极能够将足三阴、足三阳的五腧穴的皮肤通过传导极固定位置与外接电信号或磁场信号或光波信号或声波信号或压力波信号或热辐射信号进行连接沟通,而人体髌骨以下及足部区域的皮肤其他部位因为材料C绝缘性能无法与外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通过链接机构连接;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分别通过链接机构与足底部(1)相连接;所述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是由材料C构成的;所述材料C是由微柔性、可塑绝缘材料构成;所述足底部(1)、足右侧(2)、足左侧(3)上对应足部穴位区域设有传导极固定位置,所述传导极固定位置连接有传导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鞋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右侧(2)、足左侧(3)分别通过链接机构连接后组成袜子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机构包括卡扣、拉链、万能粘、磁性吸附、热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端特定区域穴位渗透传导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部(1)、足右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海恩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