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配体含喹啉/喹唑啉的红光铱配合物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20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类新型红光铱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主配体含喹啉/喹唑啉或其衍生物,辅助配体含氮杂芳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铱配合物制备条件温和,无需高温,可大大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和其他副反应的产生,容易提纯分离,收率高。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铱配合物所制备的器件性能优良,其在OLED照明与显示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与显示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配体含喹啉/喹唑啉的红光铱配合物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涉及一类新型红光铱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以及与作为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自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发表了低压启动的高效高亮度的小分子有机薄膜双层结构的OLED以来,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在科学界和产业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在电场作用下,有机发光材料受到电流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它可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OLED在显示
,由于不依赖背光源主动发光,具有低能耗、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广视角、易于柔性化等优点,被普遍认为能够取代液晶LCD、无机LED等显示器,可作为下一代明星显示技术用于手机、彩电等的理想显示屏。在照明领域,由于OLED照明更接近自然光,可降低对眼睛的伤害。因此,OLED在固态照明和平板显示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前景。
[0003]用于OLED器件的有机发光材料具有种类丰富、合成及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性能易通过结构的修饰得到调节、易实现柔性等优点。传统的有机发光材料主要为单重态激子发光的荧光材料,传统荧光材料最多只能利用其中25%的单重态激子发光,剩余75%的三重态激子通过无辐射跃迁损失掉,而磷光材料利用三重态激子发光,而单重态又可以通过系间穿越(ISC)转移给三重态,因此磷光材料器件可以实现100%量子效率。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磷光材料中,铱配合物被认为是OLEDs磷光材料的最理想选择。铱配合物因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更适合光电功能领域的应用,并且其发光颜色可通过调控配体变得更易调节。因此,铱配合物在电致发光材料领域成为研究热点。
[0004]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可以平衡载流子的传输,提高材料纯度,拓宽载流子复合区域,改善器件效率,对于提高器件的性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红光材料是实现高质量全彩显示与白光所需三基色之一,对于实际应用的红光材料其配合物的合成工艺、产率和升华提纯产率对于降低材料和器件的制备成本至关重要,低温合成可以大大减少能耗和副反应的产生,对产品的成本和纯度极为有利,而现有多数铱配合物是在较高温度下合成的,而比较温和的工艺鲜有报道,并且兼具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材料报道也比较少。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温和的制备方法,制备产率高,易提纯,具有器件性能优良,稳定性好的铱配合物发光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设计了一类红光铱配合物,其主配体含喹啉/喹唑啉或其衍生物,辅助配体含氮杂芳烃。并将该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为OLED器件提供了一类新型高效发光材料。
[0006]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类铱配合物,其主配体含喹啉/喹唑啉或其
衍生物,辅助配体含氮杂芳烃。所述铱配合物结构如下通式(1):
[0008][0009]其中环A通过C-C键键结到环B;
[0010]其中R1或R2代表相应环上1或多个取代基,当为多个取代基时,这些取代基相同或者不同,R
1-R10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氨基、腈基,或者以下非取代或被氘或卤素基团取代的基团:烷基、环烷基、杂烷基、烷氧基、芳氧基、硅烷基、烯基、炔基、芳基、芳杂基、酰基、醛基、羧酸基团、酯基或烷硫基;
[0011]其中X1为S或O;
[0012]其中X2为C或N。
[0013]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结构通式选自如下通式(2)、(3)、(4)、(5):
[0014][0015][0016]优选的,上述R
1-R10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氨基、腈基,或者以下非取代或者被氘或卤素基团取代的基团:C1-C6烷基、C3-C10环烷基、C1-C10杂烷基,杂原子选自O或S、C1-C6烷氧基、苯氧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酰
基、C1-C6醛基、C1-C6羧酸基团、C1-C6酯基、腈基或C1-C6烷硫基,或者任意位被H、1个或多个C1-C6的烷基、C1-C6烷氧基、C1-C6的卤代烃基、卤素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或噻吩基。
[0017]进一步优选的,R1、R2相同或不同,选自氢、C1-C6烷基或者任意位被氢、C1-C6的烷基、卤素基团或C1-C6的卤代烃基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或噻吩基。
[0018]进一步优选的,R3至R
10
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卤素,或者以下非取代或者被氘或卤素基团取代的基团:C1-C6烷基、C1-C6杂烷基,杂原子杂原子选自O或S、C3-C10环烷基、C1-C6烷氧基、苯氧基,或者任意位被H、1个或多个C1-C6的烷基、C1-C6烷氧基、C1-C6的卤代烃基、卤素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或噻吩基。
[0019]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通式中所述X1为O;
[0020]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通式中所述X2为C;
[0021]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通式中所述X2为N;
[0022]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结构通式(1)中左侧主配体LA选自如下结构:
[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0]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结构中通式(1)中右侧副配体LB选自如下结构:
[0031][0032]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选自如下结构:
[0033][0034][0035][0036][0037][0038][0039][0040]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将主配体与铱的无机盐形成铱二聚桥连配合物,再与辅助配体及缚酸剂按一定摩尔比混合,加入有机溶剂,在20~120℃下搅拌反应得目标产物。再经重结晶、升华过程得到高纯的铱配合物。
[0041]优选的,所述铱的无机盐为IrCl3。
[0042]优选的,所述缚酸剂为本领域常用的缚酸剂,如碳酸钠,碳酸钾、磷酸钾、碳酸铯、醋酸钾、醋酸钠等。
[0043]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主配体LA的铱二聚桥连配合物和辅助配体LB、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2:3~1:5:6;
[0044]优选的,所述加入的有机溶剂可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乙二醇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5]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温度为25~90℃。
[0046]优选的,所述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时间为0.5~12h。
[004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铱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催化剂、光学探针中的应用。
[0048]本专利技术所述铱配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有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光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其中环A通过C-C键键结到环B;其中R1或R2代表相应环上1或多个取代基,当为多个取代基时,这些取代基相同或者不同,R
1-R10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氨基、腈基,或者以下非取代或被氘或卤素基团取代的基团:烷基、环烷基、杂烷基、烷氧基、芳氧基、硅烷基、烯基、炔基、芳基、芳杂基、酰基、醛基、羧酸基团、酯基或烷硫基;其中X1为S或O;其中X2为C或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铱配合物结构式如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
1-R10相同或不同,选自氢、氘、卤素基团、氨基、腈基,或者以下非取代或者被氘或卤素基团取代的基团:C1-C6烷基、C3-C10环烷基、C1-C10杂烷基,杂原子选自O或S、C1-C6烷氧基、苯氧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酰基、C1-C6醛基、C1-C6羧酸基团、C1-C6酯基、腈基或C1-C6烷硫基,或者任意位被H、1个或多个C1-C6的烷基、C1-C6烷氧基、C1-C6的卤代烃基、卤素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或噻吩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R1、R2相同或不同,选自氢、C1-C6烷基
或者任意位被氢、C1-C6的烷基、卤素基团或C1-C6的卤代烃基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或噻吩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杨楠何春焕吴孟孟李烨王晶晶郑佑轩王毅潘毅吕宝源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